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高考命题中非常重视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变化点上设计试题,之所以这样是倡导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对所学的内容能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单纯机械记忆,故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学科的内在联系,包括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三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知识的综合性,则是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相似文献   

2.
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方向是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 .学科的内在联系 ,包括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三个分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各自发展过程中 ,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 .知识的综合性 ,则是从学科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 ,特别是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那么 ,知识网络交汇点在哪里 ?这是一个很难全面、确切回答的一个问题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那些在不同的分支或不同的问题中都起作用的知识应当是知识网络的交汇点 .例如 :函数知识是贯穿高中数学知识的一条主线 ,函数和不等式 ,函数和数列 ,函数和三角 ,函数和立体几…  相似文献   

3.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题的结构框架.”由此可见,高考试题的知识载体往往落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而数列和几何的链接与交融,  相似文献   

4.
以能力立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的新特点和大方向.“概率”这部分内容,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是新课程高考的一大亮点与热点,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与概率交汇的数学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这类以概率为情景新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数学学科的《考试说明》中反复强调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交汇,重点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考试命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空间轨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闪亮登场”,它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巧妙而自然地交汇在一起,不露斧凿之迹,令人耳目一新.此类问题考查的知识并不很难,但立意新颖、构思精妙,造成学生理解上的不适应.笔者在此通过对一道高考题的变式拓展.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交汇综合题的特点是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从学科整体的意义上考虑问题,试题源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从而考查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理解灵活运用的程度.交汇综合题能有效地沟通知识横向联系,有利于知识网络构建,能很好地考查综合能力和数学素质.因此最后阶段要突出重点,关注交汇,强化演练,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新课标数学高考命题具有如下特点:(1)在知识网络交汇处、思想方法的交织线上、能力层次的交叉区内命题;(2)关注数学素养、考查理性思维、凸显学科能力;(3)综合测试双基,重点考查新增内容.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数学命题来看,高考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数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从而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这些试题运用知识之间的交叉、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强调“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课标版《考试大纲》指出“高考命题应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体现综合性,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这一要求,一方面更加强调了对主干知识以及知识和知识之间相互交汇与综合的考查,另一方面昭示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课标课程背景下必将仍然坚持的高考命题视角.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高考大纲指出:加大对支撑学科体系中重点知识的考查,注重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过去对立体几何的考察主要是本模块内部的综合应用.把动点引入几何中,使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代数交汇,考察范围拓展、能力增强,令人耳目一新.下面以具体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0.
近年高考数学命题,凸显了“从学科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的命题思想,强化了对新增知识内容的考查力度.于是,作为众多知识网络交汇点且又是新增内容的平面向量便成为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下举几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在高考改革的思想指导下,越来越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考试说明也明确提出:高考命题要"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为此,在高三数学复习阶段,从数学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性出发,重视对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加强知识网络交汇点上的命题研究,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已经引起了高三数学教师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各分支在自身发展中的纵向联系及各分支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已日趋紧密.“能力立意”的高考,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也十分关注,常常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这些试题充分利用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组合,是能力考查的合理表现形式.今年的高考试卷对知识交汇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些试题有的从知识拼合方面进行交汇,有的从数学模型方面进行交汇,有的则从思想方法方面进行交汇,充分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凌昊  刘光明 《高中生》2011,(7):28-29
考点解读2011年湖南高考数学《考试说明》指出:“命题时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注意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试题的综合性,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因此.我们要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分散在各个学段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关注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交汇:  相似文献   

14.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新增内容,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许多主干知识相结合.形成知识交汇点.基于高考数学重视能力立意.和重视在知识交汇点上设计试题的特点,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相互融合、相互交汇的试题便应运而生.并成为考查的主要热点之一.这类试题往往以解析几何为载体、以向量为工具,探讨解析几何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从而考查解析几何中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概率是现代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另一方面它又是重要的知识网络交汇点,能很好地实现学科内,甚至学科外知识的渗透、融合.而认真探索概率知识网络的交汇性,研究交汇点向外辐射的知识块,会增强我们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本文通过数列探讨概率与其它知识的交汇性.  相似文献   

16.
一、平面几何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反复强调的理念之一.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把握好知识的纵横联系与综合,打破数学内部学科界限,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真正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形成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下面就排列组织、概率与几何的交汇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能力立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的新特点和大方向,向量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它融数、形于一体,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已成为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常与三角、数列、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交叉渗透,自然地交汇在一起,使数学问题的情境新颖别致,自然流畅,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任子朝先生指出:“数学科高考试题,……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这一指导思想已在中考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纵观全国各地的数学中考试题,在二次函数问题的考查中,特别注重了与其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综合,真正体现了“在知识与方法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考数学命题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知识的交汇性.向量是新课程新增内容,具有代数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它是新旧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交汇点,是联系这些知识的桥梁.因此,向量与三角的交汇是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丁益祥 《考试》2003,(12):10-13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相互联系、交汇和综合。这种联系,一方面表现为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三个分科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另一方面更表现为这三个分科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挖掘知识网络交汇点,努力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融相关知识为一炉,从学科的整体高度把握试题的命制,体现试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