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堂好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反复"打磨"。通过三次试教,探讨了三种导入的方式对应的三次"打磨"的过程,"打磨"一堂好课的过程,既是一次次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也是一次次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更是一次次经历和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汉语会话中一次和二次评价者的评价项在词汇方面的关联进行了考察,发现二次评价者很少完全重复一次评价者的评价项。为表达同意一次评价者评价的同时,突显他们对评价对象在认知上的独立性或权威性,二次评价者在回应时,会使用间接表述,或在一次评价者评价项前增加修饰语,或省略一次评价者评价项后面的语气词、修饰语,或改变一次评价者评价项的修饰语。研究还发现,如二次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认知不及一次评价者,他们往往会重复一次评价者的评价项,或在二次评价中使用模棱语或起弱化作用的话语作标记。如二次评价者和一次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认知程度相似或高于一次评价者,二次评价者在回应时会通过增加修饰语凸显对评价对象在认知上的独立性,通过省略语气词或改变修饰语的方式与一次评价者争夺对评价对象在认知上的权威。  相似文献   

3.
2014年7月5日晴我总是想着我们曾经历经的无数繁华和无尽苍凉,让一个个孤单的文字天马行空往来无所,穿过这个季节苍劲繁琐的白昼和稚嫩孤寂的黑夜,一次次摆脱,一次次挣扎,一次次无所事事的漫想,一次次理所当然的接受……这是我们的路途,有深灰色的往事,有淡蓝色的空虚,有火红色的欲望,有浅绿色的离别,还有贵族紫的记忆。我只是想如果没有了成长,  相似文献   

4.
李莉 《小学语文》2009,(3):53-54
一堂课,从设计到讲授.从理论到实践,就像在一个平面物上依次向外画圆,随着圈起来的部分越来越多,就会发现圈外拥有更多的空间。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在学习和思考中我收获着对语文教学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是如何磨课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中国的领导人一次又一次谈到和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文盲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当前农村的教育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钢制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中,依据JB4732-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按"等安全裕度原则"应力分为三类: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峰值应力。一次应力没有自限性,必须满足外载和静力平衡关系,按沿厚度分布情况又分为一次薄膜应力与一次弯曲应力;二次应力具有自限性,由同一元件上不同部位材料或相邻元件间的总变形协调条件导得;峰值应力的明显特点是局部性和自限性,是局部结构不连续处总应力去除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后的剩余应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批注式阅读成了学生个性阅读多维对话的切入点,学生以它为载体,心灵和思维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碰撞,语文素养和能力在一次次碰撞中得到提升。本文仅谈谈学生的个性阅读——批注式阅读。  相似文献   

8.
罗凡 《学苑教育》2019,(10):75-75
每次赛课不仅是一场教师教学技能的大历练,也是一次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回顾之前的准备过程,备课、做课、磨课到赛课的点滴。我觉得无比充实和欣慰。当初日夜的煎熬,一次次的否定重建,不断地修改打磨……而如今已成为最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过程艰辛而痛苦,换来的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一次可贵的成长。这就是赛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1  我爱十月一日的绿色   那绿如水绿如眉   绿如一段烟岚轻轻飘飞的   让我一次次哭泣   一次次歌吟   一次次如醉如痴的   满眼满眼的生命之光    我爱十月一日的绿色   那绿如诗绿如画   绿如一柄长剑吞金淬火的   让我一次次壮志飞扬   一次次豪情万丈   一次次仰天长啸的   满怀满怀的心灵之光    我爱十月一日的绿色   那曾让发黄发僵的历史   血肉成泥的战场   拄杖叹息的诗者和   仰天长啸的志士仁人   再次焕发勃勃生机的   满心满心的希望之光    2  是的,我亲爱的朋友   和我…  相似文献   

