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山一带,香山独具翠色,掩蔽在群峰之中。香山主峰“玉乳峰”,又叫香炉峰(俗称鬼见愁),因有两块巨石如香炉“时嘘云雾”而得名。它与万寿山、玉泉山,合称三山。大约自辽代开始,香山成为帝王贵族构筑寺庙、行宫的盛地。金世宗在香山营建行宫及佛舍,大定二十六年(1186),建成大永安寺,也称甘露寺。金章宗时,经常在此寻游打猎,又营建了会景楼等。其时,金章宗梦得二泉,掘而出水,特名“梦感泉”。元世祖也不止一次到香山永安寺。元仁宗皇庆元年,还拨钱维修。明代也曾拓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兴建香山行宫。乾隆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山风景优美,文物古迹、掌故轶闻众多。香山脚下,在清代由香山向东靠山根有满蒙四旗,向南靠山根也有四旗兵营。这八旗兵营统称“香山健锐营”。与圆明园护军营、蓝靛厂外火器营被称为京旗“外三营”。因为这些旗营均设在京师城外的西北郊,所保卫地域是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山湖秀丽的三山五园,即香山、万寿山、玉泉山、圆明园、清漪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等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3.
郑艳 《北京档案》2005,(1):49-49
清王朝鼎盛时期,在北京西郊建成了"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皇家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4.
绿云舫,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此舫建于清代,形若舟舫,实为斋室,舫外绿荫浓郁,取泛舟烟波之意境.咸丰十年(1860),绿云舫被英法联军焚毁.民国时期,香山慈幼院在其遗址基础上修建了图书馆,俗称"小白楼".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小白楼作为中宣部的图书馆.据香山公园档案记载,1953年至2014年,该处建筑长期由香山饭店占用,通过函告、协商及强化管理措施等方式,历经香山公园几代人的努力,最终于2014年年底将小白楼收回.  相似文献   

5.
刘鹏 《北京档案》2008,(3):42-43
北京西山东麓有两座著名的山林公园.一座是香山,一座是八大处. 先说香山.香山远在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就修建了永安寺(又名香山寺),此后,元、明两代都有过修葺.  相似文献   

6.
清代皇家苑囿藏书寻踪静明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明园即玉泉山,位于北京西山东麓、颐和园西侧的玉泉山脚下,也是以自然山水景色为主的皇家园林之一,殿阁楼台的建造多借助山势、泉流、林木构筑而成。玉泉山在辽代就有行宫,金代在此地建有芙蓉殿行宫,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建昭华寺,明英宗建上下华岩寺,清顺治二年(164)更名为澄心园。康熙十九年(历脱)开始修建行宫,三十一年(1692)定名为静明园。乾隆时加以扩建,成有名的玉泉十六景。园中诸景,乾隆皆有题咏。静明园有多处景点,以玉峰塔影最为著名。塔在玉峰峰巅,共7层,仿金山妙高峰塔建造,造形优美,是当时的重点工程,并成…  相似文献   

7.
得胜陀碑,金称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吉林省扶余县徐家店乡石碑崴子村。关于这块碑的立石原委,一直认为是金世宗巡幸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的白城),途经太祖(阿骨打)誓师伐辽之地,有感于先祖创业之艰辛,命有司而建立的一块歌功颂德碑,借以表达他对先祖的感佩之情和敬重之意。对此,诸史家从未有过异议。然而从立碑的时间看,此碑立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七月二十八日),这时世宗在位已是25年了,  相似文献   

8.
历代帝王都修苑囿,或盖别院,或建离宫.这种风气,清代尤盛.西山一带,连绵二十里,逶迤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建起来的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的清漪园,玉泉山的静明园和香山的静宜园等一大片皇家园林.康熙以来各位皇帝都常年居住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既处理政务,又游燕逸乐.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焚烧了经营百年的西郊林苑,使得惯于奢侈享受的清朝皇室在北京附近竟无处避暑消夏.  相似文献   

9.
金世宗时期,对临潢府(路)实行休养生息的裕民政策,使这里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并逐渐赶上和超过辽统治时期的上京,而金世宗开明的外交政策又给这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出现了“其地肥沃”,“异于他处”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
南苑德寿寺     
南苑德寿寺──清帝在京首晤西藏活佛之处陈锵仪南苑德寿寺旧址在大兴县旧宫乡旧宫村南,与旧衙门行宫毗邻,是清代皇家一座较重要的寺宇。旧衙门建于明代,清初沿用。顺治十五年(1658),世祖章皇帝下令重修,同时在其偏东修建德寿寺。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常到...  相似文献   

11.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历史悠久的古老寺庙,座落在宣武区法源寺后街。唐贞观十九年(645)太宗李世民为悼念远征高丽的阵亡将士,诏令建寺,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建成,赐名悯忠寺。唐安史之乱时一度改名顺天寺,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寺内曾各建一座砖塔。中和二年(882),寺庙毁于大火,修复后又遭地震,辽咸雍六年(1070)重修后称大悯忠寺。明正统年间寺僧相瑢募金修葺,改名崇福寺。清初,顺治皇帝在寺内设立戒坛。雍正十二年(1733)又再次修建,迎请南京宝华山文海法聚至京传戒,赐额“法源寺”,成为律宗的寺庙。乾隆四十五年(1782)重修竣工后,乾隆皇帝御驾亲临,赐御书“法海真源”匾额。  相似文献   

