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2期中周兴芳老师《关于“0”的思考》一文,笔者认为有值得探讨之处。现借贵刊一角提出自己的观点来与周老师商榷,同时感谢周老师对问题的提出和贵刊为教学研究提供研讨平台。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1期发表了尉胜发老师题为《巧用借的策略解题举隅》的文童,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我对文中选用的四道例题尤为喜爱,它们既充满童趣,又发人深思。但对其中两道例题的解答有不同的看法,特借贵刊一角与周老师商榷,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历史教学》编辑:您好!本人是贵刊千万读者中的一员,前几天拜读了贵刊主编任世江老师的《评郭富斌的教学实录——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文(见《历史教学》2010年12期),其中有  相似文献   

4.
周静 《小学生》2007,(10):31-32
班长小光向班主任周老师提出了在班上播放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请求,没有想到周老师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当看到"蔡和森吃刘俊卿的剩饭反被羞辱,徐特立老师挤进人群,旁若无人地继续吃起桌上的剩饭",教  相似文献   

5.
孙晓姝 《班主任》2006,(3):45-46
不久前在贵刊看到周斌顺老师的<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但要谨慎你的表扬>(见<班主任>2005年第9期)一文,觉得很有兴趣.一方面,周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另一方面,正如编者按所说,这个问题没说清楚,甚至在概念上还有些界定不清.笔者在周老师认识的基础上就这方面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6.
感谢王铎全教授,把大陆上的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寄给我,我才有机会读到《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12月王俊伟老师和2008年3月周明学老师两篇关于陈寅恪题的讨论文章,也读了周老师在《历史教学》上的那篇大作。  相似文献   

7.
暑假过后,我读了《山东教育》 2000年 6月份小学版“教师沙龙”栏目周怡老师写的《只管耕耘……》,一时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和诸多感慨,有些不同的想法愿意与周老师做些有益的探讨。  周老师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两种有天壤之别的师生情,提出了“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仅是一种职业而已”的观点,提出要用务实的态度,实现对学生的教书育人,肯定和赞赏李泽厚先生喜欢的态度: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同时,结合自己在教学生涯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如何调整教师的工作心态。可不知为什么,我对周老师那种“只管耕耘”的职业化观念并不十…  相似文献   

8.
贵刊《小学教学研究》我们已坚持订阅多年。在全国众多的小学教育刊物中,《小学教学研究》是一本最贴近小学教师、最适合小学教师阅读的刊物,也是我们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参谋、顾问。贵刊对教师教学的具体指导,对开展教学研究以新的启迪,确实是我们教学教研的良师益友。《小学教学研究》创刊15年来,立足小学教学实际,介绍具体教学经验,研讨各种教学方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充满了新的活力。订阅贵刊的教师和朋友无不拍手称赞。《小学教学研究》就是好,来年我们还订阅。  相似文献   

9.
《陕西教育》编辑部:我是旬邑县赤道乡中心小学一名民办教师,多年来,《陕西教育》一直陪伴我跋涉人生的春夏秋冬。《陕西教育》是一份融教育、教学和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读者从中既能及时了解到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和教研教改的最新动态,又能学习和体味到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既有教学工作者谈教学感受的一席之地,又 有丰富多彩的教师业余生活。其中操作性很强的教学论文和语言优美、意境深刻的散文常常令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为热诚祝愿贵刊越办越好,我校15名教师共同对贵刊提出点粗浅建议,希望贵刊能纳作参考:1.多举办一些各类征…  相似文献   

10.
纪念《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 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此《历史教学》创刊 5 0周年之际 ,中国史学会谨向贵刊致以热烈的祝贺 !《历史教学》是我国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多年来 ,贵刊工作人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坚持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 ,为普及历史知识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而辛勤耕耘 ,从而使贵刊成为我国史学园地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我们深信 ,贵刊在新的世纪里定能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史学会    《历史教学》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途程。她这 5 0年的步伐是坚定而踏实的 ,从不虚夸 ,也不张扬。可以说 ,《历史教学》确实是全国历史教师的亲密的朋友 ,急老师所急 ,时刻给教师以热情的帮助和强…  相似文献   

