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既是国际社会重要的发展趋势,也是当下我国重要的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需要创建绿色学校先行.创建绿色学校,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把握绿色学校的内涵,采用建设绿色环保校园、实施绿色规划管理、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推进绿色创新研究等举措.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独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旨在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它可以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并与之共同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和文明体系。生态道德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 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以带动和加快全体公民思想观念的生态化转化,促进生态文明道德的培育和形 成,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这同时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就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最后以吉首大学为例,讨论了学校近年来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列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基于此,在深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及发展历程、特点的同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学校的参与,学校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念,发挥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教师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起到引导作用,教师教学水平是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政策性支持、专业师资、专业培训和社会支持,导致生态文明教育的的师资不足、内容空泛、方式单一、资源缺乏等困境。亟需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等措施,帮助教师充分发挥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决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高校作为人口密度大、素质高、结构成分相对复杂的小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具有重大意义。据对我省部分高校调查: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对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纳入学校发展的规划之中。笔者通过思考,从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意义、影响因素、思路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杨正群 《文教资料》2009,(32):118-1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加以强调。洛阳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和有利时机下.洛阳更应以此为契机、为动力、为使命,加紧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于我国所处建设发展时代的新概括,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新总结。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因此,首先要把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摆在学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力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境界、新的话语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聚焦问题导向,加强综合治理与监管,不断丰富并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领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观念及其建设目标与任务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文明发展的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凝聚和理论提升。在理论上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把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并提高到科学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极大地促进和增强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认识发展以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成效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式,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果而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就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费观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型文明形态,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针对生态危机及对发展存在的片面理解而提出的新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生态文明发展的根本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我国生态现状,探析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新形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重要实验基地,如何解决生态文明观念与经济建设项目的矛盾,深化改革生态文明教育,是影响贵州生态文明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并进一步探索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在非正式制度视域下的发展分析,以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性经验。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提出,是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追求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协调与永续共生的社会文明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文明形态和文明建设理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使命与时代诉求。与环境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致力于使受教育者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益于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具有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雄心抱负与精神气质。在教育内容上,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生态认知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等五个方面。为了使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中顺利推进,我们亟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立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意识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多需要回到生态文明教育层面上寻找出路,需要从机械行动转入思想建构。生态文明教育应拒绝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环境关系的构建与共生,将生态文明建设从社会任务转向关系自觉。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发现,我国学校中生态文明教育采用理念灌输式教育、教师讲授式教育和碎片化课程割裂了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打破了课程的连续性要求。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实践学习重建学生与自然关系,以经验对话激发学生与自然共情,以系统性课程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8.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但工业文明时代产物的学校教育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着价值冲突,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和内在阻力。“双减”政策把青少年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接触自然,融入生活,为生态文明教育带来新的契机。学校要充分利用“双减”带来的契机,通过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合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深化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不能把二者的关系割裂和对立起来,应该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维度,把二者看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当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实质理解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为指导的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应当区分“生态正义”与“环境正义”的不同内涵,以及他们在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上和构建生态文明理论问题上的不同思路,厘清他们所属的不同理论谱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构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环境正义”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公有制、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化,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生态公平,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生态幸福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价值理念的绿色化、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人居环境的绿色化、制度建设的绿色化等特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