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剧《沙恭达罗》是印度古代大诗人,戏剧家迦梨陀娑的重要剧作。一千多年来,它不仅受到印度人民的高度赞扬,而且蜚声全世界。《沙恭达罗》的故事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莲花往世书》。描写的是净修女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的恋爱故事:国王豆扇陀到林中行猎,遇见净修林中仙人的义女沙恭达罗,一见倾心,私自同他结了婚。临别时国王赠给她一个戒指作为信物。国王走后,沙恭达罗  相似文献   

2.
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是一出纯粹印度式的戏剧,它标志着古典梵剧的高度成熟。同时,对中国古代戏曲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章以《沙恭达罗》的中文译本——卢前先生所译的《孔雀女》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译本的分析,简要探讨了印度古典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更优秀的东西, 沙恭达罗、那罗,我们必须亲吻; 还有弥伽杜陀,这云彩的使者, 谁不愿意把它放进我们的灵魂。(1) 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对几部印度古代作品的著名诗评。评价中提到的名剧《沙恭达罗》和抒情长诗《云使》(均为迦梨陀娑所作),自五十年代被译成汉文以来,或被搬上舞台演出,或几次再版,都受到读者、观众的欢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但诗中提到的《那罗传》,我国读者却比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6,(4):79-81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七幕印度古典梵剧《沙恭达罗》,是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迦梨陀娑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为我们建造的一座东方艺术殿堂。作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千古名剧,其独具魅力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已经成为人类审美创造的典范,时隔千年仍熠熠生辉,编织着艺术美的永恒光环。  相似文献   

5.
<正> 迦梨陀娑是印度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很多,其中剧作《沙恭达罗》是他最受印度人民喜爱,在世界文学史上声誉极高的代表作。 千百年来,爱情是文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人们塑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庄这众多的女性形象当中,沙恭达罗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沙恭达罗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身上放射出了纯洁,自然而绝少雕饰的光华。 她穿着树皮衣,头戴尸利沙花,手着荷花须镯子,与林中的一切融为一体。她简直是自然的女儿,秀色天成,丽质超群,象一朵柔弱的“新开的茉莉花”,难怪见惯了后宫中繁缛雕饰之美的国王豆扇陀为之动容,可以说豆扇陀对沙恭达罗的爱慕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印度戏剧家迦梨陀娑婆的剧作《沙恭达罗》美在哪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该剧之美应该是其各种因素合力之美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7.
迦梨陀娑是印度古代最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世界和平理事会一九五六年号召纪念的十位文化名人之一。根据印度国内外多数梵文文学研究者从迦梨陀娑作品中所反映的若干社会现实材料推断,他大约生活在公元三五○至四七二年之间,即古代印度笈多王朝的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及其前后的一段时期,相当于我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约与陶渊明或鲍照、谢灵运等人同时。迦梨陀娑学识渊博,文学造诣尤深,写过很多作品,七幕诗剧《沙恭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印度古典文学 (不含神话、史诗与佛教文学 )的翻译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翻译的品类涉及到诗剧、诗歌、诗论三个方面。译介最多、影响最大的是迦梨陀娑的《云使》、《沙恭达罗》和古典诗论著作《舞论》等名著。印度古典文学的译本及有关的研究成果 ,在 2 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上 ,在中印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上 ,都有重要的意义。为印度古典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 ,是苏曼殊、王维克、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人。  相似文献   

9.
一、创作时期 确定古代文学作品写成的年代,最有力的佐证无过于原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情况。 近两百年来,由于研究家们对迦梨陀娑生活于何时争论颇多,因而对《沙恭达罗》(以下简称《沙》)创作于何时有着极为分歧的说法。单以一九五六年我国报刊所发表的  相似文献   

