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言堂     
“贫”“困”组合倍魄听说“卖拐”的赵本山当上辽足的董事长了。如果赵本山扮作辽足董事长,就是“打造出娱乐界和体育界结合的典范”(南方某报用语),那么,伏明霞嫁给梁锦松就得是“内地体育界与香港经济界的联姻”,牛群到蒙城当副县长想必就成了“艺术家与政治家的融合”。赵本山除了名气就是那张会忽悠的嘴。且不说赵本山不会为辽足押上自己的身家“血  相似文献   

2.
小品舞台,赵本山把范伟“忽悠”瘸了!足球圈里,张曙光把赵本山“忽悠”迷糊了张曙光、赵本山,到底谁“忽悠”了谁?赵本山是否心甘情愿当辽足的“活雷锋”?  相似文献   

3.
赵本山入主辽足,有好事者称“大忽悠”又来忽悠足球了,这绝对是个愚蠢透顶的说法,即便是当年创造中国“凯泽斯劳滕”神话的那支全盛时期的辽宁队,尽管偶像如云,只怕把家底搭上也没有“赵本山”三个字值钱。所以彼时赵本山去辽足探营,那些球星只有傻乐的份儿,李金羽说了一句:“这才是偶像呢!”话又说回来,赵本山眼下绝非有两个糟钱不知往哪花的刘老根,更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范德彪,当“赵本山”三字成为品牌,其背后的智囊团岂是等闲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哀乐变奏成节奏欢快是冯小刚先生在《大腕的葬礼》中的创意;而《手机》里张国立那句重庆话“做人要厚道”,听上去滑稽充满了喜剧色彩。似乎这个时代不待见真诚,即使动真的,也得玩真的,所以如今流行“雅痞”而非雅皮。在向来不待见真诚的足球圈里,在辽足俱乐部执行董事张曙光富有创意的运作下,小品王赵本山入主辽足担任董事长,而赵本山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足球俱乐部,辽足开创了中国足球界的先河,职业联赛产业化改革的先河。如今,辽足的股份制之路已走过十个年头,可是,发展道路之崎岖,却是当初竖立股份制大旗的人们始料不及的。辽足披着股份制的外衣,但实际上,俱乐部内部却是一言堂,俱乐部的经营管理都由作为董事长的北京商人曹国俊掌控,其他股东除了在走过场似的股东会上露一面之外,平时与辽足并无过多交集。后来,几家“凑热闹”的小股东都先后退出。也正是这种股份制的模式,使辽足成为中国足坛唯一一个单纯靠自身运行维持生计的俱乐部。诸如山东鲁能、上海申花等大俱乐…  相似文献   

6.
甲A总动员     
辽宁队:俱乐部最终没有选择加斯科因,前英格兰著名球星加盟了甲B的甘肃天马队。辽足俱乐部与前保加利亚国家队主教练佩内夫签订合约。董事长曹国俊为新任洋帅送上了“好运”的祝福,同时又明确地为佩内  相似文献   

7.
京辽情仇     
时下有句网络俗语叫"羡慕嫉妒恨",套用一下这个模式,辽足对于北京国安的感觉就是"讨厌膈应烦",辽足为啥这么不待见国安,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其实辽足自从职业化足球以来,一直都是足坛的一个另类,一直以中国足球首支职业化球队自居,但是常常过着食不果腹,寅吃卯粮的日子,就是因为这一点一直被其他球队看不起,而这其中,以京城"御林军"自称的国安为甚。都说"卫嘴子,京油子",从职业化足球开始,辽足就没少在和北京队交手的时候被挤兑,对此辽足很多时候也都忍了,谁让自己没有一个腰杆硬的后台老板呢!  相似文献   

8.
辽宁人想回收辽足差在一个钱字上 从辽宁足球队出走那天起,不乏辽宁人就在打收回辽足这张牌,打怵的是收购价码,起码得一个亿。 辽宁的经济大环境今非昔比,这也是促成辽足出走的主要原因,所以一个道理,收购辽足谈何容易。 北京三元冠名辽亍足球队,是一种市场行为的新型模式,辽沈许多人在感情上无法理解,乃是人之常情,把辽足买回辽宁去,也因之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就在辽足冠名新闻发布会开过的当晚,辽宁省体育局大员驱车直入省政府,当初辽足出走是辽宁省长薄  相似文献   

9.
严正声明     
竿:就是因为会“忽悠”,所以才能有所猎获。怪不得现在“忽悠”成风,都是跟鱼竿学的吧?  相似文献   

10.
养生他在说     
《健身科学》2013,(5):9-9
治癌偏方 “癌症病人往往缺乏科学的营养干预和心理疏导,要不就是被忽悠着买小偏方、灵芝、孢子粉,要不就是被一些无良的保健品商忽悠着用‘万能’保健品,放弃常规治疗,结果就是很快人财两空。”——知名微博博主营养科普赵之德谈所谓的治癌偏方。  相似文献   

