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实验以花生壳、玉米秸秆、草炭土、蛭石等几种物质为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成8种混合基质,通过对比基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植物性状,初步筛选出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的育苗基质。随后,在此基质中加入不同配比的AM菌与解磷菌,对栽培万寿菊实生苗进行生长与花期的测定,筛选出AM菌+解磷菌的菌剂配比,配置成菌肥型基质。  相似文献   

2.
以长白山4种橐吾为试材,以蛭石、珍珠岩、菌渣、炉灰、草炭为原料设置不同配比,研究不同复合基质对其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其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生物量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基质S4即V(园土):V(蛭石):V(草炭)=1∶1∶1为4种橐吾基质栽培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水蜡种子为主要试材,用温室内不同栽培基质对其进行播种育苗,将处理好的种子分别播种在4种不同基质中,观察水蜡发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到常规园土、草炭土和沙土混合比例2:1:1基质的水蜡发芽率最高为42%,常规园土基质的水蜡发芽率最差为16%。此实验结果为水蜡在北方地区绿化中的育苗阶段提供了最佳育苗基质配方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落叶松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试验,不同基质对落叶松生根率的影响较大,经对基质的筛选,最好的为(沙子:园土:草炭土)6:1:l,由于基质的透水性好,对生根率的影响较大。采用IBA、NAA、IAA各浓度处理插穗对于落叶松嫩枝扦插促进生根的效果以IBA200mg/L最佳;在激素为IBA且浓度为200mg/L,温度为30℃,湿度为85%,恒温为25℃等各种环境因子相同的条件下,扦插基质对生根率影响最大,如沙:园:草(6:1:1)生根率最高可达91.6%。试验结果为我国北方昼夜温差较大地区规模化扦插繁殖落叶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基质对大花萱草分株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株繁殖而言,当草炭、蛭石、沙子含量比为2:1:1时,最有利于生根成活。  相似文献   

6.
野生青杠菌是西藏林芝原始森林中特有的林下资源之一,一般生长在青杠木下,故名为青杠菌。西藏林芝青杠菌是在每年的6~9月之间生长,每年产量一般高于其他菌类,青杠菌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降血糖、提高肌体免疫功能等生理活性。本研究用水提法,采用的料水比为1:24,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h,浸提两次;提取液浓缩至1/14,醇沉工艺条件为3倍体积70%乙醇醇沉12h;用1:4的氯仿-正丁醇溶液去蛋白,用15%双氧水进行脱色。去蛋白率=3.315%,粗多糖得率为12.484%,多糖中葡萄糖的浓度C=7.302μg/mL,粗多糖葡萄糖占0.585%。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的嫩枝为扦插材料,用红壤、河沙、珍珠岩、混合基质(红壤:河沙:珍珠岩:营养泥炭(5:3:1:1;下同)分别作为九里香的扦插繁殖基质,以IBA、NAA和NAA+IBA(1:1)的混合生根诱导激素溶液分别浸泡九里香的扦穗基部。试验表明:IBA、NAA诱导九里香插条生根,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NAA的诱导效果优于IBA;且以NAA+IBA(1:1)的混合生根液的诱导生根效果为佳;混合扦插基质,有利于九里香的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基质对大花萱草分株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株繁殖而言,当草炭、蛭石、沙子含量比为2:1:1时,最有利于生根成活。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基质、苗龄型、接种时间及长短、施菌量等各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个菌种在不同基质上均能形成菌根,而有利的土壤基质更能促进菌根的形成和苗木的生长;苗龄不同,菌根的感染率不同。最佳的接种时间应在苗木长出第一级侧根时进行,在播种时接种亦可;适宜的施菌量为250g/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方法,从东北老工业区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能以高浓度荧蒽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并且生长良好的优势菌JU1。通过16s rDNA核苷酸序列分析以及生理生化鉴定此菌株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土样混合菌和优势菌株JU1都有较强的降解荧蒽的能力,使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测定荧蒽的含量,经过6 d混合菌株的荧蒽降解率为94.12%,优势菌株JU1能够达到降解率为92.71%。不同荧蒽浓度条件下,菌株JU1对荧蒽的降解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50 mg.L-1具有最好的降解效能。降解菌JU1还能对其他多环芳烃起到降解作用,对菲的降解率为40.76%,对苯并[a]芘降解率为62.38%。菌株JU1对荧蒽和菲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率第5 d后,分别为荧蒽59.74%和菲55.36%。  相似文献   

