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桂勤被武学界誉为"枪王"、"拳魔"称号,他曾与秋瑾、孙中山先生、伍朝枢先生等有过很深的接触,其不仅在武术上有所成就,而且是非常爱国的一代大师。  相似文献   

2.
南京这座城市对于孙中山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曾经在南京生活、工作近100天,是其一生中业绩最辉煌的阶段之一.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到其卸任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曾对临时政府首都南京进行了城市建设的初步尝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虽短,孙中山仍然对南京城市建设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为了宣传革命和筹集推翻清王朝的资金、武器,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多年。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利益,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孙中山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进行侦探和破坏。这里选自馆藏军机处、外务部、赵尔巽等全宗的档案,反映了海内外各地官员,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密报孙中山先生的行踪和活动情况。现编选公布,供研究孙中山先生革命业迹参考。  相似文献   

4.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从相隔千里之外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写信给孙中山先生,对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请孙中山为他主编的《现代人》杂志撰稿。这则反映孙中山先生与高尔基革命友谊的珍贵史料早已见诸报端,并视为两个伟人之间的最早联系。但笔者据同盟会早期会员吴弱男回忆,早在1905年至1907年间,她在日本东京曾代孙中山先生给高尔基复信。这表明孙中山先生与高尔基之间的联系远在辛亥革命之前。吴弱男(1887-1973)生前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庐江人,章士别…  相似文献   

5.
博爱在孙中山先生政治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贯穿于其革命生涯的始终。"博爱"也是孙中山先生非常喜欢且经常题写的词语。据统计,孙中山一生书写"博爱"题词有84件之多。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8件孙中山先生不同时期书写分赠给不同友人的"博爱"题词。本文通过对这8件题词不同受赠人以及赠予背景的整理、对比、研究,试图梳理孙中山博爱情怀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并通过梳理孙中山书学源流,展示其书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武术摄影是体育摄影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准确、及时地抓拍住武术比赛中那稍纵即逝的运动瞬间不是一件易事,我这里仅就武术细节特点的抓拍谈些一孔之见。我觉得在武术摄影中抓住了细节特点,就能抓住武术的个性特征,也就抓住了武术运动中主体内容的关键。因为细节特点是构成典型瞬间的重要方面。抓住了瞬间细节,让具体的细节特点说话,能使尺寸画面产生无限情节和形象的延伸……那么,如何表现武术摄影细节特点,根据我个人实践,总结出四点: 一是动作特点。武术的动作多姿多彩,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猎取最有代表性的武术动作,首先要充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因长期奔走革命,积劳成疾,经医治无效,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先生生前表示愿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国国民党恪遵遗命,在紫金山选址为其建造陵墓。1928年7月北伐完成,国民政府统一全国。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灵柩奉安于南京紫金山。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前后曾发行过很多纪念品,《孙总理国葬纪念邮票》便是其中之一。《孙总理国葬纪念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他曾先后二十余次来到上海,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业绩。如1913年他就是在上海举起了H次革命的旗帜;1923年他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谈;192年底孙中山先生从广州出发,经上海北上,为谋求全国的统一,最后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录,在上海市档案馆馆合档案里,收藏着有关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值此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这部分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9.
马苹 《北京档案》2016,(11):46-49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其建军思想和革命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继承和发展,对于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仍具有借鉴意义.孙中山的建军思想主要体现在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了以下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朱强 《北京档案》2016,(11):41-45
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他对中国民主革命锐意探索的过程和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在伦敦的一段被捕蒙难的遭遇使得孙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变得更加曲折而传奇.笔者专门查阅了相关档案和资料,对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蒙难经历作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手迹     
<正>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件"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同时也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因此,"博爱"在孙中山先生的墨迹文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此件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开拓者。他的五权宪法思想寄托了其追求民主共和、构建法治中国的革命理念和政治抱负。回顾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思想的精义,对当今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在清末领导的反清斗争,势力日益扩大,引起清廷恐慌。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外务部及端方两个档案全宗,反映了清政府与英国当局联手迫害孙中山先生,以及革命党人在檀香山等地活动情况,现予发表,供研究参考。档案中将孙文写作孙汶,为保持其原貌朱予改动。  相似文献   

14.
这组孙中山致唐继尧的电报,记载了孙中山先生争取滇军参加护法运动和对唐继尧北伐的支持与祈望;也反映了唐继尧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不得不借助于孙中山的威望,并对孙中山采取阳奉阴违态度的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护法战争以及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事迹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生难忘——孙中山在香港的求学与革命,李金强著,香港孙中山纪念馆,2008对于孙中山来说,究竟是由"医人"转而"医国",还是在"医人"之时便筹划"医国",似乎存在着进一步讨论的空间,然而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这不仅构成孙中山先生的精彩人生,而且都与香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武术档案是研究中国武术发展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就构成了中国武术史的最基础的史料来源.武术档案不仅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有关武术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文献的简单集合,更具有相当的史料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武术档案是研究中国武术发展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就构成了中国武术史的最基础的史料来源。武术档案不仅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有关武术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文献的简单集合,更具有相当的史料功能。因此,应重视对武术档案资料的科学整理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8.
曾应枫 《文化遗产》2016,(5):145-151
广东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孙先生的口头传说和故事,表达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鼓舞中国人民反抗封建帝制,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起到重要作用,也是辛亥革命时期民间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在该年代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以往孙中山的研究存在一种偏向,即在其思想体系、革命活动史研究等用力较多,对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民间文艺涉猎较少,研究薄弱。本文借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立足广东中山和广州这个特定的历史人文空间,以这两地流传的孙先生民间故事及口头传说的研究入手,挖掘故事文本与至今传承的资料,并望以此作为国家及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即政府决定发行纪念辛亥革命的中华民国邮票两种。孙中山很重视此事,亲自动手设计纪念邮票。这两枚由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的辛亥革命纪念邮票:第一枚为正方形、翠绿色的纪念邮票,主图为孙中山总统人头  相似文献   

20.
对于孙中山从个人自由观转向国家自由观,有人认为是极权主义的倒退,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通过对历史境况和时代背景以及文化传统视角的分析,以正确理解孙中山国家自由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