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一词多义现象是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佩 《林区教学》2010,(4):47-48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的语言现象。认知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手段实现的。一词多义现象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是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历来的研究者在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时过于关注语言本体和语言的使用者因素,因此多数研究集中在词汇层面,而从语言接受者的角度在语篇层面开展对一词多义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尝试从受众的角度将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置于语篇的框架下,运用最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听者在不同语篇的使用中如何识解一词多义中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4.
曲玉雪 《考试周刊》2014,(68):92-93
一词多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英语中除了专业术语之外,极少有单义词,大多数词都是多义的。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通过隐喻的思维方式,对名词"heart"进行多义分析,探讨一词多义的产生机制。这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讨论隐喻的认知观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首先陈述了隐喻的认知观,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次,运用隐喻的认知理论观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解释,描述了多义的意义建构与认知阐释,最后指出应从认知的视角去分析和解释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词多义现象是由于语言在产生过程中所遵循的经济性原则而出现的,与人类的认知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火"字的一词多叉现象,探讨隐喻和转喻在一词多义现象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相关意义的语言现象.引申义的产生是在认知隐喻参与下的语义变化结果,是人类通过认知隐喻的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引申.因此认知隐喻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晰地揭示一词多义现象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对英语词汇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认知现象。Rosch的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在传统范畴观的基础上,为了更科学地定义词义的范畴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构建模式。本文从原型理论视角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解析,并利用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深刻地理解词的多义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利用两种概念的相似性、用已知概念去表达未知概念的隐喻认知模式对理解和掌握一词多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隐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并提出通过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寻找词义间的相似性以及在语境中理解隐喻等方法来提高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词多义的隐喻分析及其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隐喻而产生的。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语言语境和词义树形扩展对于一词多义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词多义的生成机制与认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认知的角度,主要探讨一词多义现象的根源、生成机制及认知分析。多义现象不仅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结果,更是隐喻认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意义。传统的语言学大多从词汇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常见词“头”的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喻蓉  闵小梅 《考试周刊》2012,(26):98-98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隐喻认知模式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有相互联系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而使我们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传统语言理论并未完全掌握其实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模式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喻蓉  李雪叶 《考试周刊》2012,(29):81-82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静 《考试周刊》2010,(39):105-106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互相联系的意义。先前的语义学理论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本质,因此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原型理论、隐喻等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另外,本文还阐述了两种确定多义词义项的方法:语境和关联。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方法,对于英语教学也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的认知语言学对该现象进行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阐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修饰人类感官的形容词(感官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阐释,并从中探讨感官词词义引申的规律,结果表明:(1)感官词的词义使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感官,而是会跨越几个感官;(2)感官词的意义除了描述生理现象,也能引申到心理现象,由具体映射到抽象领域。  相似文献   

19.
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颜色词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因此颜色词具有多义现象,这表现在颜色词不仅仅用来描写事物的颜色,还可以描写人的品格、心绪、健康状况,甚至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被使用.颜色词的多义现象给外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及隐喻、转喻模式较好地解释了语言中的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认为词的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生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