10.
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圣经》中人类始祖夏娃与亚当、《诗经》中"关关雎鸠"、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迦梨陀娑《沙恭达罗》、汤显祖《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当下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涉及该话题。戏剧作为最能充分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对爱情婚姻题材的涉及自然也不例外。由这个大题材缩小到表现家庭关系中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在戏剧中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中爱情的性质,是由叙述话语权决定的。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文本,在《沙恭达罗》中,印度宫廷作家迦犁陀娑出于对宗教的皈依和对国王的歌颂,依照印度古老的神定爱情观,描绘出宗教性的天籁的理想之爱,为女性在宗教、自然中谋得独立的精神支柱。在《西厢记》中,中国寻求自我安慰的失意文人创造出意淫式的爱情,淹没了女性自己的声音和形象建构,苑囿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迦梨陀娑在创作文本中,对印度一年六季的自然美景进行了细腻刻画与书写,再现了自然具有灵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印度传统文化,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深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杨素秋 《大学生》2014,(8):46-47
正我们文学院有三大名捕:老杨、老吴和老魏。老杨年年弄一百篇唐诗让学生背。一百篇里少不了《长恨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儿的超长篇目,背不过就甭想拿学分。老吴爱讲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每班每学期必挂五个。一到期末,我们就在宿舍互相瞅,哪五个倒霉家伙会中标呢?求情也没用,拿着水果去他家也没用。老吴把腿翘在沙发上看电视,任凭你说什么,他半小时都不吭一声,你只有拎着水果讪讪败退。几大名捕里,老魏向来压轴。大名鼎鼎的魏耕源魏捕头,没有一个学生不怕他。  相似文献   

14.
由沙恭达罗和豆扇陀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构成基本情节的诗剧《沙恭达罗》犹如一曲和弦,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给后人留下一件美的艺术珍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该剧的和弦美:一,通过净修林这个环境,塑造了沙恭达罗单纯、质朴、勇敢、坚毅的性格;二,生活在宫廷中的豆扇陀国王,使剧本中和美的爱情充满矛盾和冲突;三,豆扇陀和沙恭达罗的爱情在金顶仙山上破镜重圆,好梦重温。  相似文献   

15.
“诅咒”与“遗忘”情节在迦梨陀娑的剧本中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文学现象。剧作家本人的身份处境,其对古老题材的人文阐释,以及原始古老民族的诗性思维模式都对剧情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诅咒”与“遗忘”情节中包蕴着现实的、理想的与民族的多种文化元素,具有丰富的精神内蕴,值得对它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古代印度文学与民族社会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迦梨陀娑和莫里哀是东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典型代表,他们都塑造了一些"女伴"形象,不仅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承载了作家的理想,亦折射出东西方戏剧的不同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黎跃进的《东方文学史论》。其着眼点的“新”首先表现在它不与其它东方文学史论著重复。其它论著偏重从思想入手 ,它却偏重艺术分析 ;其它论著着重古代 ,它却着重现代 ;其它文学史中介绍过多的作家 ,它却简单带过 ,而对于其它论著介绍不多 ,但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史论》却做了详细介绍 ,如安纳德、黎萨尔等。《史论》剔除了以前传统的“阶级论”分析方法 ,从新的角度重新对作品进行解读。如对《沙恭达罗》中的豆扇陀形象 ,此书从印度的民族性、作者的态度以及形象的艺术性方面重新对豆扇陀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就艺术形象的形成及其所体现的本质特点、艺术魅力等对印度的沙恭达罗和我国的杜丽娘形象作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杜丽娘形象比沙恭达罗还更完满,更富有生活真实,其反抗性的强烈,行为之果敢,充分体现被激发出来的典雅骀荡之美。而沙恭达罗则只是自然优雅纯朴的美,但也是世界文学上东方淑女优美典雅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两位艺术大师迦梨陀娑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对东西方人不同的观念意识作了对比。文章对两部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自表现出的高超技巧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沙恭达罗》是印度最著名的古典戏剧,《长生殿》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传奇剧目。通过对这两部剧作的比较研究,从主题思想、主角形象、戏剧结构、演出程式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现象,可以在民族心理和创作规律上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