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近代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向东北扩张的重要手段.日本移民政策从20世纪初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历时长达40年之久,历经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移民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传罕见,同时也给东北农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土地被强行掠夺,房屋被毁,家园不在.日本殖民者的暴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许多贫苦农民被剥夺土地后走投无路,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抗暴斗争.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也对日本的移民侵略进行了有力的武装反抗.  相似文献   

2.
在加拿大,过去中国移民大多数是没有多少文化、被拐骗或被迫到国外谋生的劳工,当今的中国移民主要是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移民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班瑞钧  罗珍瑜 《兰台世界》2016,(21):154-156
民族地区的移民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四川隆昌云顶郭氏族谱》对研究西南民族地区"湖广填四川"时期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四川隆昌云顶郭氏族谱》的研究,从"聚落"与"社区"联系与区别和移民聚落成因两个视角出发,探讨此文献之中所体现的移民政策、移民活动对民族地区移民社会聚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石来研究"湖广填四川"时期中国西南民族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和变迁。  相似文献   

4.
张辉  孟卉 《档案》2023,(6):30-37
清代两当县外来移民众多,特别是南北深山区,外来移民更是占十之七八。两当县境内诸多碑志显示,外来移民迁来两当主要集中在清乾嘉年间,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活动的延续,且有相当一部分移民经历了陕南的中转过程。外来移民在两当县南北深山区生活,形成了以“两当号子”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棚民文化”,改变了当地社会习俗,也带来了赌博等不良风气,其后代成为现在该县南北深山区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姚远 《新闻窗》2008,(3):4-7
改革文化体制,推动文化的形式、传播手段创新,建立有利于文化发展、有利于解放文化生产力的体制和机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促进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方面。本文拟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为分析样本,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文章介绍了多元文化视野下皇后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理念。同时介绍了其多元文化服务措施,包括:设置了新移民服务部为新移民提供多样化服务;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多语种网站;发展多语种馆藏;长期举办实用的语言学习与识字课程;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与课程等等。皇后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给国内图书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十堰历代移民现象,以家谱作为其研究切入点,对十堰的移民史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加以阐述,以其佐证十堰移民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8.
丁洁 《大观周刊》2011,(52):17-17
德国有大量的东欧移民,但随着德国移民的多样化,德画的移民文学正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移民文学从1960年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移民文化的深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德国的文学,使德国文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21日,奥巴马终于宣市了他的移民改革行政命令,随即引发了一场意料中的美国政治大地震,也引起了华人新移民社区的极大关注。这个行政命令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加强边界管理,进一步减少非法入境;第二部分是时境内400多万非法移民给予暂时的缓解和帮助;第三部分是方便高科技移民和留学生的新规则。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当代传播》2013,(1):72-74
从文化的符号三元动力机制角度观察,当下大众传媒中的城市镜像呈现大规模异项翻转局面,即文化三元的中项向异项偏移,城市镜像文化正、异项地位置换.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相关理论,以多彩贵州风、影视剧以及城市形象宣传片三大最具典范意义的城市符号镜像为分析样本,力图揭示贵州镜像的标出性历史翻转样态,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深层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绥勇 《大观周刊》2011,(37):29-29
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的传统文化,也是贵州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推动,贵州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贵州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惑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清代是中国传统城市快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城市生活日益将移民联接成为各具功能的新社群,随着移居城市"五方杂处"的格局明确化和城市内部事务建设的需要,以会馆、街巷为载体的移民群体不断强化,移民个体身份与社群身份逐渐统一,社群畛域不断被突破,"城市共同体"观念因移民原乡观念不断被赋予了超地域性新的内涵而逐渐淡漠、解构,"新家"得以重构并获得了广泛认同,从而使清代城市初具了某种"都会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三峡移民到山东》是一部以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从迁出旧地,到迁入新家开创新生活为内容的纪录片。以世界瞩目的长江三峡大坝建设为背景,用影像艺术记载库区移民大迁徙,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库区移民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毅然离别故土,应当说是一次壮举。国家为此做了周密的计划安排,拨出巨款补偿移民损失,帮助移民重建新家园。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 澳大利亚最初的居民是原住民,直到英国发现澳洲大陆后将其作为犯人流放地.而在发现大量矿产资源后,吸引了全球各大洲移民相继涌入淘金.随着移民增多,澳大利亚成为一个移民大国,日渐形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经历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作为移民浪潮的“附属产品”,移民儿童面临社会、心理及文化适应的挑战,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备受关注.媒介技术作为人类了解社会、进行沟通的工具,其在促进外来移民社会融合中的角色和作用,为西方传播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所关注.在欧洲委员会的资助下,伦敦大学“媒介与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大型跨国研究项目Children in Communication about Migration (CHICAM),以参与式行动的视角,探讨了媒介技术在促进移民儿童融入当地社会中的价值与作为.本文对这一研究项目及其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从当前我国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流动儿童面临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合这一现实出发,探讨了CHICAM项目对解决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初唐时期诗歌文学肇兴,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耀眼夺目,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诗歌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对初唐时期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进行考释,发现初唐时期以军事训练、竞渡、拔河、射猎等为主的体育活动在社会各基层普遍开展,为体育与诗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基于体育诗歌文化的创新发展,初唐诗人、文学家对于体育题材的诗歌创作尤为热衷,诗歌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情感流露,是社会现象的反衬,是一种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17.
黄葵 《编辑学刊》2013,(3):63-67
贵州日报文艺副刊《革命军诗刊》在1941年3月至1942年8月期间,连续刊发很多作品均属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上乘之作,且成为九叶诗派重要诗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对《革命军诗刊》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但至今学界对其传播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与深入。为此,笔者拟以移民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帕克对移民问题、移民报刊的研究,试图简要梳理出他的部分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9.
黄蔚 《新闻窗》2013,(3):7-8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影视媒体"三位一体"立体架构贵州文化宣传新的传播平台;将影视作为一个突破点,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土文化资源,整合全国的资金、人才、渠道,打造贵州题材影视剧,促进了贵州影视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河南大量的以闽营命名的地名,记载了清代初年福建投诚官兵移民屯垦河南的这段移民史实.研究河南闽营地名,揭开这一尘封的历史,就可以复原出当年真实的移民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