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组合谈判策略的制定与选择是提升高技术虚拟企业个体谈判目标价值,保证联盟任务顺利执行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全面分析个体Agent思维状态、外部环境信息、成员社会关系与行为模仿、议题空间特性等因素对联盟冲突决策的影响,提出高技术虚拟企业组合策略的执行方案与实施方法。结合个体Agent谈判策略的表现形式,建立回避、响应和折衷三种策略选择机制间的互动关系模型。促进了联盟多边谈判的网络资源、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共享和集成,并为群体谈判规划的确立以及谈判决策效力的发挥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虚拟企业混合待协商问题的分析与推理是联盟运营过程中冲突消解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技术虚拟企业合作绩效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多色集合理论建立多重冲突议题的递阶结构模型,结合冲突诱发因素与组成元素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形式化描述复杂问题的待处理功能节点与约束条件,并对构成联盟冲突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分解筛选.在此基础上,选取某一高技术虚拟企业高技术产品生产衔接环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探寻复杂冲突问题的形成机理与推理路径可以促进协商参与个体尽快达成一致性共识,提升成员企业间的战略信任关系,降低联盟运作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成员优势资源与核心能力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 Services的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详细分析Web Services集成应用系统异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高技术企业的特点,运用Web Services技术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模型,论述了引入Web Services技术后高技术虚拟企业的构建过程并设计了一个适合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的网络体系框架,从而为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技术虚拟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定价决策问题,采用层次系统的二层决策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以管理者为上层、成员企业为下层的高技术虚拟企业二层资源定价模型,给出了混合粒子群优化求解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基于产品级盟主型高技术虚拟企业资源定价实证分析中,证明模型的实用价值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高技术虚拟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失信问题,借鉴人为因素分析Reason模型和SHEL模型,结合ECA模型的特点,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企业失信人为因素R-S-ECA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基于产品级高技术虚拟企业失信人为因素实证分析中,运用Dijkstra算法找出各个失信事件的主要失信链,给出了预防高技术虚拟企业失信事件的最优方案.研究有助于调查分析引发高技术虚拟企业失信事件的原因以及为其失信风险的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虚拟企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动态发展下的一种新型企业网络组织模式.通过阐述企业网络组织的演进机理,形成高技术虚拟企业的产生动因,提出高技术虚拟企业新型组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制度管理,合作方式、运行机制和知识共享与保护4个方面分析高技术虚拟企业与虚拟企业的关系,进而探讨新型企业网络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高技术虚拟企业的顺利运行,深入研究了高技术虚拟企业资源调度过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不同运行阶段的资源调度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调度目标,建立了适合高技术虚拟企业特点的二级分布式资源调度模式,增强了其适应动态变化的能力,以期为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系统平台的构建提供新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一般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有所区别的。针对高技术虚拟企业独具的特点,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任务与主要问题,为建立动态的治理机制与组织模式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丽丽  单子丹  许宁 《情报科学》2007,25(3):435-439
通过对现有企业信息管理模式、技术及设计原理的比较,结合高技术虚拟企业分布式拓扑组织结构的特点,建立其信息管理模型,进而从体系层次、网络模块和功能设计三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技术企业虚拟化经营搭建信息集成管理平台,以形成在柔性、分布环境中协同工作的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高技术虚拟企业的顺利运行,提出了适合高技术虚拟企业运行的元模型,建立了一个过程实现参考框架,通过ECA规则着重描述了活动间的转换,给过程的调整和动态变化提供方便,增强了其适应变化的能力。同时,进行了实例分析,以期为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系统平台的构建提供新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11.
高长元  单子丹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15-1021
从联盟参与成员间合作风险角度揭示联盟技术标准的形成动因,分析联合研发与管理、技术创新、标准确立的互动关系,给出高技术虚拟企业合作专利与知识产权的管理方法,规范研发核心主体、关联主体以及其他成员的成果占有与使用行为,通过建立联盟个体成员间动态奖惩机制和内部信任机制,综合衡量标准配置、执行过程中多主体协商的可信程度,为高技术虚拟企业技术标准的全面推广与优化提供可行的策略支持。研究表明,其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对联盟合作各方获取超额经济效益,群体综合竞争优势的提升,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缺口弥补问题,分析了构建高技术虚拟企业的必要性,从HTVE的生命周期、知识来源、知识属性等角度分析HTVE的知识内容及其特点,进而论证了HTVE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企业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高技术企业的成长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在阐述了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的基础上,从知识的视角论证了知识联盟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在一致性。分析高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成长要素,基于此剖析了基于知识联盟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机制,并以TCL集团与北京大学构建的知识联盟为例,探悉基于知识联盟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机制。  相似文献   

14.
虚拟空间下高技术产业知识网络(HTIKN)是现代区域发展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延伸,并逐步成为高技术生产与服务创新管理的一个独特的组织形态。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知识网络的发展现状,揭示HTIKN形成动因与内涵层次,给出其微观运作的生命周期,建构角色及组织特征。结合跨区域知识主体的决策组合及动态网络的控制规则,刻画HTIKN动态运作过程和最优行动方案,提出HTIKN虚拟化运营模式的结构体系及变动趋势。此研究对于高技术产业组织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及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进步突飞猛进,市场全球化加速,如今的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传统的企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莫测的竞争环境,于是虚拟企业应运而生,而知识管理可以说是虚拟企业赢得竞争的法宝。本文主要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构建、系统开发、知识共享3个方面来介绍近十年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西安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获得研究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以及界面管理水平这四个影响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因素均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知识特性与界面管理水平又对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以及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产生正向作用,另一方面,界面管理水平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对产学合作效果起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之一,而产业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能力的培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策略.在知识理论体系中,隐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基于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的数据,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隐性知识转化在核心能力成长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知识状态的五个属性阐述虚拟企业知识状态的构成,并从基于过程的角度详细分析虚拟企业知识状态的特性。然后在经典的SEC I模型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建立虚拟企业知识演化的坐标模型,论述虚拟企业知识演化的特性,并描绘虚拟企业知识演变的整体框架,揭示知识状态演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虚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国义  齐攀 《情报科学》2006,24(6):904-906
本文在虚拟企业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企业组织结构与传统实体企业组织结构的差别,提出了虚拟企业的三层组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虚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模式,为虚拟企业信息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周勇  赵茂饶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106-115
将专利引进划分为排他式引进与非排他式引进.基于技术追赶理论视角,比较研究不同引进方式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验证引进企业自身知识基础的中介作用以及引进专利知识特征的调节作用.运用2006-2019年间沪深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专利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有倒U型关系影响,排他式专利引进比非排他式专利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提高的影响更大,企业知识基础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同时,企业知识基础较弱时引进专利知识异质性在非排他式专利引进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