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传,从前有位画家画了一幅《牧牛图》,让裱糊店老板给裱一下,店老板见这幅画画得非常逼真,牛和牧童的神态跃然纸上,便爱不释手,把这幅画藏了起来,另外模仿复制一幅裱好。画家来取画时一看,发现不是自己的原画,而老板说是原画。两人争执不下,结果到官府去打官司。县官问画家:“你说这幅画不是你的,有什么凭据?”画家说:“我画  相似文献   

2.
画画与卖画     
闲聊之时,“侃”友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位画家用一天时间画了一张画,结果卖了一年未能卖出去。后来有人告诉他,你倒过来试一试。百般无奈之中历尽艰辛用一年时间画了一张画,结果一天时间就卖了出去。由此想到画家画画与办报办刊都是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3.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一位地质师去参观美术展览。他看了许多画,觉得都平平淡淡。突然,一幅风景画引起了他的注意:一片草木不生的山峦,紫气冉冉,显得荒凉而又瑰丽,神秘中带着几分恐怖。地质师久久地站在这幅画前,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画面里似乎隐藏着什么。他去寻访这幅画的画家,遗憾的是画家已经不在人世。地质师费尽周折找到画家的遗孀,借到了画家的几本日记。根据画家日记提供的线索,他来到了画家原来的实地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11,(5):257-258,F0003
画家、企业家时亚奎素描时严奎是安徽省唯一画虎的企业家。一位记者戏说时亚奎,他在企业界是个年轻的总经理画有,他在书画艺术界是一个画虎的杰出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倒过来试试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故事,挺有意思。这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青年画家,由于工夫不够,生性又草率,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大众欢迎,使登门求教。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门采尔悦:“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青年人惊讶地叫出来。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非常艰苦的劳…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自先秦以降就一直有绘制历史画的传统。《楚辞·天问》中保留有关于历史画的记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述了从六朝至唐宋时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并且还阐明绘历史画时必须遵守真实性的创作原则。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中,保存有不少历代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同时也保存有不少各代画家创作的描绘当时人物或社会风物、习俗的作品,流传至今也可列入历史画的范畴。在西方世界,历史上也都有绘制历史画的传统。现存的西方历史画同样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画家创作的历史题材的绘画;另一类是不同时期画家所描绘当时社会生活的绘画,流传至今,也属历史画的范畴。在近代中国,画家在学习西画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画历史画的新尝试。新中国建立后,历史画出现了新的热潮。历史画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两点:第一要重视历史的真实性,第二是作品的艺术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戴嵩画牛》是苏轼的趣作之一,说的是唐代有位爱好书画的杜处士,一日,将其珍藏戴嵩的一幅斗牛画取出凉晒,有一过路牧童看了之后,发现一处错笔,不禁拍手大笑:两牛相斗,其尾必是紧夹两股,怎能吊在哪儿!处士看后,恍然大悟,笑而然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认真玩味,颇有所感。戴嵩是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却在他的斗牛画中画出了令人遗憾,笑叹不已的荒唐之笔。画中败笔出于戴嵩手下,诚然可叹!但也从另一方面所想,谬误所在,并非画家功底不深,也非画家一时疏漏,而根于画家莫能真实地看到“话”的斗牛之画,或是有所看  相似文献   

8.
宋徽宗赵佶自己喜爱作画,把考画家也列为科举制度中。一次画家考试,主考官出的作画题是“深山藏古寺”。应考者,根据题意,有的把古寺庙画在山间丛林深处,有的把古寺庙画在崇山峻岭中一山腰处;古寺庙本身,或画出一角,以表其“藏”意,或画一段残墙断壁,以示其“古”意。只有一幅画,根本就没画古寺庙,画面上,崇山之中,清泉飞流直下,泉水边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在用瓢往桶里舀水。主考官看了连声  相似文献   

9.
李森 《中国地市报人》2011,(12):127-128
选好角度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宋徽宗曾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他曾给画院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便是“深山藏古寺”。绝大多数弟子围绕画题,画出庙宇的某一部位隐约在崇山峻岭之中。只有一位弟子另辟蹊径,只画了一位小和尚挑着水桶下山打水。于是,这位画家给了这位弟子最高分。仔细揣摩,这位画家给高分是不无道理的。这幅画既紧扣画题,又视角独特,给人以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不由你不笑     
妇人之见 一位画家举办个人画展。一位贵妇人来到展室,站在一幅画前面端详了许久,说:"我要是能认识这幅画的作者,那该多好啊!" 站在一旁的画家走过来说:"夫人,我就是。" 贵妇人说:"这幅画画得太妙了!你能不能告诉我,画里给这位小姐做裙子的裁缝是谁?"  相似文献   

