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邓雪强 《文教资料》2008,(22):14-1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丁玲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本文结合其具体作品从自我觉醒的女性独立意识、男性革命者导引下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封建礼教下的女性独立意识三方面来展现丁玲前期作品中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独立意识的觉醒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蕉园诗社"看清初女性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女性中部分文人的女性意识渐渐觉醒.清初蕉园诗社的主要活动及其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女性的平等独立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对男权世界的反抗与颠覆.  相似文献   

3.
邱亚娇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5):83-84,57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抒情诗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关注了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展现了女性从软弱到坚强再到走向世界的成长过程,彰显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人格意识.其女性意识主要通过独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独立意识的爱情观及参与世界的意识3个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4.
赵素花 《培训与研究》2007,24(1):15-16,19
艾丽斯.沃克在《紫色》中探讨了黑人女性这一主题。本文在其“妇女主义”的启发下,针对原著中几位女性的人生历程,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回归,女性意识的蔓延和女性意识的超越这几部分解读了黑人女性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关乎女性主体、女性意识、女性主义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女性电影也成为评论界的一个焦点.从电影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无穷动》着手,对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进行了论述,试图揭示女性电影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6.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当代英国最活跃的女性作家之一,以小说《天使湾》中的女性独立意识的形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小说中母女独立意识的比较,描绘了布鲁克纳对女性独立的塑造,从而揭示了现代知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艰难与努力。  相似文献   

7.
英国女性文学写作的传统源远流长.而真正意义上的英国女性文学则始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得以凸显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觉醒.简·奥斯汀开拓了女性主体意识的那方蓝天,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勃朗特姐妹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呼声,变女性依附性为男性对女性的依赖;盖斯凯夫人则把女性意识从个人感情天地扩展到广阔的社会领域,强调女性的社会意义和作用;乔治·艾略特从心理道德的角度寻找着女人作为与男性平等而又有区别的特质,力求女性不被自身消解,最后走向人格的独立.  相似文献   

8.
陈忠实笔下悲剧的女性形象,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现代文明的弃离、传统文化的压制等,但最重要的是,她们缺乏了四妹子那种一往无前的女性独立意识。陈忠实先生笔下的女性都差不多生活在同时期,但因为四妹子拥有了相对较好的女性独立意识,所以她收获了和其她女性不一样的人生。本文将分析陈忠实作品《四妹子》的女性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9.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菜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女性题材一直倍受文学作品的亲睐,《诗经》中就有大量为女性所做亦或是用来描写女性的诗篇,尤其在《诗经》的爱情诗中,诗篇从爱情的方向描写了女性在感情世界中的独立意识、自由意识、高尚意识和果敢意识,从而让后世读者从《诗经》中看到了当时社会强烈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有着广阔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有着深刻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文 《巢湖学院学报》2007,9(6):109-112
本文通过解读勃朗特三姐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论述了三位女性作家作为知识女性的独立意识以及对妇女解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7):22-23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中蕴含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这种弘扬人格独立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现实情况、个体意识差异等层面探讨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翁苏珊.罗林斯,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这种独立反叛的女性突出地反映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4.
舒婷以自我心灵的抒写,独立人格价值的觉醒,颠覆着苍老的男权文化的陈规旧习,呼唤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从抒情主人公的理想爱情中我们看到了女性自我救赎的道路,犹如看到女性异化境地中的一丝光亮.  相似文献   

15.
从性别角度拓展女性罪犯教改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展女性罪犯教育改造的新渠道,湖南女子监狱全面导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社会性别意识。该文从分析湖南省女性罪犯存在的社会性别意识盲点入手,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剖析阐述了女性犯罪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全面导入对女性罪犯的教育改造渠道,将女性罪犯改造成为既是“守法的公民”,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经济地位,独立社会交往”的具有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性别意识的女性。  相似文献   

16.
朱美华 《文教资料》2007,(14):95-97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安妮塔—布鲁克纳的小说《天使湾》中男性形象对女性独立意识影响很大,从生父和继父对主人公所处的童年及成年阶段的影响,年轻男性与受传统教育的离婚男人对爱情和女性独立的影响以及从社会其他男性的影响,展现了男性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影响和塑造。揭示了女主人公成长为冷静自醒的知识女性并追求独立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致橡树》是一篇爱情宣言,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这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明清小说女性以技复仇描写与社会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通俗小说中,女性复仇故事明显增多.其中以武技为主要复仇手段的女性复仇故事,更加具有反文化的意义.首先,以技复仇是对男权文化下女性观的否定,它打破了女性柔弱、女性主内的既定思维模式.以技复仇对儒家礼仪的挑战,树立了女性复仇的独立的道德意识.这类女性复仇人物遗世独立、潇洒自由,她们独立的人格追求,主要体现了道家的文化追求.其作为非主流文化的重要现象之一,冲击着儒家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20.
“广西三剑客”之一的鬼子在《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以男性视角叙写了女性的悲剧命运,为我们展示出无法独立的女性灵魂.而无法独立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蒙昧以及人性异化等.透过对这一文本的分析来思考先进性别文化建设,我们可以获得特别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