12.
香山雪景     
伫立在山腰,凝视香山的山,香山的树,香山的雪,香山的湖,香山的寺,香山的桥,心中有几分美感和几分神秘。  相似文献   

13.
张巍 《北京档案》2012,(4):50-52
北京城有两座团城,一座在北京内城的中心,位于北海南门西侧,称北海团城,一座在北京城西郊,香山脚下健锐营演武厅内的团城.两座团城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红墙绿瓦之间显出皇家建筑的身份,两座城又风格迥异,一个是皇家苑囿,是古典园林中的奇葩,闹市中与北海公园相依,点缀太液秋风,遥望琼岛春阴,一个是皇家军事遗存,是武备建筑中的瑰宝,恬静中与香山静宜园毗邻,背依西山晴雪,远眺玉泉趵突.两座团城于老北京的风景里,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一、两座团城的建筑历史 北海团城与香山团城虽然都命名为“团城”,但却源于不同的建筑目的,北海团城的修建源于一个神话传说,而香山团城的修建则源于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4.
沙勇 《兰台世界》2012,(33):46-47
世宗时期,当属金统治最繁荣的时期。但繁华表象之下,危机四伏,即女真汉化趋势愈演愈烈。为了挽救危机,世宗力图恢复女真文化,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应明确,世宗为保存民族文化、维护民族传统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大元故河东廉访转运司奏差王公墓志铭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志此前未见著录.由志文可知,王进所出之家族本女真完颜氏,因受汉风浸染,故又有王姓之称.至早于金世宗统治时期,王氏家族始授华州郑县罗文寨猛安,并世镇此地.志主王进(完颜忽察席),生于金宣宗贞祐三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  相似文献   

16.
京郊密云行宫李文清朝康熙皇帝喜爱围猎,位于河北承德迤北的围场县就是他去打猎场所。因围场距北京几百里,途中要有暂时歇息下榻之处,康熙时期就在京北密云县境内修建了三处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谓之行宫),即刘家庄行宫、要亭行宫、省在行宫。...  相似文献   

17.
麓山三绝碑     
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著名书法家李邕应潭州(长沙之古称)司马窦彦澄之请,撰写并刻了麓山寺碑。碑末纪年后有“江夏黄仙鹤刻”六字,据《岳麓志》载“仙鹤即邕托名也”。因此碑集文、书、刻三美。世人又称三绝碑。李邕官至北海大守,人称李北海,故此碑亦称北海碑。  相似文献   

18.
北京西郊曾是一片风光旖旎的天然景区,湖光山色,林木泉石,颇具江南特色。辽金元明诸朝,这里就陆续建立行宫、别墅、寺庙、园囿。明代清华园和勺园,曾名噪一时。清代初年,来自东北的满族统治者便有在这里建造避暑宫城的设想。因为紫禁城高墙深院,气氛沉闷庄严,加之有许多繁琐的制度,居住其中,了无生趣。康熙、雍正时期,就利用西郊风景,动用人力、物力,广置园囿,确立了清代帝王的园居习尚。此种习尚使清代园林建筑大大超过前代。乾隆推重发达的汉文明,醉心于园囿建筑,不惜巨资,将天下名景汇于圆明之园,建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区。北京西郊历经满清六代帝王,筑就几十处大小园林。整个布局以圆明三园为中心,成众星拱月之势。圆明三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总称“三山五园”,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作。它们体现了完整表现自然美的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它们集历代皇家园林建筑之大成,又吸收西方建筑成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有清一代,许多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发生,也使北京西郊园林成为清代盛衰的历史见证。清朝盛时,从西直门到海淀有石砌的御道,沿途数十里,风光秀丽,美不胜收。而今,时移境迁,这一切也如同阿房宫、上林苑的消逝,永远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踏访故园陈迹,追念昔日辉煌,我们每个人都能真切实在地感觉到什么叫沧海桑田。今天,我们也许只能在纸上重现它昔日的风采,然而北京西郊曾经出现过的园林,永远是中国与世界园林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西方人眼中,它甚至一度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清代人关后的诸位皇帝,皆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既得益于其早年受到的教育,也离不开其成年后的勤奋学习。自顺治帝起,出于自身修养和统治的需要,开始重视征书、藏书、编书,以后一代胜于一代。乾隆时期起,效令将禁城之内的各个宫殿,禁城之外皇家苑困、行宫、园林等处,陈设木同的书籍,以备皇帝随时随地观览。现存清代档案中,尚有关于嘉庆。道光年间皇家苑固书籍陈设情况的记载,笔者经过整理,将清满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处的藏书情况,分次连载,以见一斑。清满园是颐和园的前身,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典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元代的著名散曲作家乔梦符曾说过:“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我想写新闻报道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们阅读一篇新闻报道,总是从头开始的。新闻报道的开头用“行话”来说,就是“导语”。如果导语写得如“凤头”那样美丽俊秀,生动有趣,就会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有“欲罢不能”、“不看不快”之感。例如,香山饭店座落在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距离天安门二十五公里。据历史记载,饭店所在地原是清朝康熙皇帝郊游、围猎和避暑的行宫故址。园里名胜古迹甚多,每年秋天红叶满山,风景尤其美丽。北京日报在报道这家饭店开业时,导语这样写道:“自然环境和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