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7,(13):80-80
时至今日,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已为众多的商业实践经验所证实。经营人心包括经营客户之一心,经营员工之心,经营社会大众之心,下面以“陶朱公救子失利”谈谈经营人心的重要性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宁夏日》上有一个“银湖明镜”专栏已出了一千多期。每遇不良现象,群众就说:“该让银湖明镜照一照了。”正是:  相似文献   

3.
南宋朱熹写过题为《观书有感》的七言绝句二首,其一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对读书、持静等有他自己的解释。他重视读书,并认为读书先要心定如明镜,才能照物,说:“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朱子语类》卷十一)这些说法都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如果我们对上引这首诗,剔除理学尘障,试予新解,其中似亦隐约体现着认识的辩证法,对读书治学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仇园园 《大观周刊》2012,(44):107-107,109
庄子哲学的起点是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索,基础是探究万物的无差别:最终目的是关于如何完成修道,恢复心的本来存在,本文指出来修道的人心与得道后的道心之间的区别,点明道乃万物本源,r心依道而行,人心应该被还原为道心,归纳出解境之变、解心之塞、合于自然这三个步骤实现人心向道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自古到今,人们用“明镜高悬”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判决公正严明。 辞书载: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水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杀之”。故有“明镜高悬”之说。  相似文献   

6.
我们中国人在上千年的撕史里,一直是把生命当作性命看待的,如阿猫阿狗,只是个活着的东西而已。我们的言谈举止,我们的章做派.总是不能传达出人心的幽微深邃,不能传达出人心的伦理日常.我们很少表示过.我们是能够心心桕通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新闻导刊》2005,(3):13-13
新闻之美主要表现有繁盛之美、简约之美、对比之美、过程之美、图之美和人性之美,等等。其中人性之美是新闻美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即新闻必须体现人关怀。新闻的人性之美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镜,景也;鉴也.明镜者可以察形,可以自视也.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档案学之"镜"揭示反映档案学自身问题,可称档案学之学或档案学元科学,其线索聚于档案学的学术反思、评价、批评等交互认知问题.档案学的元科学,就是对于档案学自身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评价,是理论的理论、思维的思维,其代表一种科学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档案学元科学知识的有无和发达程度,标志着学科成型、成熟的进展与境地.  相似文献   

9.
由于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出版了不少旅游手册、名胜辞典、山水大全之类的书籍。在这类图书中,有一本《中华山水掌故辞典》特别引人注日。这部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书,共收录全国名山胜水345处.掌故条日2190条.计100万字,是一部较大规模的山水掌故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10.
岩焕  钱睿  许刚  刘纲 《大观周刊》2006,(31):62-62
外景拍摄:搭建风情雅韵只为等待该等待的你 讲究韵味的中国人.对身处的环境总追求一种玲珑别致、幽雅舒缓.触于目而悦于心的美妙感觉。且更以能巧用山水成为自身一部分堪称绝佳。讲究心灵与环境的联动。大.可与山水共雄阔;小.则随居所同别雅。而这些,于随缘四季餐厅而言.不仅完全吻合.而且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以山水绘画与美人装束喻含蓄,拈出古今中外文家的有关论述,对文艺创作规律中这一审美趋向作了深入精微的探索。王士桢《香祖笔记》云:“余尝观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其言曰: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谢茂秦《诗家直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妙在含胡,方见作手。”这是以山水淡远比文词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12.
张军荣 《军事记者》2013,(12):51-52
在人们的印象中.军人充满阳刚之气。许多军事新闻摄影作品中,处处有军人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镜头。其实。军人也是人,有着正常人的七情六欲。其感情世界非常丰富。我们军事摄影工作者.既要用镜头充分反映军人的阳刚之美。又要充分体现军人的“阴柔之美”.做到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13.
当暴富不是一种常态,因而让人心存不安时,当当事人的命运完全可能冰炭两端、旦夕祸福时,他们求神的潜意识.是要冥冥之中的神力把原本不确定的和难以理解的东西固定下来,抚慰他们不安的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袁媛 《新闻爱好者》2008,(11):51-5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其灾情之重、影响之大震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追求。从一定程度上说,主持人是美的使,创造美是节目主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是衡量节目主持人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节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周敏  杨富春 《新闻前哨》2009,(12):65-66
报纸的呼外.在新闻学中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范畴、通常用于急需发布某项重要消息而临时出版的单张,因在报纸固定出版期编号之外.故称为号外。在报界,号外有着“世界风云变化的缩影.重大历史事件的明镜”之美誉。  相似文献   

17.
中日园林都崇尚自然之美,意境之美,修身养性。然而中日两国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不,人文精神也不尽相同,使得中日两国园林又各有特色。设计上无论从创意布局、园林类型还是造园思想、造园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12日,是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近日,德国一名专门研究前苏联及俄罗斯宇航史的专家科瓦尔斯基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志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从政明镜》一书封底上印的几句话。如果从这几句话再衍化一下,又可以说,以这本书为镜,则可以知道如何从政。为人有为人之道,从政有从政之道,总结为人和从政之道的书,在中国并不少见,但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吸收古代的优秀成果,又具有现代的时代特点的好书,却并不多见。该书的最大特点是时代感强。当代中国正涌动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大潮。面对这两股大潮的冲击,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做人准则和行为方式作出抉择,从政者尤其需要如此…  相似文献   

20.
传媒小语     
《新闻与写作》2008,(12):39-39
编辑工作要富有创造性。把自己限制在一定框框之内.版面会变得十分呆板,没有生气。有时.把美与丑搭配在一起.如同将美女与野兽搭配在一起.反而会产生惊人的协调.那是不协调的协调。编辑要具有一种灵感.要善于通过归纳、搭配,使之产生这种协调.造成一种妙趣。——[日]武市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