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我的生活当中,曾经有过一段时断时续当编辑的经历。这中间,铅印的报刊我编过,打印、复印的报刊我办过,手刻的刊物我也搞过。而且我既当过业余编辑,也从事过这方面的专职工作。象我这样当编辑的,恐怕算是特殊的吧。如果累计一下我八年来所编辑过的文稿,差不多也有七八十万字哩!  相似文献   

2.
在提高编辑队伍素质方面,编辑室主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从事科普编辑工作40多年,从50年代初的助理编辑干起,到80年代晋升编审,回忆自己几十年的成长历程,深感得益于当初指导过我的编辑室主任贾祖璋先生和王幼于先生。  相似文献   

3.
我开始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颇有“初生之犊不怕虎”的气概,一位老编辑套用一句俗语指点我:“红笔人人会握,巧妙各有不同。”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当过编辑、记者,办过几种刊物,下放劳动过,十年前又回到编辑岗位上。随着经历渐多,这句话在脑海里越刻越深,我又屡次把它转赠给编辑新手。这句话容易讲,但要真正领会它的丰富内涵,还得有  相似文献   

4.
孙犁怎样当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是一位著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资深编辑。 孙犁说,在他一生从事的三种工作(编辑、教员、写作)中,编辑这一生涯,持续的时间最长。 作为作家的孙犁,研究者众,研灾成果累累;作为编辑的孙犁,似乎未能引起充分的注意和足够的重视,也许世俗认为他没有编辑过什么赫赫有名的大刊物,并且未曾有过金光闪闪的“主编”头衔吧。 我是孙犁著作的一名热心读者,在研习他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的同时,比较留心他的关于编辑工作的文件、论述、回忆、书信。因为,我也是一名编辑,想从中学习一些有益的东西,以应用于编辑实践。 我想,对于我和我的同行们来说,孙犁堪称当今文学编辑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喻晓黄明珠明珠同志:你8月31日的来信收读。你8月29日发表在本报的散文依闹风雨》是你众多来稿中较好的一篇,情景交融,很抒情地表现了战备训练中一个战士的精神世界。作为报纸副刊编辑,最大的喜悦莫过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文学新秀,尤其是来自基层的战士。我也有过如你一样的年轻时期,也同样有过初次站在报刊编辑面前的那种惶恐和激动,我对第一次编发我稿件的编辑至今C怀感激和崇敬。我从事编辑工作已叨年了,说不上有多大成就,但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编发过无数战士的处女作,其中许多人后来相继成了诗人。作家。每当我在报刊上看见…  相似文献   

6.
从1997年开始,我便从事《承德日报》要闻和时事版夜班编辑工作。通过几年工作实践,我感到,要作好报纸夜班编辑工作,必须要细心、耐心并有很强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7.
人过50岁,大家称中老年人,也就不脸红地往《老编辑甘苦谈》栏目投上稿件。但严格说来,我算不上老编辑,因为我从事编辑工作仅有十个年头。我原来做的工作主要是与显微镜打交道。我喜欢文静、细致的工作,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后,面对工作的选择,我挑选了出版社。 当时出版社刚成立一年,正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与社长的第一次谈话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他说,“编辑是为人作嫁的工作”,“我们出版社是很清贫的”,是否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8.
我是《信阳晚报》的总编辑,其实更是一名普通编辑和记者。工作20余年来,我当过编辑、干过记者,如今又走上管理岗位,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我钟爱的新闻工作一线,我在新闻一线体验到了从事新闻工作的甘苦,也收获了新闻工作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陈静 《编辑学刊》2001,(6):16-17
我国早期有很多著名的女作家、女教师、女革命工作者,同时也从事过编辑工作,但是,她们做过的许多编辑工作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我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5年的时间了。在新闻路上。有过稿件见报时的欢喜。也有过稿件石沉大海后的失落。但无论是欢喜还是失落。从这些经历中汲取的经验教训.都助我不断成长。就在2012年最后一周和2013年的头一周里,在给《解放军报》投递的一组图片稿件过程中发生的“囵”事,让我受益匪浅,使我从中感受到解放军报社图片编辑文风转变之实。  相似文献   

11.
编辑要做“有心人”于伟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我从事编辑工作已经五年有余了。从一个对编辑工作知之甚少的普通医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对书稿有独立的识别、分析、判断和加工能力的编辑,其间“酸甜苦辣”司算“味味俱全”,从中使我感受到,做好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个...  相似文献   

