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否定等.在普通话中,副词作状语时,通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但在广州话的许多副词里,却有“乜滞”、“咁滞”、“得滞”、“翻”、“过头”、“晒”、“添”、“埋”、“先”、“住”和“唔”等十一个副词,它们的语法功能与普通话副词的语法功能迥然不同.本文仅就这些副词在用法上的特点试作初步探讨.这些副词在句中位置的特别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乜滞”、“咁滞”、“得滞”、“翻”、“过头”、“晒”、“添”、“埋”、“先”、“住”等副词作状语时,位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后;二是在带上“得”表示可能的谓补结构(如:“关得紧”)的否定式中,“唔”常用在谓补结构之前(如:“唔关得紧”)或放在“得”的前面(如:“关唔得紧”).在普通话里,副词一般都没有上述两种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2.
程度副词在汉语表达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灵石方言的程度副词十分丰富,作为山西方言的一个小的分支,灵石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有许多独特而又有趣的程度词。本文根据程度的深浅、感情色彩的不同对这些词语进行了分类讨论,分析它们的语义、语用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牛蹄方言的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否定副词等七类副词进行了列举、描写。其中,与普通话相同的副词只列举,与普通话不同的副词予以释义、举例,并分析其语法结合功能及搭配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4.
乐业逻沙高山汉话副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常常用于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的词语,副词所表示的意义非常广泛,包括程度、范围、时间、处所、肯定/否定/情态、方式、语气等。汉语各方言的副词也常常体现出各自的特点。乐业逻沙高山汉话的副词与普通话的副词相比,数量较多,用法灵活,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在词语及用法上与普通话不同。  相似文献   

5.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情态等的词,如:已经、还仍然、很、极、非常、最、太、十分、都、全、难道、简直、一定、竟然、也许等,在灌云方言中经常会用到,但灌云方言中的副词比普通话中的这些副词还要丰富得多,许多灌云方言副词在普通话中是见不到的,本文拟从这方面举例加以探讨。有些灌云方言副词在口语中虽经常用到,但却没有本字,文中只好用同音字代替,词后加(音)以示并非本字。  相似文献   

6.
阳谷方言中的"将"作时间副词时,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刚发生完不久;作程度副词时有仅仅、刚刚之义,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在官话系统中,"将"表示动作或事情刚刚完成的意思在《儒林外史》和《儿女英雄传》中已有用例。"将"和普通话中的"刚"在语义上大致相同,但是语法功能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敏 《文教资料》2008,(28):259-261
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中的特殊副词"情",其语法意义与普通话中的"情"不一样,主要有三种:(1)表示"显然";(2)表示"假设";(3)表示"尽情".本文对这三种意义进行溯源,并且根据虚化理论从历时角度分析它们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宁武方言中的副词“可”使用频率很高,作为语气副词,除了用于一般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和复句中表示强调语气外,还与普通话中的“恰好、恰巧”相当,多指客观情况与实际需要相符;“可”兼属程度副词,表示程度加深或程度减轻、变弱等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沙方言属于湘语长益片,按意义可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和频率副词、肯定和否定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六类。长沙方言的副词与普通话的副词相比,出入很大,普通话中的一部分常用副词长沙方言基本不用,长沙方言中的一部分副词是普通话中没有的,有的副词长沙方言和普通话都用,但用法有差别。长沙方言在词的兼类、搭配形式和构词方式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山东沂水方言的程度副词非常丰富,除了部分与普通话形式相同的词语外,尚有大量沂水方言特有的副词。表示程度极高的后附加式副词"杀"至今仍在沂水方言中使用,而没有如普通话那样被"死"所替代。沂水方言"杀"的用法属上古、中古汉语的遗留。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协同副词是副词中的一个次类,对此类词语的确定在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就它的语义特征与语义网络的分析却较少开展。通过对协同副词的语义内涵分析与典型范围副词"都"的比较、以及对协同副词的高层次语义与低层次语义的分析得出协同副词的语义特征与语义网络,以期廓清协同副词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山东青州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很有特点。本文主要从语义特征、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这三个角度,对青州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刚、着、张/沾、大/精、毛、蒙、将将地/较自是、煞等)进行了重点考察,力图勾勒出青州方言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正在”与“在”是现代汉语中意义相近,用法同异互参的三个时间副词,它们形成的时间以及虚化的途径不完全相同,表同时的“正”出现最早,“正在”的形成与介词“在”后的处所宾语以及出现于“正在+VP”后的之间/之时”等成分的脱落直接相关,由于时间副词“在”的出现是晚近的事,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正在”与“正”表现出更多的相通性,明清白话到现代汉语中“正在”意义与用法的变化与时间副词“在”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时间副词“在”的形成也体现出动态的进行与静态的持续两种时间范畴意义表达手段的功能分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时量副词因其语义和句法表现需要单独建类.其内部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分为若干小类,从而构建时量副词系统。时量副词的四种关系(时量副词与相关时量成分;时量副词与有生动词/无生动词;时量副词与“时候”/“时刻”;时量副词与“间”/“之间”)反映出时量副词的特定句法特征,依此可将时量副词与其他副词区别开。  相似文献   

15.
关中方言的副词体系呈现出个性鲜明的语法特色。关中方言中存在一些共同语所没有的副词,它们有特殊的语法功能和独特的表达效果。分析其来源,可以发现它们是汉语实词词义虚化的结果,其词义在演变的过程中留下不同于共同语的历史轨迹。这些方言中频频使用、特色鲜明的副词是构成关中方言地域性特征和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评注性副词“究竟”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本文从它所处的句式、句法分布及与其他副词的共现分布来对副词“究竟”进行句法考察。副词“究竟”后常跟表疑问的词或词组,还能构成“NP究竟是NP”的句式;在句子中常常修饰VP,只能充当状语;它作为副词,还能与别的副词连用共现。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存在两类表达语气义的副词:一类是“完全语气副词”,即语气义是副词本身表达出来的;另一类是“准语气副词”,语气义是副词与某一语义背景中的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表达出来的。“还”是一个典型的准语气副词,本文分析并探究了它的语气义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类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纵向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两名1-2岁儿童长期跟踪观察得到的语料做分析,试图找出1-2岁儿童早期副词使用的总体状况和习得特点,并探究其原因。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否定副词,其次是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不",程度副词中"还"的使用频率最高。文章认为,儿童早期副词习得与语言输入及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