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备课组是学校中最小的教研单位,它最直接地承担着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与教研的具体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又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因此备课组的建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备课组建设有效性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我校在备课组建设有效性开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备课组既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备课组去具体实施。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关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有效的集体备课。因此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文意在对传统备课模式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备课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有效集体备课的呼唤,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缪小龙 《双语学习》2007,(10M):118-119
备课组既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备课组去具体实施。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关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有效的集体备课。因此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文意在对传统备课模式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备课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有效集体备课的呼唤,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备课组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组织,抓好备课组建设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促进相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备课组建设的具体操作策略包括:组建结构合理的备课组团队,完善科学规范的备课组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备课组活动及创设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的最基层单位,充分利用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可以达到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备课组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近年来,我校在备课组建设中作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备课组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当前,如何更好地发挥备课组的功能和作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研修的重要使命。强化备课组建设,不但需要明确职能定位,还要优化组织结构,更要夯实工作内容,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杨波 《成才之路》2013,(31):86-86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加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校本研修是塑造优良教师队伍,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地理教师集体备课和“以师为本”的备课组的建立,对于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贯彻课改目标,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地理独有的教学特色,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谈一谈地理集体备课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师集体备课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攻克难关,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使不同水平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共同提高.建设优质备课组,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要高度重视备课组建设,要强化保障,积极推进备课组建设;优化机制,主动构建备课组规范;依托活动,努力提高备课组效率.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是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着密切的关系。促使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除了专家学者和名师的专业引领、自身的钻研外,群体组织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校能否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备课组正是这样一个组织,它对教师,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相应的环境,大环境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小环境就是先进科学、健康向上的备课组文化。尤其要指出的是,小环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构建备课组文化是一所学校教师成长的基础工程。一、什么是备课组文化备课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以锻造教师个性,提升教师领导力为宗旨,学校倡导教师人人投入提炼"教学主张"的实践研究中。基于此,我积极投入历史学科备课组,发挥个人专业所长,汲取同行的经验,通过共同探寻"教学主张"落脚点,主动开设"教学主张"实践课,分享研究心得,与教师们群策群力,既实现了个人专业发展,又助推了学校发展。一、"教学主张"的提炼——在团队中汲取智慧我们历史学科备课组共有三位教师:一名高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和办学的规模化发展,江阴市要塞中学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化,由于近年来生源扩张,新教师的补充速度也较快。特别是基础年级.新教师的比例更大。如何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经过现状分析研究,我们把目标锁定在加强备课组建设上。在实施强化备课组建设的初级阶段.遇到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层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载体。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策略包括:强化学习力;构建快乐工作文化;致力创新。  相似文献   

14.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层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载体。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策略包括:强化学习力;构建快乐工作文化;致力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互联网的"群",具有即时性、便捷性、跨时空等特点,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教研组、备课组来说,更具优势。在"群"中,可以通过上传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聆听全国各大专业群中的名师报告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互联网+"及智慧校园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应当重视网络共同体特别是基于"群"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科学的评价。本文从共享学习资源、聆听专家报告、线上线下研讨相结合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建设群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学校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方面成功提炼出"制"、"领"、"合"、"实"、"严"五字要诀,最大程度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华琳 《物理教师》2009,30(7):11-1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合作功能,通过分析教材、研究学生、探讨教法,借助随堂和研究性听评课开展自我反思和集体对话,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才能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促进备课组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钟红 《新课程研究》2007,(6):15-16,18
当前武汉市绝大部分学校按年级组办公与管理,教研组相对形同虚设,相应来说在时空上活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备课组建设是年级组建设与教研组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实效、共享、研讨、互补。备课的基本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交流反思。备课组应发挥桥梁和纽带功能,发挥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发挥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和摇篮的功能;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教育局行政业务部门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与指导,学校的有效管理与支持度,也是备课组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宜兴市杨巷小学加强学校小团队建设,以校内的"四组"为团队,着力抓好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磨课组建设,打造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有效推进学校的教研文化建设。一、小组团队教研组织的构建要想保持一所学校的活力与竞争力,必须以"人"为中心。既要强调人的心理需求与能力配置,更要强调团队的分工、合作与协同。我们加强学校小组团队建设,着力抓好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磨课组建设,有序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校一般规模小,师资水平不均衡,传统的教研方式基本是以基层学校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教研活动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有些教研组、备课组形同虚设,教研的效率不高,这不仅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在城镇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