12.
立身三勉     
以年资论,许多老编辑是我的师长辈,他们从事编辑工作逾几十春秋,立身自不待说,立德立言亦多有成就。处于“而立”、“不惑”之年的年轻同仁,则如日中天,事业正炽,虎虎生气,后生堪羡。惟如我辈,介乎两者之间,论年,已届“知天命”,论资,从事编辑工作尚不足20年,固不敢以“老编辑”自居。《出版科学》同仁邀我撰稿再三,遵而忝列其中,一方面深感有愧,一方面又思忖:年资虽浅,甘苦有之,倾之诉之,总有所得,或可自勉。 细想起来,几多甘苦,要在“立身”。盖因为1978年我到出版社做编辑时,已过“而立”之年两载,所谓“年过‘而立’而未立”。此前的八年,大学毕业后在一  相似文献   

13.
在新华社的驻外分社工作了近10年之后,我于1998年年底回到了总社。回到总社后,我在亚太编辑室做过编辑,担任过英文编辑室主任、国际部副主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现任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在这些年里,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组织指挥,最深的体会是做好这件事不容易。我先是在国际部担任英文编辑室的主任,负责国际新闻的对外报道。外文稿件和中文稿件的编发本来是由地区编辑室负责的,海湾战争后国际部将从事英文报道的编辑集中在一起,成立了英文编辑室。我出任编辑室主任,从此开始了在编辑部从事组织指…  相似文献   

14.
题记如果从1941年在重庆新民报当校对起到今年止计算,我从事校对、编辑工作已有四十三年。当然,中间有过间断,但解放后的三十多年,却基本上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度过的。在这漫长的峥嵘岁月里,天天忙的是选题、组稿、审稿、发稿(包括大量的整理工作和少数的改稿)。这中间,经历过风风雨雨,碰见过许多难忘的人和事,也有不少失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编辑工作是枯燥的,整天就是组稿、审稿、加工、校对、复核这些事情,还要把差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期刊还得按时出版。另外,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还要处理好和领导及同事的关系,不仅身累而且心累,烦都能烦死,何来快乐?说编辑工作有快乐不是自欺欺人?不可否认,一些出版社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为求生存和发展要求编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导致编辑压力过大,无暇体会快乐。笔者在这里讲一些自己从事编辑工作几年来,遇到的几件令人快乐的小事,与同行们共勉。这些事都是我勉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出版社从1979年以来,建立了新编辑短期脱产业务进修班的制度,现已办过三期,参加学习的人数达一百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新从事编辑工作的领导干部。今年三月举办的为第三期新编辑业务进修班。凡是1982年调入的编辑未参加过第二期进修班的同志和1983年新调入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一律参加学习,加上兄弟出版社前来参加学习的四位同志,总计29人。学习时间为两周,内容包括编辑业务知识、出版知识。学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与共和国同龄,至今已40个年头。其间大部分时间当报纸编辑,编过新闻,也编过副刊,近几年又当刊物编辑,间或也做过图书的编辑工作。积40年的编辑生活经验,可以集中到两个字上,这便是“学习”。 (1) 40年的实践,使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的版权贸易工作起步较早,但前些年主要停留在卖出高于买进的阶段。1996年秋季我从国外留学归来,先后在省内的两家出版社工作。由于我出国前在出版界供职多年,出国后又一度从事过与编辑工作相近的职业,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很希望我发挥这一优势,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做一做版权引进的工作。两年来,我多次与外商接触,并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当过记者做过编辑,采写、编发过的稿件可谓不少,其中也有一些作品在市、省和全国获过奖。我有着和新闻界同行一样的经历,每一篇稿件特别是获奖作品的背后,都倾注了不少心血。实践使我领悟到,没有平时的苦心钻研、认真采访、精心撰写,就不会有丰硕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周国清 《出版科学》2012,(5):108-110
正军辉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富有才情,而且干事雷厉风行,速战速决,他会提早很多到办公室,给我打来电话,那时我还没有开始工作;他会突然从城东跑到城西,给我送来一些资料,而我会说怎么偏偏你来就不堵车呢。他当过教师、记者,更是长时间从事过编辑工作,首先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