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建设>2000年第1期登有"<永乐大典>中发现<西游记>"一文,读后想起曾在书中见郑振铎先生谈起过这一发现,而时间应该是在解放以前,不知这两个发现是否属一回事,遂查到郑振铎先生<西游记的演化>一文.郑振铎先生在此文中阐明了他本人对于这一发现及<西游记>作者身份的看法,这里不妨摘录几条,也许会有读者对此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郑振铎热爱图书馆事业。他既是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又是文化部副部长。本文从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的视角,论述了他的图书采访观、藏书利用观,服务和科研观、目录索引观,以彰显他为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文集》第一卷出版于1959年10月郑振铎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是郑先生生前亲自编定的。在此之前一年——1958年10月18日,郑振铎先生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赴阿联和阿富汗进行友好访问,乘飞机途经苏联楚瓦什自治共和国上空时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到现在整整30年了,今年又适逢郑振铎先生诞生  相似文献   

4.
王云五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纵观王云五的图书馆生涯可谓与图书馆有着不解的情怀,他虽然不是图书馆专业出身,但他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及工作方法都对现代的图书馆事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振铎(1898.12.9-1958.10.17),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1958年10月17日,率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逝世.郑振铎解放以后历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学研究所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郑振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仅写诗、写散文、小说、翻译介绍外国作家和作品,还嗜好收藏书籍,他一生“自  相似文献   

6.
侯外庐先生1950-1958年间曾任西北大学校长,主持该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在千万师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本文仅以侯外庐先生在图书馆领域开拓与发展的实践为切入点,挖掘整理侯外庐先生图书馆理论形成的轨迹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教育家侯外庐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贡献实证探索,重新展示教育家侯外庐先生图书馆实践之历程。  相似文献   

7.
"河北三雄"是指我国著名学者陈垣先生的"及门弟子"王重民、孙楷第、傅振伦,他们对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有着重大的贡献与影响。本文着重介绍了三雄之一王重民先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巨大的学术成就及对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西谛(1898——1958),是我国著名学者、闻名中外的藏书家郑振铎先生。他以毕生精力辛勤收藏中外文图书共达一万七千二百二十四部,九万四千四百四十一册,其中主要的、数量最多的是古籍文献的线装书。这在我国现代私人藏书家中屈指可数的。他在目录学领域也做过不少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1998年初,姜德明同志寄给我一篇文稿,那是郑振铎先生1958年的一次讲话,由中国书店郑炳纯同志记录整理,题为《关于"书本报矿"》.姜德明推荐在我编辑的《书窗》上发表,还拟了编者按.按语说: 今年是郑振铎先生百年诞辰.《关于"书本报矿"》,为郑先生于1958年7月4日上午,在北京新华书店总店业务研究班作的一次讲课记录.主要谈的是有关古旧书刊的业务问题,其中涉及了收购发行等方针,更讲了很多古籍版本知识和挖掘、保存古籍的意义.距讲课仅三个月,郑先生即因公殉职.当时国内已处于"大跃进"的狂热中,郑先生开始受到来自左倾的不公正的批评.但他仍然以保存古籍、珍爱古籍的精神,教育和鼓舞从事古旧书业的人员积极地开展工作.这种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格值得后人学习.郑先生讲课时并无讲稿,当时记录这次讲话的郑炳纯先生是中国书店的店员,当然未及送请本人审阅.讲课稿的标题则由本刊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0.
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诞生于广东新会,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近代史发展颇有影响,他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许多重大社会活动,学贯中西,在哲学、史学、法学、文学等很多领域均有建树,同样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不仅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还为图书馆学、文献学的开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关于分类、编目、建馆等理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借此笔者就梁启超先生与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渊源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家戴志骞的激情与无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志骞先生是我国早期图书馆学家,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组织者,推动了中国早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追踪他的图书馆职业生涯,可以进一步认识他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缪荃孙为江南图书馆及京师图书馆的创建人,被称作"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他一生致力于目录学、金石学、图书馆学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他在藏书及图书馆创办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宗荣先生(1896-1944)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上具有特色的学者.作为社会教育学家,他从自身专业角度审视图书馆,撰写了多部图书馆学著作,并担任大学图书馆馆长.他提出图书馆是自由利用的教育机关,其图书馆"体用论"思想也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4.
龚传星 《编辑之友》2011,(3):115-116
郑振铎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收藏家和训诂专家,更是一位爱国主义编辑家。作为编辑家,先生的编辑思想受人重视,然而其编辑思想中的主体性特征,并未受到特别关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先生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作一论述。我们说某一编辑有着自己的编辑思想,恰恰是说他的编辑思想不同于其他的人。所谓"自己的编辑思想"即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郑振铎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生存方式渗入、个体性暗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领域里,学者、作家犹如群星璀璨,但冠以学者兼作家的,郑振铎堪称佼佼者。他研究和写作的领域广袤,涉及中外文学、戏剧、绘画、考古、金石、版本、目录、方志等各个方面。正如唐弢所概括的,“先生一生已是一本大书。”今天,我们要读通这本大书,那就得从郑振铎的读书、藏书、用书生涯开始,了解他与图书馆结下的不解之缘。笔者仅以此题此文纪念他明年100周年诞辰和遇难40周年。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先生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然而蔡先生的一生,无论在实践中还是思想上都与近代图书馆事业紧密相关。文章试从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实践和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铭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探寻先生关于图书馆建设之思想,用以借鉴和指导当今时代图书馆事业。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7.
毛坤先生的图书馆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以人为本之意蕴,丰富的图书馆管理之经验,对于今天我们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台湾著名图书馆学家卢荷生先生一身奉献于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建设以及教育工作,在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规划、图书馆行政管理和图书馆史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本文前半部分尝试按时间顺序展示卢荷生先生的一生,他的主要学习、工作、研究历程,以及对卢荷生先生影响深远的家人、朋友;本文后半部分尝试梳理了卢荷生先生最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图书馆事业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简单阐述了卢荷生先生有规划性和有依据性的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靖宇先生是被图书馆界忽略的一位民众图书馆学家。笔者借助他的论著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总结了1933—1937年李靖宇先生的图书馆活动与成就。他提出了以县为单位的民众图书馆即"县单位民众图书馆"这一全新概念,创新了民众图书馆思想;创建了以简易乡师图书馆为总馆,以乡民图书馆为分馆,以巡回图书(巡回书箱、巡回文库)为流动站的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主张图书馆的分编和管理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注重图书馆知识的普及教育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业界活动,为乡村图书馆发声。李靖宇先生的民众服务理论、单位概念和三级服务体系,对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总分馆制建设及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顾廷龙先生是著名的图书馆事业家及版本目录学家,终生有66个年头奉献于图书馆事业。虽然顾廷龙先生的学术研究侧重在古籍版本目录学,但因其终身奉献于图书馆事业,所以他关于图书馆建设、服务、管理与发展等方面的深刻思想对于当今的图书馆业仍有强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史实的角度,总结概述了顾廷龙先生并未诉诸于专门的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关于图书馆定位、馆藏建设、馆藏揭示、传播、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员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以启示于当今的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