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语言起着沟通内在和外在、主观和客观、心灵和自然等作用。语言逻辑是一门尚待完善的现代逻辑分支,心智则是大脑的智力思维活动,而人的认知活动则是人的主体心智对客观对象的感知和认识。进一步讲,在人类认知活动中,语言作为认知客体的中介,必然要内化到主体的思维过程之中,成为主体更加深入地认知客体的主体性条件。在阐述语言逻辑与思维分析、心智要素与存在认知等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人的主体心智与存在认知的特征和关系,以及这种特征和关系在语言逻辑视域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它涉及到符号对对象指称的真实意蕴。语言符号在反映人类认知视野中的客观世界,正是需要一种假借形式来表达和固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断仅从音义对应的层面来解释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的关系,在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下,这只能看成是语言符号本质反映的一个小小侧面,而非语言符号本质属性的全部,即,任意性学说无法完整传达出人对客观认识的真实意涵,完全否定了语言符号的象征性,是对语言符号建构过程中隐喻象似性这一根本特性和原则存在的严重忽视。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中的认知革命带来了语言研究方法的更新,一方面人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认为语义结构是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形成的认知范畴的映射。语义范畴既是语言问题又是认知问题,涉及符号、人脑、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语言范畴化就是人脑利用语言符号将混杂的世界转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本文试图从范畴化的理据一象似性、范畴的类典型理论以及范畴化的认知工具——隐喻三个方面来揭示语言现象中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是近二十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向。“认知”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简言之 ,是人认知和感知世界的行为和过程。认知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也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努力和途径。人类一切同语言和思维有关的活动和现象 ,都与认知连在一起。语言一方面是认知的工具 ,另一方面又是认知的产物。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表达世界 ,其主题领域都是通过语言进行和实现的。语言在实现和表达认知的过程中 ,又受到认知的积极影响 ,使语言不仅具有认知的功能属性 ,而且在不少层面具有认知特征。进入 2 0世纪以…  相似文献   

5.
数学认知能力与语言认知能力的分离现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语言逐步从文字语言中分离出来,相应的数学认知能力和语言认知能力也具有类似的分离趋势.虽然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到更抽象的数学领域,如基础数学领域,但还是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随着所学数学语言的进一步抽象,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将更加依赖数学表征能力的发展,而语言认知能力在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将变得更为有限.因此,对数学认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数学教育中,着重发展数学符号表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发话主体在艺术语言的创作过程中,常常将自己对世界的审美体验融进了艺术语言。发话主体对世界的新的审美体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新的艺术语言也就自然产生。发话主体的艺术语言不仅反映了他对某一具体的事物的审美体验,还反映了他对世界的整体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模式是人对世界的模式化的审美体验方式和认知方式。发话主体对传统的审美体验模式既有继承,也有超越。发话主体对传统的表现模式既有继承,也有超越,发话主体超越了固有的表现模式,艺术语言便产生了。隐喻是这种艺术语言得以产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言根植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同一社会文化群体的成员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着共同的言语行为习惯,运用了约定俗成的语言模式、语法规则和能反映特定思维模式的词汇和句型,这些因素形成了语言使用者表达客观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和世界观。社会与文化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因此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是该语言反映的基本成分。"理据"作为事物现象所以得名的道理和依据,反映了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论证关系。Ulmann(1962)认为,词的理据性主要有三类:1.语音理据;2.形态理据;3.语义理据。汪榕培老师将词源理据作为一个补充,张维友老师提出了词汇具有文化理据。基于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遵循着约定俗成的法则。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语言的词汇、形态和句法的形成,无不记载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政治模式、经济文化信息,文化理据的认知既建立在词的形态结构上,或叫词外理据(郭佳)。因为词与语法是不可分割的,显性的,且英语的句法结构反映出英美人思维的客观性和理性;文化理据的认知还建立在词的语用功能上,词义的变化因文化模式、民族情绪、群体特征等等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方式实现。因此,词汇学课堂应成为创建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重要实践场所。  相似文献   

8.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大多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中的部分角度考虑,而没充分认识到认知客体、主体、体现方式这三者在语言模糊性形成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在语义三角理论框架下的分析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对语言模糊性形成的根本性作用,将利于完整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根源和实质,利于更好地掌握有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低调陈述这一语言现象的表达特征,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语言现象,认为它其实是一种认知现象,其本质属性是对立。反映了说话人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对立,是人们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交流的异化操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低调陈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对低调陈述传统的修辞层面上的研究,加深我们理解人类从语言的角度对世界进行概念化以及语言和认知之间深层关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认知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它们又是互相影响着的两种事物。语言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语言起着什么样的特殊作用,以及在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语言本身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这是人类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没有原始的认知就没有人类原始语言的产生,没有今天的认知就没有今天语言的发展。人类语言的宏观演变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的认知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全 《培训与研究》2002,19(3):26-28
本试从认知角度分析模糊语言现象和模糊语言的民族特性。人为模糊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具有认知价值;不同的民族存在不同的认知心理、习惯及方式,它们也体现在模糊语言中。  相似文献   

12.
所谓话语的理解,就是对语义的理解。认知是一个哲学因素,引用哲学因素到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人类研究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所谓认知语境,就是客观世界和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人的知识。认知语境不仅有助于对话语本身的理解,更能清楚地表明交际意图。所以,离开认知语境的语义理解一定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3.
通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文学作品中尤为多见。通感是一种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认知的角度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通感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它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在自然语言中占相当的比重。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探讨了关联论和顺应论对模糊语言的解释力,同时指出认知语境影响着人们在使用模糊语言时的种种不同心态,而心态不同又影响着模糊语言的生成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隐喻的本质在于借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分析、感知、描绘另一类事物.隐喻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心理过程,同时它还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语言不能包括全部的认知能力,也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但语言在动作内化为思维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语言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借以认识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隐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隐喻解读是一种认知过程,其实质就是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认知语境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英语语言学习者应加强隐喻辨认和隐喻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庆精神是大庆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国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化教学模式,成为大庆精神弘扬与国际化传承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大庆精神为指引,把握文化教学的大方向,并在外语教学中融入大庆精神文化内容,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才,使之在国际领域内得以弘扬与传承,打造大庆精神品牌,提升大庆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划分世界并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工具,不同语言塑造不同的思想模式和世界观。人在习得母语后掌握另一门外语,意味着同时拥有两套划分世界的工具,对世界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划分。外语学习不但赋予学生另一种交际工具,还成为学生智力的体操,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言语交际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制约话语理解的并非一定是具体的情景因素,抽象化、认知化了的语境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网络新闻认知语境中的语链环节呈现出与传统新闻语言迥异的一面。网络新闻宏观语篇表现为新闻篇章主体与超链接的结合,网络新闻语言也因此而深受超链接以及超链接所引导的诸多新闻语篇的影响。网络新闻语篇的成功传播,取决于传受双方对对方世界知识和经验的预设、认同,即具有相同的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