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总结出一条重要的规律:“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学习负担重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教材没有学好,罪过的根源要在教学过程本身去找。”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新授课练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巩固和再学习。精心设计新授课的练习,使学生把当堂所学知识当堂“消化”,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新授课练习的设计,应做到如下三条:一、铺垫练习,导向明确所谓铺垫练习,就是针对本节新授课所学的新知识而编拟的复习题。学生通过练习为学习新知识创设“最近发展区”,以利于知识的正迁移。备课…  相似文献   

2.
精心设计新授课的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当堂"消化",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办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技巧. 过渡练习,旨在明确导向 所谓过渡练习,就是针对本节新授课所学的新知识而编拟的复习题.学生通过练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利于知识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新知识和学生已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就容易促进学生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注意恰当铺垫,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知识迁移。俗话说良好的教学开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就新授课而言,教师常常紧扣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设计一些铺垫练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上和数学思想方法上的准备。怎样科学地设计铺垫练习呢?笔者认为科学的铺垫练习  相似文献   

4.
数学习题设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极为有效的途径。下面谈谈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类型习题的设计。一、铺垫型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 ,每一个知识既是原有知识的延伸、发展 ,又是新知识的基础。因此新授课前围绕新旧知识的交接点 ,设计一些铺垫型练习 ,由旧导新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并能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 ,可设计如下铺垫练习 :1 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0 .6 5  2 .5  0 .0 142 把下面分…  相似文献   

5.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各种练习时,如何有的放矢,很值得研究。本文就以下几种练习谈一些粗浅认识。一、铺垫练习重在架桥铺垫练习一般用于新授课的导入,为教学新知识作好知识、方法和思维上的准备。因此,针对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铺垫练习重在架桥,为知识的正迁移作好准备。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是“看大数、拆小数、凑满十、加余数”。为此,新授课前可组织学生进行数的分解和凑十的铺垫练习:  相似文献   

6.
华占和 《云南教育》2000,(21):29-30
专项练习,即专为教学的某种需要而设计和组织的单项练习。由于题型简练,内容单一,常常灵活、有机地穿插于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启示、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因此,可将专项练习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   1.在新授知识前的铺垫专项练习。教学新知前,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设计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间的同化或顺应。例如,教学进位加法,为了使学生掌握好“凑十法”,新授前可组织学生进行数的分解和凑十的练习:   再如,教学带分数减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的计…  相似文献   

7.
“铺垫题”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听课中经常发现一些老师不是把“铺垫题”设计的过难,坡度过陡,起不到“铺垫”作用,就是把问题设计的过于容易(学生不动脑筋,脱口答出),甚至出一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试用“练习式”教学法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对老师、学生来说都很轻松,不过不要认为这就是复习练习课型的代名词。“练习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把一篇课文的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化解为各种类型、既广泛又精要的训练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容,把握知识、培养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练习既是加深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内容,解决新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授课练习通常分为基本练习、尝试练习、变式练习、开放性练习。一、基本练习重在铺垫基本练习的设计,是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其结合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铺垫练习题,以此减缓学习坡度,帮助学生完成新的知识的过渡。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可以设计如下旧知识再现的基本练习:1让学生画出任意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10.
新授课前,设计必要的铺垫题,不仅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新授课前的铺垫不可没有,设计铺垫题不可忽视。常用的铺垫题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初中思想政治课复习“五式”1.联系式复习。用每节课开始前的五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复习,检验学生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从而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2.巩固式复习。在学完新知识之后立即进行复习,即当堂巩固练习,以使学生在一节课上刚刚建立起来的不...  相似文献   

12.
新授前的铺垫练习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以顺利地实现正迁移的练习。这种练习究竟怎样设计较为科学,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点做法和体会。一、抓住学习新知的“生长点”设计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稳固程度直接影响着正迁移的实现,而且学生头脑中的旧知痕迹,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地衰退,所以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抓住新知识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生长点”来设计铺垫练习。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学习这一知识的基础,一是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二是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一、严密地、合理地设计联系新旧知识的中介题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在教学“求比两个数的和多 (少 )几的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首先抓好铺垫复习和新知识的导入环节 ,应精心设计联系新旧知识的中介题。(一 )以旧引新 ,抓住知识的生长点 ,瞄准知识的发展点。由于学生在以前学过“求比一个数多 (少 )几的数”的应用题 ,而新知识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 (少 )几的数”的应用题 ,因此 ,可据此设计一组与新知紧密联系的复习题 ,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 ,又能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如出示“苹果比桔子多 1个或苹果比桔子少 1个” ,…  相似文献   

14.
一、旧知识的提前铺垫   教师在教新知识前,应及时了解、摸清后进生接受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及知识缺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下功夫,设计铺垫题。这样,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同时,设置学习新知识的台阶,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后进生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之前,可设计如下的铺垫复习题:   商店里有 24个皮球,卖出 20个,还剩多少个 ?  这是一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进生通过做这道题,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然后再把题中的第一个条件变成两个条件,成为教材中的例题:   …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关于小学数学练习引起广泛重视,但仍有不少教师对练习设计的意义、原则、规律及方法等问题,把握得不那么准确,往往只重形式的“翻新”而忽视练习实效的提高,或一味强调“实惠”而深陷“题海”不能自拔,师生不堪重负。如何科学设计练习,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作用,是深化小学数学教改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初步体会。 一、紧扣关键,注意练习设计的针对性。 每上一节新课,教师都要设置一些巩固新知识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使学生通过练习,理解并消化新的知识,这时的练习,就应本着当堂理解、消化新知的目的,侧重当时讲授知识的重点和教学关键进行设计,而不能主次不分,或面面俱到,反而冲淡学生对教学关键的领悟与把握。例如教学“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定位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数学教材, 在新课教学前,大都会安排准备题供复习铺垫使用。准备题的内容一般是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作用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并以此缩短新授时间, 保证练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建议1搞好复习铺垫,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少(多)几的应用题”,为此可设计复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先让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解答。还可设计根据线段图说题意的练习,这样为本节课新知识的讲授,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做好准备。2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直观地发现数量关系在教学例题时,从复习题出发,增加条件和改变问题使之变成例题,学生读题弄清题愈后,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搞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通过微机演示和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文作业的布置方式是“一刀切”,全班、乃至全年级学生做完全相同的题。它的弊端是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差生整天泡在作业堆里,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极易产生自卑和消极心理;优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也没有多少实际价值。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益,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推行弹性作业制。 一、弹性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为了巩固、检查当堂已学知识而设计的达标练习。在坚持因材施教,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要努力设计出有一定区分度的习题:基本题、发展题、加深拓宽题、…  相似文献   

19.
“三维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法是指课前师师合作,课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对当堂知识完成达标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目标设计为先导,是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以高效、愉快为基本品质的教学活动。它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一、“三维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法的课前准备1.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划分异质小组新学期开始,根据…  相似文献   

20.
一、精心设计联系新旧知识的中介题。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两步应用题时,首先要抓好铺垫复习和新知的引入环节,为此应精心设计联系新旧知识的中介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