11.
所谓衬笔,是指记者在写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物的时候,不正面直写,而是从男一个角度,从陪衬的角度去写.画家罗工柳画过一幅名为<井冈红旗>的油画.按理说,既然是画红旗,就应该把红旗画得大大的,画得很醒目,起码要占据主要的画面.但他的画法恰恰相反,整个的画布全都涂满了翠绿的颜色,只有中间的一个部位,有一抹鲜红--代表着万山中飘扬的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12.
数字版权保护和资源标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字版权保护数字化时代版权问题的解决一直是数字出版发展中的瓶颈。传统理论认为,版权存在着如下特征:客体的无形性、可复制性、权利保护的时间性和地域性。版权的一个奇妙之处就在于权利往往与载体相分离。以一件美术作品为例,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一个人从画家那里买得一幅画,他只是取得了该画的所有权和展览权,其他的权利,例如复制权、发行权等仍然在画家  相似文献   

13.
梁衡 《青年记者》2006,(24):16-20
两类劳动,两种成功我们可以把社会上很多种工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个体性劳动,从事个体劳动的叫个体劳动者。这种劳动的工作目的、出发点重在个人成就,马克思讲,这是一个自己为自己的劳动。一个画家画一幅画,科学家搞科研,甚至像一个企业家把产品推向市场。这类劳动的对象是具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倒过来试试宋亚田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青年画家,由于工夫不够,生性又草率,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大众欢迎,便登门求教。  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门采尔说:“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看了这则故事,让我想起了有些通讯员写稿件。作为编辑,我们经常能听到“上稿太难了”的感叹…  相似文献   

15.
谈题画     
一 题画,即写在画上的题识或跋文,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西洋油画没有题写文字的,画家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署个名字了事。 我爱看画,也爱看中国画上的题识和跋文,尤其是才子们的题画文字,信笔写来却意味无穷,从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性情、趣味。  相似文献   

16.
有着20年兵龄的武警某医院政治处主任裴进堂,在武警河南总队政治机关算得上是位尽人皆知的“笔杆子”,却少有人知道他是画家。 裴进堂出生在豫北南乐一户农民之家。幼时随祖父一起生活,祖父不仅做得一手好木匠,还画得一手好画。 “挥写意中象,抒发胸内情”。这是裴进堂从小就有的一个五彩斑谰的梦,希望长大了当一名笔走龙蛇、淋漓挥洒的画家。这一理想就像一粒种子似的,在他的脑子里逐渐地生根、发芽、生长。读初中时,他在班上已成为能写会画的“小画家”了。 1980年,裴进堂投笔从戎。火热的警营生活,为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  相似文献   

17.
倒过来试试     
一位青年画家问大画家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不用一天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甚至卖不出去呢?”门采尔沉思了一下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有些不解。门采尔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时间就能卖掉它。”青年画家接受了他的忠告,于是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周密构思。结果真如其言。  相似文献   

18.
北宋赵佶是一位著名的花鸟画家。一次,他看了几个画家的《孔雀飞落》图,连声说:“画错了,画错了!”画家们面面相觑,不知错在哪里?赵佶说:“孔雀飞落,左脚先着地。可你们把它画成先着右脚,这不错了吗?”众人听了,都很惊服赵佶的观察入微。  相似文献   

19.
清初画家石涛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石涛画语录>(以下简称<画语录>)不仅是中国绘画史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名篇.<画语录>以"一画"作为提纲挈领而总贯全文."一画"是石涛绘画理论和绘画创作的根本法则.在石涛看来,"一画"不只是指具体的方法或一根基本造型的线,而是作为万物的基始,自然的法则,绘画先有之根本.这也是石涛对自然、人生与艺术之间的一种独到的理解,同时也是绘画艺术规律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20.
信手涂鸦随手画来自谦之词例:她的中国画被裱于墙上,信手涂鸭,颇有印象派风格。涂鸦:语见唐人卢仝《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涂鸦是自谦画得不好。此例句是介绍一位画家的画,用“信手涂鸦”一词已属不当,又将“涂鸦”误作“涂鸭”,更是错中加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