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建军 《大众科技》2017,19(12):115-117
在国家大力推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发展非物质遗产,提倡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保护好"三江侗族大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作用。文章从三江侗族大歌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危机开始阐述,提出通过传统和现代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来开拓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侗族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而其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侗语声调是侗族民族文化中的三朵奇葩。每个民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民族特征。缅寺是傣寨的标志,碉楼是羌寨的象征,而鼓楼风雨桥则是侗寨的代表。侗族民谚说:“未曾建寨,先立鼓楼。”倜家认为,鼓楼能保佑寨子风调雨顺、老少平安,是寨子繁荣兴旺的标志,是寨子经济实力和凝聚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正萨文化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侗族地区关于萨岁歌至少流传几千首以上。目前,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地区关于萨岁的传说故事很多,其中以《萨岁叙事歌》(1)(杨正光口述,杨柳歌整理)、《萨岁其神其人》(邓敏文)、《萨岁"万民景仰的圣母》(银汉、冻狼)、《侗族祭萨岁》(梁汉成)。这些文章关于萨岁的记述最有代表性,虽然故事情节涉及的人物和地名略有不同中,但是基本情节是一致的,六甲、螺蛳寨、弄当概三个主要地名都是高度的统一,其  相似文献   

4.
张凯  闵庆文  许新亚 《资源科学》2011,33(6):1038-1045
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这些侗族村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农业文化特征。侗族村落的选址与侗族先民的生产习惯有着某种联系;侗族村落以鼓楼为核心的结构形式是传统侗族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村落的布局、营造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民族建筑的造型、装饰以及建造过程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侗族村落也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要将村落看成是农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整体的保护;把握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带来的机遇,发展旅游业;加快现代化改造,改善村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三月三"歌圩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节庆旅游的提升策略,这将为"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对其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泗洪自2011年9月开展了一场以"点燃激情,提升效能"为主题的机关效能革命。"激情文化"豪迈歌声在泗洪大地上全面唱响。广播里、会场上、大人、小孩等都在唱《激情文化之歌》。大路旁、小区内到处可见激情文化之相关内容。营造了浓郁的激情文化氛围,倡导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泗洪县委、县政府发出的泗洪打造效能建设品牌,营造"激情文化"氛围,强力督查,严肃问责,将效能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泗洪加快发展、跨越崛起提供坚实的保障。泗洪机关各项工作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县人民认真弘扬激情文化精神。尤其在文化方面有更大的发展。文化力度大有加强,激情文化迸发出了巨大的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8)
随着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人民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重视。许多非物资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延伸出新的文化经济前景。而长期以来,桂北地区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广西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却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极其的缺乏传承和推广。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和实践的方式来研究在小学的研学课堂中融入非遗文化-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总结出有效的适合小学生层次的方法技巧,使学生能够方便的掌握制作技巧,了解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广西桂北侗族地区的木构建筑结构进行实地调研学习,结合对小学生研学的方式方法,最后总结出一套适合非遗文化在小学中推广的非遗文化传承模式,为学习和传承民族技艺提供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董强 《百科知识》2024,(10):49-53
<正>“三月三”是我国西南地区多个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生活在崇山峻岭、碧水环流的侗族人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侗族的“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源于侗族美妙的神话传说与独特的民族文化。清代文士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溪峒男女,相歌于正月朔、三月三、八月十五。而三月谓之浪花歌,尤无禁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侗族人的“三月三”衍生出吃黄糯米饭、抢花炮、讨葱蒜、斗牛、对客歌、踩堂等民俗活动。节日当天,侗族青年男女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与远方宾客们一道共叙侗乡情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侗族村寨,去感受侗族人“三月三”的热情与豪迈。  相似文献   

9.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建筑数据信息的保护面临诸多困难及挑战。文章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现存代表广西三江程阳永济桥实例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研究站在"侗族木构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当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特点,及其建筑数据保护存在的问题,利用BIM技术参数化、可视化、一致性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对研究个案进行建筑遗产基础性数据的测量、提取、整理分析,开展基于BIM技术的"侗族木构建筑"信息模型建构思路和策略的初步设计,提出过程参数化保护、建筑可视化保护,营造虚拟化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间歌诗是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将诗经的吟诵形式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本文对河间歌诗及诗经文化的传承脉络进行了大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侗族分布于湘黔桂毗连地区和鄂西南一带。勤劳善良的侗族人民用自已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缔造了美丽富饶的家园,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尤其是侗族人民的装饰品——银饰,更是别具一格,独有魅力。侗家自古爱银饰,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侗族的银饰也是百花齐放、品种繁多:  相似文献   

12.
王公晓 《科技风》2011,(20):255-25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了贯彻这一要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76-77
中国民族医药源远流长,各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份。其丰富的多民族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之一的侗族医药在疾病的认识,病因学,疾病的命名,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用药等方面有比较系统的医药理论,也有他的独到之处。所以有专家总结,侗族具有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传统医药理论。然而时至今日,“侗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贵州省贵阳医学院专门研究侗族医药的顾崇国教授对此深感忧虑,为了不让历史悠久的侗族医药在后世衰落消失,顾老为侗医药的保护与发展奉献了一生。  相似文献   

14.
《学会》2021,(1)
结合中国道家"形质神"哲学理论,对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进行研究,从"形""质""神"3个方面探讨浙江省科技文化在繁荣实践、普惠实践和引领实践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形"的溯本清源、"质"的文化渠道和"神"的传承引领,并对浙江省科技文化发展问题进行探究,从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探索公民科学文化测评体系和挖掘浙江科技文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文"化"浙江",促进科技文化软实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草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内蒙古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起点,也是实现"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发展草原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始,找出了目前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打造草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3,(10):148-149
<正>近年来,内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项目突破年"有关要求,把项目工作作为当前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项目引领战略,将文化建设主动融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特别是主动融入"新城、新区、新镇、新村、新兴产业"建设,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全力推进一批市县(区)重点文化项目规划建设,不断夯实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基础,加快搭建特色文化产业平台,全市文化建设呈现加快追赶跨越  相似文献   

17.
张莉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4):70-71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同样是"以人为本"。探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涵、结构、特征及功能,探索构建人本型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及措施,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文化、观念、发展模式、国际制度和国际形象.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文化软实力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资源上.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河北省丰厚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虽然尚未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但是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河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文化自觉"理论作为研究点,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下高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以"文化自觉"引领和推动大学文化育人:完善大学物质文化,拓展物质文化的育人熏陶作用;凝练特色大学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育人主导作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制度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打造大学行为文化,突出行为文化的育人示范作用。旨在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海科技》2014,(1):24-27
<正>青海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湟文化、青海湖文化、昆仑文化、江河源文化、热贡文化和格萨尔文化在这里孕育发展、共生共荣。让我们一一来领略它们的风采吧。藏画之乡——热贡"热贡"汉语的意思是"金色的谷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艺术文化。2006年,被称为"青藏高原上艺术奇葩"的"热贡艺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热贡艺术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渊远流长的藏族文化艺术与多民族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