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张鸿举 《华章》2007,(9):292-292
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其叶、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欧美国家也特别推崇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在我国银杏叶提取物已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在临床实践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肾脏移植后出现的移植肾肿大的疗效.方法:活血化瘀法为其主要治疗原则.结果:对18例肾移植后出现的移植肾肿大,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临床上多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葛根素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制约了临床应用.对葛根素进行结构修饰,是改进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葛根素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葛根素衍生物制备的思路方法,以期为葛根素类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球囊导管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医疗器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医用球囊的成型技术、球囊成型材料的基本要求、以及球囊材料的组成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医用球囊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一些应用以及球囊导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单纯肥胖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中药调脂作用渐被人们所重视。中医治疗高脂血症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临床以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川芎为伞形科蒿本属植物,它具有活血化淤、疏风止痛、理气的作用。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等疾病,川芎嗪具有抗血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首载《滇南本草》,为云南地道民族药材.综述灯盏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用途、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其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咖啡酸酯类,芳香酸类等化合物;药理作用主要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检测方法有薄层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上的一种脂多糖成分。内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就会引起发热反应-"热原反应"。内毒素与多种感染疾病密切相关。内毒素可以引起脓毒症,而中药在治疗内毒素血症方面显示了一定的拮抗内毒素的作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对内毒素,尤其是中药防治脓毒症方面的研究,并对开展中药在脓毒症防治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赤峰市2007~2011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状况,变动趋势,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赤峰市2007~2011年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赤峰市2007~2011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99.58/10万,标化率为445.09/10万.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95.16%.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01).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中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血管病死亡率升降趋势不明显.随年龄的增长死亡率不断增高,其死亡以中老年人为主.不同地区之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001),农村牧区明显高于城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赤峰市城乡居民的健康,其中的脑血管病明显高于缺血性心脏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赤峰市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粘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高粘血症所导致的血小板凝集和释放反应增强、纤维蛋白原增多及代偿性红细胞增多,会使心脑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和恶化。近年来,我们探索用中药治疗高粘血症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经尿道气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气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术后痊愈,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6.7%)均经处理恢复.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时,开放手术危险大,经尿道气化电切是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钙拮抗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1] 。近年来 ,随着其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 ,发现其对许多肝肾疾病及与钙通道有关的神经肌肉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2 ]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其对肝肾疾病的治疗应用及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1 对肝肾疾病的治疗作用1.1 治疗肝脏疾病[3]1.1.1 治疗肝炎 钙拮抗剂通过减少钙内流 ,防止肝细胞钙过负荷所致的能量代谢紊乱 ,以及扩张血管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增加损伤部位肝小叶的氧供 ,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改善肝坏死的程度 ,在临床上用于急性和重型肝炎的辅助治疗。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我国目前中药活性成分治疗常见疗疾的研究进展情况,找出解决目前亟待治疗的相关疾病的可行性方案.方法: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的文献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进一步的剖析了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疾病时发挥的作用机制.结果:了解了中药活性成分对相关疾病治疗机制以及药物活性成分治疗疾病的作用效果和最新进展.结论:国内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某些疾病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以后的中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应用血栓通治疗高粘血症和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5.
洛伐他汀工艺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伐他汀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因其作用机理明确,临床疗效显著,近年来其研究和应用受到世界各国医药学界和企业的普遍重视.从洛伐他汀的发现出发,对国内外洛伐他汀的工艺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蒲地蓝是由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四味中药配伍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治疗呼吸类疾病、消化类疾病的良方.本文通过查阅整理蒲地蓝质量研究相关研究从薄层鉴别、化学成分、蒲地蓝片剂、胶囊、口服液质控标准研究对其质量控制研究做一综述,为蒲地蓝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查出动脉硬化清楚血管斑块是关键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而形成动脉硬化的物质基础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是由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沉积在血液中促成血液粘稠及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  相似文献   

18.
松寿丹(SSHD)由黄精、何首乌、金樱子、葛根等17味中药组成,该方剂经几十年的临床应用证实对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对其胶囊剂对大白鼠肝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实验证实,SSHD明显减少大鼠肝过氧化脂质的生成。结果提示,SSHD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溢血等一系列疾病。虽然病在心或脑,但其根源皆在动脉粥样硬化,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如今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居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胡大一 《科技文萃》2004,(11):74-77
高血压+高胆固醇:心肌梗死的祸首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民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大约有7 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