10.
人生路上,有许多令人流连的风景与我们擦肩而过,匆匆中,沉淀在记忆里的不只是风景的美好和故事的感人,更多的是人生的领悟、生命的灵动以及对生活的渴望和未来的想往。人生应有快意之境,融痛苦和执着为伟岸;人生应入睿智之林,铸生命和希望为傲岸。一步步坚持,曾经的苦难和悲伤必将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一次次执着,生命的意林和绿色终将一次次叩响我们沉睡的  相似文献   

11.
有个聪明绝顶的人耗时20年,终于发明了一台时空穿越器。经过很多次小白鼠试验,他知道自己完全可以在现代和唐朝之间自由穿越。这台时空穿越器的唯一不足,就是只能用20次,并且,这一次和下一次之间,必须间隔至少一年。  相似文献   

12.
以黄秋葵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添加保水剂,测定了干旱胁迫下黄秋葵幼苗的农艺性状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设4个处理,分别是不加保水剂每4 d一次浇水、不加保水剂每7 d一次浇水、加保水剂每4 d一次浇水、加保水剂每7 d一次浇水,以不加保水剂每2 d一次浇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处理30 d和60 d,无论加与不加保水剂,每7 d一次浇水处理组的黄秋葵幼苗株高、最大叶片宽、最大叶片长、干重、鲜重等农艺性状均明显低于每4 d一次浇水处理。而加保水剂每4 d一次、每7 d一次浇水处理组,黄秋葵幼苗各农艺性状均高于不加保水剂处理,其中加保水剂每7 d一次浇水处理和不加保水剂每7 d一次浇水处理的差异明显大于加保水剂每4 d一次浇水和不加保水剂每4 d一次浇水处理的差异。不同处理下黄秋葵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两个处理时期叶片叶绿素a, 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为六月的主旋律,导演出一次家长与考生的大考验,一次学校和教师的大比拼,一次知识与机遇的大挑战,一次万人齐挤独木桥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14.
闫涛 《黑龙江教育》2010,(11):45-45
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听到叫卖大糟粥的声音,不知为什么那声音仿佛包裹着一丝久违的温暖时刻回荡在我的耳畔,不是故意去想,记忆的风铃还是一次一次地被摇起,这熟悉的声音仿佛是对我的一次次鞭策和鼓励。  相似文献   

15.
凯尔泰斯用写作诉说着苦难与忧虑。在其中篇小说《寻踪者》中,他又一次以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向读者讲述了一位一心寻踪的特派员的寻踪历程和心路历程:即一个在貌似"和平幸福"的社会里失落了个人命运的个体。通过一次次地寻踪,一次次的惨败,最终找到了取证的新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以下是高一一位教师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执教者先引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如何?我们可以考察一元一次方程2x-6=0、一次函数y=2x-6和一元一次不等式2x-6>0.学生:方程的根是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不等式的解集是{x|x>3}.  相似文献   

17.
陈文飞 《江西教育》2010,(10):47-47
不仅是一次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技巧的传授,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不仅是一次教育新闻业务的培训。更是一次智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案例呈现:我班陈权一次又一次的违纪,让我非常苦恼,更令我烦躁的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总一次又一次地说到家我会教育他的,可结果却一次又一次地令我失望。这怎么行呢?陈权本来就很调皮,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放任,他越来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次喷砂工艺和一次喷砂+喷玻璃珠工艺对6061铝合金进行前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和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前处理工艺对6061铝合金表面形貌以及静电喷涂酚醛树脂的附着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次喷砂工艺后表面明显变得粗糙,采用一次喷砂+喷玻璃珠工艺的表面比采用一次喷砂工艺表面相对平整,残留金刚砂颗粒尺寸减小,分布更加稀疏。采用一次喷砂前处理工艺涂层厚度较一次喷砂+喷玻璃珠前处理工艺的涂层厚度增加,涂层厚度随着喷涂电压增加而增加,当喷涂电压达到80 kV后喷涂厚度基本不变。采用一次喷砂+喷玻璃珠前处理工艺的附着力相对较大,在50 kV或80 kV的喷涂电压下附着力约为12.6 N。  相似文献   

20.
进入大学是大学生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同时,也许是他们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体系,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最后一次可以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