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初.一位街头流浪者,因其沧桑、深邃的表情.不伦不类的“混搭”穿衣风格.迅速窜红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犀利哥”。随着“犀利哥”的大红大紫.“犀利”一词也开始华丽丽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相似文献   

2.
在市教科所组织的一次“语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向一位语教学的资深专家咨询了一个问题。我说高考的现代阅读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但新的教学理念却倡导对本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这样,语教师往往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这位专家笑而作答:既要“多元解读”.又要“追求真理”。专家的话体现一种辩证的艺术,我十分信服。语教学实践也证明了专家的结论是正确的。诚然,对本的解读.很多地方的确可以作多元解读,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无所谓是非高下之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但也有不少地方却有最佳答案的选择。下面仅举两例作些阐释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所谓课堂“留白”.就是给学生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想象的空间.留下体验的空间……经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样一种情景:老师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就听到学生滴水不漏的回答。于是一堂课你问我答.严谨流畅,成效卓著。其实.多数孩子上一个问题还没有思考成熟就被老师领进了下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房价飞涨的2009年.一部描写“房奴”的电视剧《蜗居》猛然走红。该剧以都市“房奴”话题为切人点.讲述年轻夫妇为买一套房子而经历的故事.展现了都市人面临诱惑时作出的不同选择。尽管观众热议声中不乏褒贬.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这部电视剧逼真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国年轻人何时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蜗居”?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刊发了刘学伟老师的《披文人情是关键》,该文写道:待老师抛出“大胆将‘醉翁’之‘醉’字进行一番改动”这一问题后.同学们随之各抒己见,结果“‘乐翁’、‘仙翁’得票率最高”。应该说.问题确实是一个好问题.但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吃透文本。只看到表层的众多“乐”字.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正确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新提法.充分利用、把握这一政策导向.指导自己的经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财产性收入的概念、意义进行解析,分析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增收对策。  相似文献   

7.
吴祖万 《语文学习》2010,(7):131-131
2009年7月初.百度贴吧里出现了一张一名男子吃面的照片.并配有“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的文字,之后.便有网友相继仿此句式,使“哥做的啥事不是啥.是寂寞”迅速成为网络流行的可套用句式.如“哥开的不是车.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有人戏称这种句式为“寂寞句式”.戏称发这种帖的网友为“寂寞党”。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堂获得省级优质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的课,一堂指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课。这一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地方.然而.偏偏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特别羡慕父亲出差,看见他拎了一只外边套着灰色布套的皮箱去码头.踏上温州到上海的轮船,随着东流而去的瓯江水消失在天际。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真想跟随父亲去看看上海是什么样的。可是.小小年纪的我,  相似文献   

10.
《雷雨(节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篇文章.它是曹禺名作.语言尤其精彩。讲这一课时.我反复品读原文后,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依据文本品味语言.诚如钱梦龙老师所说.语文课堂要“少一点花里胡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依据教材.在引领学生立足文本.“精读一篇”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合作“略读一组”。所谓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一组”.即将课内的知识、学法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一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本地区为地方教材《自读课本》和《课外阅读》)中的一组文章,“一篇带多篇”.不断扩大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周俊 《教书育人》2005,(11):52-54
某市一所著名小学.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新教师分配到学校.年轻教师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不少活力与生机。每天一大早.操场上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小运动员在他们的带领下正精神抖擞地体训:每天放学后.从音乐排练厅里总能传出悦耳动听的童声,那是他们正带领百灵鸟合唱组的同学排练准备参加全市歌咏比赛节目:课间十分钟.他们与孩子一起游戏、玩耍……校园里充满了欢乐。望着青春活力、激情四射的年轻人,校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13.
齐涛说:“我从没想过当英雄.但是那一刻.那种氛围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往前冲,一点都不害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教材中.诗歌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但是.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种情况是教师仅注重于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背名句佳篇诗歌鉴赏答案;一种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这样的诗歌学习,学生不仅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于巴巴的背默、分析感到枯燥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5.
教读《(论语〉(孟子)选读》(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政者.正也”一章.课上学生发问,“子贡问政”中“信”解释为“信任”依据何在.为何于丹教授会解释为“信仰”?笔者这才知道电视学术明星的言论对普通受众的影响力有多大。“信”在此解释为“信任”还是“信仰”.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数奥竞赛题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多少时间发一次车”这方面的应用题。这方面类型的应用题是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去进行解答的话.是难以求出正确答案的。但是.如果我们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特点后.比如人步行的速度不变.比如车的速度和发车时间间隔不变等等.就会比较容易找到已知数量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悄悄地演绎着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观、教师观进行新的定位。应该说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师都是用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桃李满园.为学生奉献着无私的爱。时代呼唤成功教育.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否认我们不少教师总喜欢把爱的目光投向优秀生.然而在现实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李耕拓 《语文学习》2010,(7):137-137
李先著先生在《请不要“以讹传讹”》(见《语文学习》2007年第6期)中谈到.有一份高三语文测试卷.要求考生选出“是顾炎武名言的一项”.答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这一答案是错误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并非出自顾炎武之口,虽然他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过这种思想,后来由梁启超概括了顾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讨论几乎已成为教学常规.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在有效、高质量的课堂讨论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彼此分享思维劳动的成果.不仅能让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能让课堂形成积极、和谐的气氛,在一种相互体谅.相互尊重的氛同中.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将成为我国航天活动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向深空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