11.
一口气读完贵刊2013年第3期周自横老师的文章《永威经验质疑》,备感酣畅淋漓,也引发我对教育问题的点滴思考,现不避班门弄斧之嫌,说出来,求教于各位方家。一、永威经验(或洋思模式)有效吗?诚如周老师所言,近几年来,到沁阳永威学校参观学习者可谓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省市县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把永威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培训基地,轮训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2.
衢州学院教育系周纪焕老师近日来函,邀我为其新著《现代作家语文教育思想论》作序。我不懂文学,与周老师未曾谋过面,也从未有过书信交往,但正是短信中所言之语文教学经历,所述之独特的文化现象,所持之课题的研究价值使我对周老师不禁肃然起敬,欣然同意写上几句心里话,并嘱其上传书稿。说实话,我的这一承诺,与其说是为周老师新著作序,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研究》编委会: 今年是《小学教学研究》创刊十周年。十年来贵刊越办越好,对全国的基础教育起到了指导作用,这是公认的事实,并非溢美之词。我谨向贵刊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这也不是出于一般的礼节,而是出于心底的真情。我从1981年起便是贵刊的读者,从1982年起是贵刊的订户,从1983年起是贵刊的撰  相似文献   

14.
编读之间     
《新教育》编辑部: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每期所刊载的教学论文以及《万泉河》栏目都是我喜爱的,其封面、版面的设计,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近读《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0年第12期,在《答疑解惑》栏目里,读到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周宗旭老师的《量词进作何解》一文。文中周老师对《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所述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更是《小学教学设计》的忠实读者。认识贵刊一年多来,深深喜欢上了贵刊,是它帮助我由普通教师“走”向了科研型教师。在我每一次上公开课时,是它陪着我,帮助我设计好每一节课。《小学教学设计》,真不愧是小学数学教师的良师益友。这次贵刊举行读者评刊活动,我将它作为一次作业,认真地填写好表格。可是我又不愿意仅仅填写一张表格,我要利用这次机会谈谈我对贵刊的认识以及我的一些建议。首先,打开《小学教学设计》,一股清新高雅之风扑面而来。刊首文章更是精彩。《声音太难听了》《胶带封嘴》《注意。注意。》这些文…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编委们:您们好!我是贵刊一位忠实的订户。自从1987年大学毕业以来,从未间断对贵刊的订阅.并且每半年都装订成册,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最近,看到贵刊1998年第7期上“不惑之年的新举措”后,很受感动,为贵刊编委们能自我加压,关心、服务读者的举动深深地表示感谢。记得1988年贵刊在进行读者调查问卷时,我曾提出过“封面呆板,需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今天终于实现了。当我拿着贵刊翻阅时,办公室其他学科时”老师看到漂亮的刊物封面,都问是什么杂志,我自豪地告诉他们:“是《生物学教学》,国家教委主管,华东师大主…  相似文献   

18.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6):F0004-F0004
日前特级教师周继光来访,谈及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周老师说,南洋模范中学的赵宪初先生曾经提出,中学数学教学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有时需要“举十反一”,“能够‘举三反一’,孺子可教也”(见《赵宪初教育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相似文献   

19.
周明《与聂幼犁老师商榷命题的乖张》[1](下称《周文》)对聂幼犁《选择题之偏——思路的乖张(二)》[2](下称《聂文》)提出了商榷,笔者钦佩周老师的钻研和挑战精神,课程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20.
读完《班主任之友》第10期中周玲老师的《谁扔的纸团》后,笔者心中满是对周老师的敬佩之情。周老师用她的宽容和独特的育人艺术让学生主动认识到错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周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了赞可夫的一句话:“在你叫喊之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老师。”多么警醒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