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尝试通过沙盘游戏疗法,重建福利院孤残学生内心秩序,缓解由于依恋剥夺、早期父母亲密关系缺失而造成的心理问题。结果显示,沙盘游戏作为一种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由于非语言性特点,比较适合于语言发展水平偏低的福利院孤残学生,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至关重要。其不仅能实现学生情绪的疏导和宣泄,更能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地控制其攻击性行为。本文在阐述"沙盘游戏疗法"基本内涵及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有利于其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艳月 《考试周刊》2014,(72):174-175
20世纪60年代开始,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等领域显示出独特魅力,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本文阐明高校沙盘游戏室的组建,探讨个体沙盘游戏、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强这支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针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心理咨询求助中的特殊性,阐述了这支队伍在心理咨询中使用沙盘游戏疗法的独特作用.通过沙盘游戏疗法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来访者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心理咨询效果,激活了来访者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因素,获得心性的修养、改善了人际关系,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沙盘疗法是在融合西方心理分析理论以及东方易经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沙盘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沟通学生的意识和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沙盘疗法进行了基本概述;其次探讨了沙盘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最后分析了沙盘疗法运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把握的要略。  相似文献   

6.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尝试用沙盘游戏疗法对集体归属感程度较低的大学生进行个体、团体干预,目的在于推动集体归属感问题在我国的科学探讨,并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集体归属感的建立和提高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沙盘游戏是一种在儿童少年咨询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心理辅导方式,在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教育实践者,文章以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将沙盘游戏引入学生心理辅导中,通过个体沙盘游戏、团体沙盘游戏及家庭沙盘游戏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沙盘游戏疗法被荣格学派又称之为庭院式盆景疗法。沙盘游戏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挖掘人类潜意识的活动的治疗方法,在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领域正日益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沙盘游戏有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有关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过程、理论基础、现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进而探索"沙盘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沙盘游戏是学校学生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但研究者对沙盘游戏疗法对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为明确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效果,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纳入29个效应值,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学生负性情绪干预作用的效应量,并检验影响干预效果的调节变量。结果表明,沙盘游戏对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可以缓解学生的负性情绪;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与学生焦虑情绪的关系受到沙盘游戏类型、学生所处学段以及研究统计检验类型的调节,不受实验分组人数、出版年份和文献类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沙盘游戏是瑞士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一种"非言语性疗法"。在传入中国之后,由于沙盘架上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十分吸引学生,沙盘里的沙既可以塑形又可以流动,让孩子容易产生掌控感,同时沙盘室里的心理老师一般都是全身心地陪伴而不会过多的用言语干涉孩子,所以沙盘游戏疗法很快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风靡开来。笔者作为小学兼职心理教师,在学校尝试开展沙盘游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两年时间,本文借助一个五年级男生的三个沙盘游戏,探索了沙盘游戏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沙盘的世界,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它可以生动地呈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进行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放松,压力得以释放。沙盘游戏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团体沙盘游戏有效应用于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团体沙盘游戏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价值基础上,还分析了团体沙盘游戏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更有效运用团体沙盘游戏,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促进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为探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人际交往困扰大学生的有效性,采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11名人际交往困扰大学生进行6次团体治疗。结果发现经过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干预,成员的人际交往困扰得以缓解(t=11.193.P<0.000),表明团体沙盘游戏疗法能缓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  相似文献   

13.
沙盘游戏课程是以教育为主的沙盘游戏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沙盘游戏这一形式培养儿童创造、表达、社交等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目前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将沙盘游戏课程化的研究还比较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沙盘游戏校本化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校本化课程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团体沙盘游戏对创伤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某高校24名有创伤经历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事件冲击量表IES-R、PTSD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通过五次干预,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无干预对照组在量表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沙盘游戏可对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选取心理健康普查中拒绝完成心理测试的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2个参与沙盘游戏体验活动的学生在沙盘创造中使用沙子、水、沙具和描述场景、故事主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可在一定程度投射出大学生在人际沟通、自我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消极逃避态度,可采用沙盘游戏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补充工具。  相似文献   

16.
李楠 《绥化学院学报》2012,(3):35-36,41
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 therapy).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多拉·卡尔夫(Dora Kallf)创设。文章结合国内外自闭症沙盘游戏治疗的研究现状,从沙盘疗法的材料及治疗假设、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该疗法进行评价,以期获得可借鉴性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沙盘游戏治疗已经广泛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本文在阐述沙盘游戏治疗含义及应用基础上,分析听障学生的心理特点,详细讨论沙盘游戏对促进听障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沙盘游戏疗法盛行以来,社会不同领域将其引入其中,为了给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找寻一条有效的路径,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将其应用到语言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以及注意力缺陷儿童等研究领域。文章分析了沙盘游戏疗法在特殊儿童干预中的应用,并就沙盘游戏疗法对特殊儿童的实践干预进行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介绍了以“积极关注”和“全情鼓励”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报告了在心理辅导中使用沙盘游戏为一名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介绍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通过沙盘游戏团体辅导后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说明沙盘游戏可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团体沙盘游戏是由多名成员共同制作一幅沙画,在创作中,成员间相互支持,彼此共同成长,主要用于团体心理辅导.本研究试将团体沙盘游戏与学校兴趣班相结合,以选修课形式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团体沙盘游戏兴趣班在人数、内容、形式、分享、沙具耗损等诸多方面做了探索,这一课程在实践中呈现的问题,不断思考总结,认为团体沙盘游戏兴趣班可被开发成为特色课程,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