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作为深市最后一家股改"钉子户",S舜元(000670)终于在停牌近半年以后推出了一份新的股改方案,意欲借助"捐赠资产对价+资本公积金转增"的组合方式支付股改对价。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对价),S舜元的上述股改对价不仅没有体现出对流通股东的实质性补偿,而且还为非流通股股东和潜在股东输送了巨额利益。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的业绩若达到股改承诺水平,意味着其业绩保持着高速增长,股票的投资价值变得较为突出,但若达不到这一水平,并非就是特别坏的一件事情--追送对价的个股或许因此带来超额收益。如果支付的是现金对价,流通股股东能够获得稳健的超额收益;如果支付的是股票对价,流通股股东增加了筹码,降低了成本,利好股价进而产生超额收益。投资者对于追送对价股关注的焦点侧重于追送对价带来的筹码增加、成三摊簿,加上股市的流动性充裕,对于超额收益的追逐会引发市场的共鸣,放大超额收益的空间,进而延长股价上涨的持续时间,放大超额收益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上市公司摆脱长期以来股权分置的困局出台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但是经过对股改后的企业的调查发现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中支付对价的不公平性问题严重。论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针对支付对价问题,建立起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两方博弈模型,通过纳什均衡进行求解,给出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是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现象,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为了解决股权分置产生的各种问题,2005年9月,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策略是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向公司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以获得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的流通权.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当年为了少支付对价而进行盈余管理,增加操控性应计利润.同时发现,利润高的企业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要低于利润低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对价支付水平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对价支付水平与股本规模、流通股东的持股比例、流通股的股权集中度负相关,与每股发行价正相关,与控股股东性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以及上市时间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是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现已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成为牵动证券市场神经最敏感的因素。笔者回顾了股权分置的产生背景,分别从资本市场建设、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角度,阐述股权分置的现实危害。解决股权分置的核心问题是对价补偿,改革决策者应把握以下两个主要原则:坚持利益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坚持市场化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A股普通股市场中,“增发”仍然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对“增发”的实证分析》(傅一江《成人高教学刊》2002.2)一文中(以下简称《对》文),作者重点分析了“增发”前后,持有流通股的个别股东单虎持股比例和持有市值的变化,并进行了再投资损益分析。实际上,增发对各类股东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如果把不同类别的股东看作一个整体的话,持有可流通股的股东与持有不可流通股的股东以及通过申购新股加入公司的新股东之间,在增发前后,不仅股权结构此消彼长,而且还会发生市值的结构性变化和股东权益的变化,并…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会对企业独立生存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公众的投资理念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降低企业的独立生存能力以及管理机构义利观的模糊会干扰市场的正常秩序,而股权分置则是其根源所在。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因素。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及政府的经济伦理意识并不断完善以公司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管体制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股权分置并进而改变非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评析了我国学者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和研究结果,主要为:股改本身的问题、股改对价设计问题、股改过程中涉及的公司治理问题、股改过程中的会计处理问题以及股改牵涉的法律问题。虽未包括所有关于股改的文献,但包括了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本市场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划分,造成控股股东关注非流通股的增值,管理层关注控制权收益,在再融资的选择上,管理层与控股股东都会选择股权再融资,本文指出其根本原因是股东拥有的权利不完整与二元股权结构下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股市估值标准的确立有助于对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正确判断.股市估值的标准是相对的,世界各国股市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中, 对中国股市的估值,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西方股市的估值标准.投资者应该从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股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业绩提高等因素对股市的影响,科学、全面地对股市估值,坚定在中国股市的投资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中存在的大量非流通股是中国股市区别于其他国家证券市场的一个最为独特的现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目标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应当尽快开放证券市场,使与流通股同股同权的非流通股特别是国有股,在流通、转让中实现其最大的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的控股地位 ,我国规定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 ,这可以使国有企业的单一所有权主体转变为多元所有权主体 ,为建立我国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财产运动形式奠定基础 ,促进我国企业集团和横向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但同时也不能真正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 ,严重阻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金浪费的现状 ,妨碍股票市场功能的发挥。要发展我国规范有序的证券市场 ,必须使相当一部分国有股上市流通  相似文献   

14.
着重阐述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证券市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国有股的平稳减持将成为打开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国有股减持方案众说纷纭,久悬未决。应对国有股减持已有方式和流行方案的利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有股减持方案必须坚持的原则,并针对当前国有股减持面临的不利因素,对政府可能采用的国有股的减持方案作进一步的预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有股减持方案虽然暂停了 ,但是本次减持价格是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的 ,它不能被投资者接受 ,说明中国股市投机过度泡沫严重 ,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有、法人股不能流通 ,使利益驱动机制发生扭曲。本文提出对新股发行取消非流通股 ,是重新设计我国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我国股市的发展现状,指出国有股不能流通已成为我国股市存在许多问题的根源,阐述了国有股流通的目的、原则和出路,得出必须尽快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折股流通是其最佳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陕西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步完善,但仍存在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流通客体商品化、标准化水平较低,流通硬件建设不足,流通信息传递效率不高、市场监管水平有限等问题,应该从壮大市场主体、强化流通客体、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来优化陕西农产品流通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上交所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12月28日,中国A股市场加权平均市盈率已达59.238倍,这一数字并非市场市盈率的真实反映,由于加权平均市盈率计算公式中对非流通股的不合理定价以及静态市盈率本身的局限,导致了计算出的市盈率结果系统性偏高。如果再考虑到当前的市盈率并没有包含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估计,那么A股市场的估值仍然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