11.
2003转眼已逝,2003对于辽足而言是风风雨雨的一年,对于年轻的队长肇俊哲而言,他对此更是感悟颇深。“也许是年龄的关系,人长大了,情感也就显得复杂起来了。我曾经一直认为踢球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小时候……”肇俊哲对记者这样描述着过去一年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还是一只风筝文/黑狐 辽足和辽宁的关系,大抵是两地分居的夫妻关系,只要还有名分,一轮明月,照样两地情思。曹国俊单方面把“辽宁”的字头一抹,无疑于出示了一张离婚证,张王氏改成了李王氏,改嫁了。结果,婆家人大闹。 当初辽足出走,是足球界的创举。辽宁之大,不至于容不下一个辽足。媳妇吵吵要外出见世面,这是遇到开明婆婆,喜颠颠奔他乡寻亲访友,遂了自己的心愿。婆婆呢,仗着手里一根麻线,谅她飞多远,还是自己手里的风筝。看看甲A其他“媳妇”们,谁还有这样的幸运,个个扎根山乡,树下了一生一世用三寸金莲量尽一亩…  相似文献   

13.
大流言     
《新体育》2012,(2):18-18
N01.李铁哲不执教女足? ——据传女足新任主教练郝伟上任以后.极力邀请李铁加盟,原本李铁已经同意,但是后来辽足俱乐部领导与他谈话表明“辽足也非常需要他”后,李铁确定留下。  相似文献   

14.
末代甲A,冰火两重天。当上海人经营、成绩两手抓,且已经初显成效的时候,他们 的老总终于信心百倍地喊出了“创建百年俱乐部”的豪言。一百年太远,于是立足于今天,当被冠为“甲A十年德比”的硝烟已经散去两 天,在上海滩街头的骑车少年依然在津津有味地侃谈。夜风吹走了侃谈,却留下了上海俱乐部苦心经营的“积淀”,让上海足球的经 营者们有了足够展望明天的信念。辽足正在经受着冰的“冷煎熬”,这种煎熬与季节无关。经营理 念的混乱,运作手法的陈旧甚至缺失,直接导致了今天的艰难,使得辽足陷入了举步维艰的恶性循环。张玉宁、曲圣卿们开始了 海派新生活,他们适应着,并快乐着。明年,其他的辽小虎又会何去何从呢?辽足,或者是中国足坛的“辽足们”又该何从何去呢?  相似文献   

15.
每年转会波澜未惊,辽宁都成市场热点,这块沃土出人出才,从这里上榜挂牌的球员通常演成抢手戏,被摘牌率很高。2001年赛季球员转会大会仍不例外,摘牌执行运作的焦点和会前的炒作几无两样,辽宁抚顺队和沈阳海狮队的队员又构织出台前幕后“主题曲”。辽足摘牌了“12号.刘建生。”“210号,邱礼。”“363号,张海峰。”戴眼镜,穿短棉猴的主教练王洪礼瓮声瓮气地喊出三个人选,总经理钟晓哲并排端坐笑眯眯地,辽宁足球队摘牌了,而且一摘就是三张,这可是没有过的新鲜事儿。辽足重返甲A并闯进足协杯决赛。刘建生是绝对功臣,…  相似文献   

16.
有奶就是娘     
老梁 《新体育》2003,(5):30-30
辽足和辽宁的关系,大抵是两地分居的夫妻关系,只要还有名分.一轮明月.照样两地情思。曹国俊单方面把“辽宁”的字头一抹,无疑于出示了一张离婚证.张王氏改成了李王氏,改嫁了。结果,婆家人大闹。  相似文献   

17.
肇俊哲,这位为辽足奉献了青春的老将,只能孤独地旁观如火如荼的亚冠,这个遗憾一如他在2002年世界杯对阵巴西时打中门柱的那脚射门,久久不能忘怀.退赛,难以名状的悲痛2011赛季的中超联赛,见证了辽足的王者归来,没有过硬的财力,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外援,主教练马林愣是带领着一帮辽足子弟兵获得了联赛第三的好成绩.除了越来越成熟的辽足双子星杨旭和于汉超,老队长肇俊哲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全赛季出场28次,其中27次首发,打进五粒点球并送出三次助攻.在赛季最后一轮客场3∶1完胜天津泰达后,辽足时隔17年重回亚冠.三年前,辽足在泰达大球场输球后悲惨降级,当时肇俊哲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而在率队重回亚冠赛场后,已经32岁的肇俊哲再次落泪.“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三年前,我在这里哭了,三年后,我控制住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现在,我经历的太多了,但看到队友们如此动情,我马上就哗哗落泪了.辽宁队值得我这么多年坚守.”肇俊哲发自肺腑地说.  相似文献   

18.
辽足迁址进京,冠名也有了结果。在数家企业的竞争中,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以2600万元的价格,获得辽宁足球俱乐部2002年赛季的独家冠名权和比赛服上衣胸前广告权。继而,辽足将以“波导战斗队”的名称征战2002年甲A及其它赛事。  相似文献   

19.
别看李东波从辽宁队转会到国安队已经好几年了,但一年到头忙着训练和比赛,能轻轻松松上街闲逛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北京的道儿他认得也不是很清楚。这不,去年就为这事还出了个笑话。当时辽宁队到北京来打客场,应辽足一些队友的要求,李东波准备把几个有国安队签名的足球送到辽足驻地。辽宁队住在人民大会堂宾馆,李东波只知道是在天安门广场附近,但具体地点则有点“含糊”。结果他还真走岔了。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不冷的冬天,国安新闻接连不断。先是请来了老彼德;然后是俱乐部领导层大调整,马冰马年走马上任,出任俱乐部总经理;紧接着是拥有最多偶像人物的辽足正式宣布进京;又传国安迁到太原……着实让北京球迷操了不少心。 国安主帅的又一次“洋务运动”能否成功?马冰何许人?辽足迁北京会否给国安雪上加霜? 这个冬天,国安的确不冷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