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2004年12月1日,是河南省记者集体诉讼第一案开庭的日子,原《东方家庭报》的17位编辑、记者,联合起诉《东方今报》。 要说起来,《东方家庭报》也是几经波折的:《东方家庭报》于1995年5月1日创刊,当时的主办单位是省妇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10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在报道一女童落水黄河的事件时,看到女孩儿生命垂危,便不顾女孩儿口中不断涌出的污物,做起了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儿最终没有醒来。曹爱文哭了,同在现场的《东方今报》记者阎善良用镜头捕捉到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
尹景羽 《传媒》2005,(2):8-10
雄踞中原的郑州市,2004年11月8日爆出了一条新闻中的重磅新闻:面世不久的<东方今报>为当日发行311074份报纸举行了一次动静挺大的公证大会.这造势之举令对手震惊,报界哗然.  相似文献   

4.
李栋  夏继锋 《传媒》2015,(1):31-33
在全国广电系统有一份唯一的综合性的省级都市报,那就是由河南电视台主管主办的《东方今报》.这份报纸创刊于2004年,通过报社自办发行渠道和邮局征订面向全国发行,发行重点覆盖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最高发行量达50余万份,目前日均发行40万份左右.2010年以来,《东方今报》以时政报道创新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报道,影响力和传播力显著增强,先后荣获多项荣誉.那么,这份有着鲜明广电特色的都市报,其出色的影响力究竟在哪里?任何一个新闻媒体,它的影响力一定首先来自于它的新闻报道,《东方今报》的新闻报道在选题上有哪些特别之处呢?记者经过深入调研,为您探秘解析.  相似文献   

5.
梁延耀 《传媒》2005,(4):22-23
<东方今报>创刊于2004年9月1日,是全国第一份也是惟一一份由广电系统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是河南省第一份采用国际流行的"瘦"版形态的报纸,现平均日出4开40版.<东方今报>的宗旨是:贴近城市市民,反映城市生活,传递信息,服务社会,是以河南省中心城市和广大城镇的城市人口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13日,国人的努力实现了百年梦想,北京终于取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的主办权。2008年8月8日,国人的欢呼将给这一天镶上东方魅力的璀璨,奥运会将在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沉淀的国度闪亮登场,并将演绎富有东方韵味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24日至29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对在贵州山区支教遇难的武汉大学江苏如皋籍女生赵小亭的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本文试图从两报关于"志愿者小亭"报道的定位、主要新闻事件叙述、背景材料处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两报的相关报道,探讨大众化报纸报道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24日至29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对在贵州山区支教遇难的武汉大学江苏如皋籍女生赵小亭的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本文试图从两报关于"志愿者小亭"报道的定位、主要新闻事件叙述、背景材料处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两报的相关报道,探讨大众化报纸报道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湖北农民报》是《湖北日报》社主办的一张面向农村的综合性报纸,创刊于1951年7月1日,其间因故两次停刊。1984年8月1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第二次复刊。今年8月1日,是《湖北农民报》复刊十周年纪念日。 目前,全国务省市农民报,均由省(市)委机关报主办。在纪念湖北农民报复刊十周年时,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探讨、研究农民报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农民报的办报方针和宗旨,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农民报具有省委机关报对农村 宣传重要补充的不可替代性 湖北农民报的创刊和后来的两次复刊,省委及各级主要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1951年6月29日,中共湖北省委在《关于创办<湖北农民>报的通知》中说,“为了更好地联合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3日,南京<东方卫报>与<北京娱乐信报>、上海<Ⅰ时代报>,广州<羊城地铁报>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全国地铁报联盟,拉开了地铁报进入主流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进入宛平城(今北京丰台)搜查,遭到中国政府严词拒绝。日军悍然发动进攻,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也是东方及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战斗的起点,在宛平城边、卢沟桥畔,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爱国官兵,为保卫自己的祖国英  相似文献   

12.
<新民晚报>与<东方早报>同属1998年7月25日联合组建成立于上海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然而二者又有很大的差异.前者的前身是1929年9月9日创刊的<新民报>晚刊,于1982年1月1日复刊.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改版后捷报频传,《今传媒》2010年第九期封面推荐文章尹鸿教授《改革拐点上的中国电视》一文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论点摘编"栏目收录。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上的志愿者精神是留给上海这座城市美好的文化因子之一。世博会上的志愿者大都生于上世纪90年代,人们习惯称之为90后。他们中的年长者,把世博盛会作为成人礼,被称之为世博一代。他们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进程长大成人,因此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东方早报在2010年7月5日刊登《世博一代》,拉开讨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孙琳 《青年记者》2011,(17):115-116
"深度公关"一词最早出现在<第一财经周刊>上,是指蒙牛-伊利事件中蒙牛所采用的特殊公关方式.2010年5月28日的<东方早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着重对藻油DHA优于鱼油的N个理由作出报道.7月15日,许多网站不仅全文转载,还在末尾添加了一句话:"添加深海鱼油的产品有伊利QQ星、金龙鱼、安利深海鱼油胶囊."其实,这是蒙牛对伊利进行的一次较隐蔽的公关.蒙牛使用的是藻油DHA,伊利使用的则是鱼油DHA.  相似文献   

16.
湘潭县档案馆珍藏的彭德怀同志书信手稿共3件。包括彭德怀1953年11月1日写给俞淑贞的信,1957年7月26日写给湘潭报委的信,1959年7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文件》单行本上写给许立仁同志的信。这些书信手稿都是湘潭县档案馆征集来的。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辽宁日报为提高新时期党报舆论引导能力,先后进行两次改版创新。第一阶段自2009年4月1日始,主要目的是提高阅读率,让订辽报的人看辽报;第二阶段自2009年7月1日始,进报亭进家庭,主要目的是提高影响力,让没订辽报的人买辽报、看辽报。首次改版是基础,二次改版是飞跃。  相似文献   

18.
秦超 《军事记者》2006,(12):33-34
他当过8年铁道兵,写的新闻稿件7次获中国新闻奖,其中3次与青藏铁路有关。请看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朱海燕的人生经历——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火车跨越莽莽昆仑飞向布达拉宫。在通车庆典仪式上,热情的西藏人民向青藏铁路建设的功臣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曾与青藏铁路结下30年不解情缘的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朱海燕,作为特邀嘉宾也获得这样的殊荣。7月16日,第16届中国新闻奖揭晓,朱海燕采写的消息《中国铁路实现飞天梦》再度榜上有名。这是他第7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也是继《青…  相似文献   

19.
3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研究报告》(发表在2011年3月29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  相似文献   

20.
7月10日,河南<东方今报>独家刊发了我采写的有关新密市农民张海超开胸验肺的调查稿件,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文章见报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张海超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开胸验肺"这一生造的词组,也成为一句流行语迅速传播开来.在全国媒体的集中关注下,张海超事件目前得到了高效处理,算是暂时告一段落.然而深究事件的历程,仍有许多值得人们思考求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