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穷凶极恶地敲榨勒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是空前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合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是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又一沉重枷锁。它造成了中国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凋敝、《辛丑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近代中国蒙受极大的耻辱和灾难。从此,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本文仅对庚子赔款偿付情况略述如下: 庚子赔款经历了偿付、停付和部分部分退还三个阶段。一、赔款的偿付情况: 赔款、军费和外债是近代中国财政上的三大支出,其总数常常占国家岁出的三分之二以上。各个时期财政的盛衰和变迁,莫不与此关连。庚子赔  相似文献   

2.
八国联军镇压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之后,俄、英、德、美、法等十一个国家于1901年9月7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总额为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偿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史称庚子赔款。庚子赔款数额之大、牵涉的国家之多、偿付的年限之久、对后世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而赔款的议订也是全部条款中困难最多、费时最久、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关于赔款数额,俄、法、德等国主张各自提出赔款要求,最大限度进行勒索。德国一再叫嚣要中国赔至最后一分钱,并提出了索…  相似文献   

3.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这次赔款以银元为计算单位支付,而以后清政府所有对外不平等条约的赔款均以白银“两”为支付单位。因此《南京条约》的赔款数目就常被误解为2100万“两”。那么为什么《南京条约》中的赔款以银元支付而不以银两支付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中国宝银银两存在着重量不足、成色不纯、平砝(秤)不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赔款数目.至今仍在中学教师中存在争议。因为其中涉及地方政府赔款、条约赔款(即国家赔款)、因条约变更后增加的赔款,以及可能出现的分期赔款中的利息等.实际赔款数额要远远大于中学历史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条约赔款数额。  相似文献   

5.
王社生 《湖南教育》2005,(22):34-34
一、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去年,我担任双蹲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任教该班数学课兼社会课。通过学习小学五年级《社会》第5课《义和团反对外国侵略》一课,学生知道了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赔款4.5亿两白银。于是,我问:“4.5亿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并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今社会作比较分析。同学们议论纷纷。学生A:清朝末年中国不足4亿人口,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4.5亿两白银,也就是说清政府又要向每个国民平均摊派1两多白银……学生B:经过1842年《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18…  相似文献   

6.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款给英国2100万银元.这是诸多赔款条约中唯一用银元作计值单位的条约.以后的赔款一般都用银两作计值单位。那么.2100万银元相当于多少银两?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得搞清楚当时在中国所流通银元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屈辱条约。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勒索了2100万银元的巨额赔款。2100万银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600万赔偿被焚鸦片,300万元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赔偿英国军费。关于赔款数额的确定,英国殖民者有其自认为“合理”的强盗逻辑。600万的鸦片损失费1839年,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得到了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有力支持,迅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  相似文献   

8.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通商行船条约》,强占台湾省、攫取巨额战争赔款、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将朝鲜变成其殖民地,攫取了一系列侵略权益,快速积聚了巨额资本。利用战争赔款加速完成了产业革命,大大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其政治经济力量也随之迅速膨胀,为进一步对外扩张、掠夺财富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新阶段的开始。可以说对华战争的利润对于日本现代化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实际赔款是多少?据《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付给英国的赔款共二千一百万元,其中包括军费一千二百万元,烟价补偿六百万元,商欠三百万元。其实,远不止此数。仅就条约赔款、公开勒索、洗劫国库等款项加在一起,即达二千七百八十五万多元,按当时议定银洋每元折纹银七厘算,合一千九百四十九万五千两。今列表见下: 表中关于英军在宁波搜刮款数,许多史书皆有记载,但款数却有出入。《夷艘入寇记》和《夷氛闻记》上说勒款一百二十万元;《道光洋艘征抚记》却说勒索二十万元;《鸦片战争新史料》记勒银一  相似文献   

11.
不一样的试题关于中日战争的试题:我国某中学教师给学生出的历史试题:甲午战争哪一年爆发?结果怎样?签订了什么条约?赔款数额是多少?不用说,答案是死的,只要识记,就能写到试卷上。日本教师给高中生出的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  相似文献   

12.
近日,有教师询问:“中英《南京条约》赔款用的是什么货币单位?”我们回答:中英《南京条约》赔款用的货币单位是西班牙银元。为什么中英《南京条约》赔款用的货币单位是  相似文献   

13.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在胜利的条件下与外国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战争.从战争整个过程来看,双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战争中有和谈、和谈中有战争.从战争的结局来看,中国在取得战争连战连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之所以是这样的一种场面和结局,纠其原因是由中法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决定的.尤其是中国清廷方面的战略指导思想,耐人寻味,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翁同騄文献丛编》之六即将出版,本人应邀作序遂得先睹之快。此集翁氏文献不仅弥补了若干已刊晚清外交史料之阙,且涉及许多内幕,破解了其中历史之谜。本文辨析四则:其一,《中法北京条约》中、法文本异同的最初发现;其二,曾纪泽中俄交涉收复伊犁的背景;其三,偿付甲午战争赔款的问题;其四,翁李关系“和而不同”的新佐证。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A.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B.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殖民扩张D.虎门销烟激化民族矛盾《2.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条文是()①香港岛的割让②赔款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③④3.下列条约中有割地规定的是()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中俄《北京条约》④《天津条约》⑤《辛丑条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4.近代史上曾经侵略过台湾的国家有()①英国②美国③日本…  相似文献   

16.
庚子赔款是庚子之役帝国主义向中国索取的赔款,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一次最凶恶的掠夺。1901年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英、美、法、日、俄、德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为4亿5千万关平银两,年息4厘,39年还清,本息共9亿8千2百余万关平银两。庚款因数额巨大,还款时间长,涉及的国家多,在国际国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赔款支付过程中出现不少变故。  相似文献   

17.
第九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重点问题提示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在八国联军战争中,清政府遭到惨败。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是: (一)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加上年息四厘,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九亿八千多万两,还有各省地方赔款两千多万两,总数超过  相似文献   

18.
第九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重点问题《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在与八国联军战争中,中国遭到失败。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一)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加上年息四厘,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九亿八千多万两,还有各省地方赔款两千多万两,总数超过十亿两。(二)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单独设立使馆区,可在使馆区内驻兵,中国人民不准在此区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习》2004年第1期发表了简建珍老师撰写的题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意图是什么》一文(以下简称为“简文”)。文章以一道复习资料中出现的单项选择题为例,即《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C.协定关税D.五口通商“简文”认为,最能反映题意的应是五口通商。其理由是:“英国政府当时最关注的是增开通商口岸而非降低关税税率”,“协定关税选项的错误就在于它抛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英国政府发动这场战争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相似文献   

20.
在复习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部分时,我们遇到了这样三道类似的选择题: 例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①割香港岛②巨额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例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香港岛 B.巨额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例3.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取得的侵略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