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励吾 《陕西教育》2011,(1):139-139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一部分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英语学习困难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影响教育质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主动运用新课标理念.帮助英语“学困生”排除学习障碍.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困难.消除厌恶英语的情绪,真正愿学、会学、学会。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现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它提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变化、发展的可塑性很强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难免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他们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困难.为什么产生如此多的学困生呢?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呢?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3.
每个学校与班级都有“学困生”,从一定程度上说,“学困生”是相对的,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学科“学困生”(学习某学科或某知识点有困难),这就促使我们思考怎样转化“学困生”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阿姆 《西藏教育》2010,(6):44-44
“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比较困难、进步比较迟缓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变工作是教育工作重心之.一。我们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淡为关注,唯有“全面提高,面向全体”才能让每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才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那么怎样让“学困生”转变学习的态度呢?  相似文献   

5.
所谓“学困生”.简单点说.就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乐于学习。或是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学习、学习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各门课的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学困生”。特别是在那些教育较为落后、生源质量又较差的农村地区的学校里.这样的学困生数量还很不少。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系到我们整个教育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首先要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教师要通过调查,和学生沟通交流等多种渠道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然后寻求对策。“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持续而又艰巨的任务,切忌盲目、急躁。  相似文献   

7.
在每个班级中都有这样的一些学生: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在数学学习上有明显困难,数学学习暂时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学生.这些学生就是“学困生”。目前“学困生”正成为制约学生发展、困扰教师教学的重要难题,因此教师必须分析产生学困生现象的原因.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米彩丽 《考试周刊》2013,(85):181-182
学生群体中,或多或少地总有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通常称之为学困生。事实上,因智力因素而出现的学困生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受心理、努力程度等后天影响的结果。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应以加强学生的“心理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学习困难的学生定为“学困生”,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与其它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谢灵 《南昌教育》2009,(9):20-20
一、什么是“学困生”?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通常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暂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所谓“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前提下学习经常失败的学生。他们在语文或数学学习上尤感困难.标准测试很少及格,由于经常的学习失败,自信心逐步丧失。为更深入地把握学困生的成因与特点,寻找转化的策略,我们以本校58名4—6年级语文或数学历次检测中处于50分以下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现将调查结果与分析撰写成本文,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为学困生)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学困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比较难脱困。下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中帮助“学困生”脱“困”的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的学生总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班级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身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学困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学困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一定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诱导、启发、感化和熏陶。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得到发展。下面就几种类型的“学困生”的转化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方式、方法等不当而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在学习数学时有困难,其数学成绩远低于其智力潜能所能及的水平的那部分学生.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等.以下3个案例仅分别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讲辞题目时,是就题论题还是就题论法”、“在学生出错或不会时,是讽刺挖苦学生,还是表扬肯定其可取之处”等方面,剖析造成数学“学困生”的教师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赫崇波  罗秋英 《考试周刊》2009,(45):211-212
“学困生”是指虽然没有直接的智力障碍,但是学习及各项能力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的学生。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困难类型,“学困生”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因此“学困生”教育和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学困生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学困生”教育和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卿 《甘肃教育》2013,(17):29-29
“学困生”一般为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主要是指智商在正常水平,对学习没兴趣,基础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有明显缺陷,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在校学生中学习成绩不佳、学习习惯不好、品行不规范的学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关心“学困生”的成长,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指在学习上较一般的同伴困难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倦怠,消极.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等。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弄清学困生存在问题的根源,然后才能从根本上找出相应对治的办法。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总结了英语“学困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适宜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春燕 《考试周刊》2011,(62):203-203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生”,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高中“学困生”的生成绝不是朝夕之事,一定有长期历时性累积的过程。本文从社会因素方面剖析高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