11.
绿萝(Epipremnum aureum)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以河沙、珍珠岩、珍珠岩与泥炭(1:1)等3种基质栽培绿萝(Epipremnum aureum)。经试验发现:插穗基部用300mg/L吲哚丁酸(IBA)液浸泡,珍珠岩与泥炭混合的基质作为栽培基质,生根快而好;定期施以营养液,并结合喷施多效唑(PP333)溶液,可有效控制茎蔓的生长,且促进其叶绿素的形成,使茎增粗、叶色鲜绿,叶片肥厚,其观赏效果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蚓粪复配基质在西瓜育苗及大面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将蚓粪与不同矿物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成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用于西瓜的穴盘育苗与大面积生产,通过对西瓜幼苗生长表现的观测,探讨蚓粪基质在西瓜作物上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的主要理化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基质。采用蚓粪基质进行穴盘育苗,西瓜幼苗生长迅速、干物质积累快、壮苗指数高。连作条件下,应用蚓粪基质对首批西瓜的单果重平均提高40%以上,在非连作条件下单果产量也能提高15%~20%。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河沙、珍珠岩、椰糠+河沙(1:1)为基质,栽培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试验表明:采用改良霍格兰(Hogagland & Arnon,1938)营养液配方,插穗基部用250mg/L萘乙酸(NAA)液浸泡,以椰糠与河沙混合的基质作为栽培基质,生根快而好,结合喷施2%的多效唑(PP333)溶液,可有效控制植株的生长,且有利其叶绿素的合成,叶色鲜绿,叶片肥厚,极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14.
在酸奶中加入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做发酵剂,弥补单一的发酵菌发酵乳制品酸味重,风味欠佳的缺点,并对三菌混合发酵酸奶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作为发酵剂无拮抗作用,可混合作为酸乳发酵剂。发酵酸乳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最佳配比为1∶2∶1,接种量为4%,加糖量为10%,脱脂乳浓度为9%。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2种不同的基质中筛选苜蓿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共生匹配效果好的基质,以不接种的处理为对照,用8种不同的根瘤菌菌株对紫花苜蓿接种,进行接种效果的测定。结果苜蓿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共生效果的顺序为风化煤〉蛭石。以风化煤为基质进行初筛选,高效菌株为HLJ3-2、HLJ3-5和HLJ4-1。  相似文献   

16.
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属于植被与混凝土共生新技术,兼具传统边坡防护和生态防护的优点,起到了良好的边坡防护和景观美化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以水泥为粘结剂,由壤土、肥料、植物种子、水等组成喷射混合料,并加上特制的添加剂、有机物进行边坡绿化防护的施工技术。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整体性能,又是良好的植物生长基材,能够达到边坡浅层防护、修复坡面营养基质、营造植被生长环境、促进植被良好生长的多重功效,即可用于土质边坡防护,也可用于岩石边坡防护,是边坡防护的优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法国冬青为材料,摸索不同生根诱导激素浓度和不同扦插基质对法国冬青扦插繁殖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扦插基质、不同诱导生根激素浓度处理对法国冬青扦穗生根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黄泥土+河沙+营养泥炭(2:1:1)的混合扦插基质,用350 mg./LNAA+350 mg./LIAA(1:1)混合诱导生根液处理法国冬青穗条,最有利于其扦条生根;其生根率高达98%,生根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牟红  雷子珺 《未来与发展》2013,(12):110-113,67
本文提出了旅游共生空间是旅游空间的时序结构演进与要素结构生长的结果,其形成有两大原因:自然演化与发展干预,以自然演化为基础的空间结构,因为保证了空间单元之间的高关联度.而具有可以生长的共生特质。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空间时序结构的原生轴、共生廊、构造带、基底圈四个层次;并根据空间共生要求,以强化共生边界为目的,构建了长江三峡“点-轴-圈-网”的旅游共生空间要素结构。  相似文献   

19.
太空无重力的环境下,苔藓会怎样生长呢?研究人员认为它也应该像其他在太空生长的植物一样,随机、无序地生长。但是出乎他们的意外,太空的苔藓却是按照一种奇特的方式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玉扇叶片胚性愈伤的快繁体系,结果为:愈伤诱导启动培养基:MS+6-BA0.2mg/L^-1(单位下同)+NAA0.2;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MS+6-BA0.5+IBA0.05;芽分化培养基:MS+6-BA2.0+NAA0.2;复壮与生根培养基:MS+NAA0.1。移栽采用蛭石和珍珠岩(2:1)的混合基质,幼苗的成活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