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进一步强调了演示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鉴于传统讲授法重传授、轻习得的弊端,文章强调演示教学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并对目前演示教学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策略,以人教版必修一《山地的形成》一节中"褶皱山"板块的教学为例,有效系统地对演示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58):94-95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应均衡,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重应科学。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虽认识到核心素养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仍存在着素养培育不均衡、课外实践活动少、课堂中缺少素养培育氛围等问题。教师有必要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出发,结合以上的一些问题创新教学思路,改进传统教学不足,逐步优化小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了解核心素养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意义及重要性,有助于设计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框架指导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的教学目标,对"活动"的强调使活动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构建的新尝试。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通过多样的活动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连接,从而使"活动"真正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模式。基于虹口区彩虹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和学校持续推进的特色教育规划,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的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该如何呈现成为本文探究的主题。本文从活动课堂模式的构建、活动课堂实施的策略和活动课堂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需要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法,从教师是第一课堂主位到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从营造表面热闹的课堂氛围到上安静的一堂好课,从教师面面俱到的"喂养"教学到少而精"面面不到"的启发教育,从只注重一本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到重视学生课外多层次的阅读活动,可以说,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会做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中需要经常思考的话题。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充分研读教材、学会"抛"问题、引进数学思想方法等策略,可在生本课堂中有效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新课标要求,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鲜活的情境下学习。核心素养要求,要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必要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创设开放性、生活化的实践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参与生活实践和探索,发散思考、创造思维,灵活学习和运用数学。本案例以四上的《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探讨了"生活化实践活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施策略,以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打造真实、精彩、丰富而开放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食材因烹饪而各具风味,课堂因活动而增添"滋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将课程性质定位为"综合性、活动型",这催生了新一轮"课堂革命"。2017年新课标倡导的活动型课程之"活动",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和形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素养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基于此,可以把课堂活动分为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道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升华思维、让学生形成活动能力、让学生学会组织参与活动等五类。因教学目标差异和学生群体需求的变化,设计不同活动。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养"。"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素养,是最关键、最基本和最必需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实践创新、合作探究等关键能力,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必备品格。1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1.1教学设计变革的背景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突出教师的教,关注教学效果。新课改以来,课堂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指导,注重生物学科素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到了当前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所占据的位置,同时也给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够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力度,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使其参与课堂活动并学会解决问题。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直接推动教学设计变革,如以大单元整体思维设计学习主题,以学科大概念统构知识脉络,以驱动性大议题触发深度学习,以活动大情境提升课堂深度,以教学评一体化优化教学生态,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识逻辑到素养逻辑的转化、从学会学科知识到学会做人做事的转化,以核心素养浸润学生思想成长。  相似文献   

1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三大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深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3.
"LCC"新读写素养课程是在互联网时代、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新思路、新课程。它强调学生中心、实用生活的教学原则,主张课堂教学要基于中国文化自信,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语言表达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着力建构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通过适度突破课堂、学科融合课堂和社会研学课堂,采用整合教学、跨学科教学和牧式教学等形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科教学的本质就是"生命交往",其内涵包括"生命性"和"交往性"。在教学实践中,研读生物学科教材和课程标准,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备课,深入学科本质,探寻生命奥秘。营造课堂生态,打造生命课堂,学生能更为主动、积极、快乐的参与学习,学会合作和关爱他人,促进学生核心养的发展,同时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帮助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的教学必定是以学生为本位,强调课程即是经验,探寻数学本质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积累学习经验,经历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和提升,这才是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核心素养视野出发对课堂边缘人进行审视,发现课堂边缘人是集体活动的"责任逃避者"、学习参与的"自我贬低者"、班级融入的"被排斥者"、问题解决的"思维受挫者"。基于核心素养下"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实践创新""学会学习"的基本理念,课堂边缘人的转化路径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注重教师积极期望、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作品的建构过程需要教学智慧支持,既要把握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大单元综合性情境教学和基于阅读教学的微型写作教学的新趋势,又要实践课堂作品的建构的新路径,即以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开展单篇精读教学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相得益彰,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着眼合宜内容和"学的活动"构建教学评价的有效维度,使教学在充分预设中走向课堂作品生成,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唤醒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本文将基于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作品生成新趋势的梳理,探讨高中语文课堂作品生成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打破僵化的课堂模式破解教学瓶颈的明确举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中的具体化,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课堂走向高效之路的灯塔。只有紧紧围绕英语核心素养开展的英语课堂教学和活动才能引领课堂改革走向本质要求。英语教师只有准确驾驭并培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和英语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健全人格。而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更能体现核心素养,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大阅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教育培养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育方式,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学科水平,提升课堂效率,切实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基于此,将论述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为如何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活动型课堂是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SPOC+议题"活动型课堂教学具有较高可行性。通过融合网络、课堂和社会,开展SPOC建课与议题设计、议题研讨与引领点拨、理论检验与议题感悟等活动,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现教学空间多样化,以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推动教学设计议题化,以学生学习方法革命促进教学过程自主化,以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引领教学评价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