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编辑同志: 上学期三年级期未试卷有这样一道题:“城区粮站有3台磨面机,每台每小时可以磨面155公斤,照这样计算,这些磨面机18小时可以磨面多少公斤?” 大部分同学是这样做的: 先算3台每小时磨面多少公斤,再算3台18小时磨面多少公斤。  相似文献   

2.
开远市红旗小学教师纳玉琼,在红河州中、青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中,借班讲授了六年制教材第九册45页例5(二次归一应用题),获得一等奖。我们看了这一节课,也深受启发。现将教学实况简述并评析如下。一、基本训练,引发迁移。1.说出解答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条件?(1)要求工作总量。 (2)要求工作效率。(3)要求工作时间。(4)1台拖拉机6小时耕地多少亩?(5)3台4小时耕地多少亩?  相似文献   

3.
我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有关的数量关系,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训练,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的做法是:一、利用教材例题,启发一题多解如六年制数学十一册35页例5:“一块地有64(1/2)亩,用2台拖拉机来耕,3小时35分耕完,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亩?”教学时,我启发学生利用归一法的解题思路,得到如下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68例6。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比例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和步骤,并会解答较复杂的正比例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审题填空①一台机器工作2小时,生产3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这台机器工作5小时,一共生产多少个零件?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应用题的编排特点是在前三年已学习两、三步应用题的基础上适当复习、总结和提高。要通过例1(实验教材第七册148页)的教学,帮助学生较系统地归纳整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在已学过的应用题的基础上稍加变化,学会解答三、四步计算的整、小数应用题。通过例2(前书第150页)的教学,一方面要学生运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课堂教学结构,应该因教材、学生而异,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现以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79页例5“两次归一问题”的教学为例,谈谈一种结构形式。一、基本训练,由旧引新(1)独立解题:一个农场用拖拉机耕地,1台4小时耕地50亩。照这样计算,1台6小时可以耕地多少亩?1台拖拉机耕地125亩,需要多少小时?设问,解答这道题要先求什么数?为什么要求出单位量(即归一)?(2)在掌握一次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让学生做部编六年制第八册的“总复习”上的一道应用题:钢铁厂到海港的公路长126公里,乘汽车3小时可以到达,骑摩托车2小时可以到达。骑摩托车平均每小时比乘汽车快多少公里?  相似文献   

8.
出示例1的图(苏教版第三册): 师:谁来编一道应用题求一共有多少苹果,并列式解答。 生:有4盘苹果,前面3盘每盘是4个,最后一盘是2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用连加:4+4+4+2=14。 生: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4×3+2=14。  相似文献   

9.
倍数关系实际上是几个几的又一种说法。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五、六册中出现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等分除法、包含除法等的扩展。因此,我在讲完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及9的乘法口诀后,进行了倍数关系应用题的整体教学的尝试,共讲授12课时。经整体教学的尝试后,进行了自我质量评估,成绩良好。我的具体教法如下:(一)建立“倍”的概念“倍”的概念的理解是解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关键,因此,我不急于讲应用题,而是用3个课时讲  相似文献   

10.
猜想与验证     
案例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9页的例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31小时耕地多少公顷?2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21×13到底该怎样算?生1:化成小数算。师:你能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很好!但0.5×0.3,你们会算吗?生2: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师:你怎么知道?生2:我是举例验证得到的,假设12×41=0.5×0.25=0.125=18,而21×14=21××14=81,所以,我想应该这样算。师:这位同学不仅进行了大胆猜想,而且进行了举例验证,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生3:还可以用除法算,由于12×31表示把21平均分成3份…  相似文献   

11.
两种解法并重昆明市五华区永昌小学王小川小学教学通用教材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应用题“例1: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了,还剩多少吨?”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种解法。两种解法两种思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以...  相似文献   

12.
浓度问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中较难的一类问题。在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和第二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浓度应用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1)“稀释”问题,如第一册第154页练习2,(2)“加浓”同题,如第一册第154页练习3,(3)“浓缩”问题,(4)“配制”问题,如第二册第28页例4。可见,浓度问题应用题类型较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难以抓住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九册第86页—87页例1、例2,“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十八中第1—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2)会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思路。(3)提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教师欲充分发挥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必须具有较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例如,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九十八页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2(1/12)小时,现在从大桥上经过只用1/4小时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老师教学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小华家养了35只母鸡,4个月一共生了3640个蛋。平均每只母鸡每个月生多少个蛋?”(六年制教材第七册第62页例5)在“想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     
一、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1 根据要求回答。一个车间要生产 6324个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 51个,实际提前 31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2 看解题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1)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 428个零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2)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 3小时就完成了。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3)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提前 1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3 已知红糖的吨数比白糖的 2倍多 5吨。(1)如果知道红糖的…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68页例6是一道较复杂的正比例应用题。原题是:“用一台织布机织布,4小时织布22.4米。如果再织3小时,一共可以织布多少米?”  相似文献   

18.
教材: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六册内容:应用题 P78(例5)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充分揭示求“平均数”的解答规律,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给下列各题补充适当的条件后再列出算式。1.菜场运来5筐青菜,( ),平均每筐重多  相似文献   

19.
在六年制二、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的应用题出现较多,如,第四册的第74、75页的例7、例8讲了一倍数和几倍数的关系,都属于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又如第五册第44页例3、第六册第66页例1,也是“几倍求和”和两步计算应用题。但对于知道“几倍数”,求“一倍数”的应用题,就没有专设例题,在练习中却又有这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代数第三册中,布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个难点,学生往往不易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认为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题意、布列方程,最后解决问题。举例如下:例甲乙二人同时从张庄出发,步行30里到李庄。甲比乙每小时多走2里,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二人每小时各走几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