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钱牌     
蔡炳根 《收藏界》2010,(5):87-87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战争频繁,国库空虚,朝廷又滥发"会子"纸币,致使"钱法不通",造成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一些地方官府为应对这种局面,临时发行钱牌,注明当值与会子等通,限在辖区使用,以度钱荒。笔者集有"临安府"钱牌,这种钱牌由于发行时间短,又限在辖区使用,传世和出土比较少,现已成为珍稀品。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三贝 《收藏界》2011,(3):78-78
读过2010年10期老董泉苑《"崇宁通宝"的稀世珍品》一文后,使我想起泉友曾在四川钱币市场买的一枚类似钱,名曰"崇德通宝"。在征得泉友的同意下,把该钱照片一组发给"老董泉苑",并谈点对此类钱的个人看法:一、这类钱通体锈色浮浅,没有千年古泉真锈感觉  相似文献   

3.
钓鱼春常驻     
钱邦伦 《钓鱼》2011,(11):48-49
去年11月的一天,我在钓鱼王渔具店选购渔具,一位头发斑白的钓友走近柜台,笑容满面地打招呼说:"钱秘书!你好!"我甚诧异,问道:"你是谁?"他回答:"你想想!"我搜索脑海中的信息,顿悟:"啊!你是石马学校的邱老师。  相似文献   

4.
海泉 《收藏界》2011,(1):78-79
我国历史上,辽与西夏都有"天庆"年号,且都铸行过"天庆元宝"钱。辽天祚帝天庆年为公元1111-1120年,历时十年;西夏桓宗天庆年为公元1194-1206年,历时十三年,两者前后相差八十余年。两种"天庆元宝"却出于两个不同国度,两"天庆元宝"钱皆用汉文书写,初识者一般较难区分。西夏除汉文"天庆元宝"钱之外,还有一种西夏文的"天庆宝钱",而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大辽天庆"镇库大钱。  相似文献   

5.
宋真宗赵恒于咸平元年(公元998年),铸"咸平元宝"钱,有诸多品种。1999年8月,马定祥批注的《历代古钱图说》出版,在咸平钱眉批上曰:"(图887),戴葆庭不认可,实真。878,戴葆庭不认可,实真。879,戴葆庭不认可,实真,稀。我另藏有如饼大之巨型钱。880(即本文所指的折十大钱),戴葆庭认为后铸品,实真,系张叔驯旧藏,真奇货也。"对于"咸平元宝"折十大钱,  相似文献   

6.
成日至 《收藏界》2011,(7):88-88
在明代各种版式的"天启通宝"方孔钱中,背文为"奉旨"的小平钱较为突出,主要原因为:一是这种古钱不仅是奉旨铸造的,而且还在背文上铸了"奉旨"二字,应为"天启通宝"的开炉钱;二是许多古钱虽然同样是奉旨铸造的,却都没有铸上"奉旨"二字的背文。所以,背文为"奉旨"的明代"天启通宝"  相似文献   

7.
黄正明 《收藏界》2010,(9):76-76
不久前,我集到一枚"第一重四两"秦权钱,对照1940年丁福保编的《历代古钱图说》相关说明和拓图,钱币大小、钱文风骨完全相同。丁氏定为秦初权钱,珍贵无定价。以前我看到有报刊杂志对此类钱币的报道,仅对"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十七重四两"有报道,  相似文献   

8.
南宋末期,元兵南下,战事不断,军费大增,国库空虚。当权者滥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在福建和江西又爆发农民起义,给统治者沉重打击。为了解决困境,理宗赵昀在景定年间(1260-1264年)铸造钱牌应对。钱牌有铜、  相似文献   

9.
樊中其 《收藏界》2012,(6):76-76
笔者热爱中国古钱币文化艺术,在古钱币收藏研究的同时,也收藏一些珍贵的古代吉语大花钱。有:"福禄寿"吉语大花钱、"长命富贵"八卦钱、"龟鹤齐寿"大花钱等等。  相似文献   

10.
寇英武 《收藏》2011,(2):88-89
笔者藏有两枚洪武通宝钱,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但却不是明朝的铸币,而是舶来品,一枚为日本铸,一枚为安南(今越南)所铸。据日本《东亚钱志》载:日本自室町中叶开始仿铸中国洪武通宝钱,钱背皆铸有记地文字,日本大隅藩主岛津氏在其领地内铸造"加""治""木"三种制钱,专门用于采购中国商品使用,俗称"加治木钱"。此后又陆续仿制20多种中国年号钱,正式开始了日本第二次自铸铜钱阶段。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2011年第1期刊登了伍爱萍、翁炜炯两位老师的《"抢牌"裁判方法在校级田径运动会投掷项目比赛中的运用》(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在认真阅读后,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问题一:肉眼难以准确判断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2.
黎凤歧 《收藏界》2010,(12):79-80
朝鲜半岛在古代有东国之称,由于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朝鲜的古钱币也是外圆内方的汉文钱。早在高丽成宗十五年(公元995年),即我国北宋太宗至道年间,朝鲜就仿照唐"乾元重宝"钱铸造了"乾元重宝"背加"东国"二字的铁钱,两年后,高丽穆宗又铸"乾元重宝"背"东国"铜钱,到了高丽肃宗年间(公元1095-1104年)又陆续铸造了海东、东国、三韩诸钱,但这些钱币传世均较少,其中又以小平钱为主,"东国通宝"偶见折二钱,未见有更大的铸钱。  相似文献   

13.
海泉 《收藏界》2011,(8):74-75
据《金史·本纪》和《金史·食货志》记载,金章宗完颜在泰和年间(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泰和重宝"钱,这也是他在位近二十年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第一个年号钱是"明昌元宝",其后是"承安宝货")。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10,(22):58-58
2010年的廊坊秋季钓具展销订货会,在B馆63~64号展位上,"威海劲一渔具有限公司"的展位让我如同发现了宝藏。在钓具产品玲琅满目、良莠不齐的钓具展销订货会上,我最终认准了威海劲一渔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支"犀牛海"牌2.7米海竿。灯光下的"犀牛海"海竿闪现着亮光,  相似文献   

15.
古币三品     
天雨 《收藏界》2011,(1):72-73
独具神韵的"应历通宝"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应历年间(951-968年)所铸。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说明并非出自同一版式。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志强先生所言:"‘应历通宝’、‘宝宁通宝’也都是大珍之品,存世者寥若晨星,无需赘言。"  相似文献   

16.
段颖龙 《收藏界》2013,(10):78-79
战国时期的魏国圜钱中有一系"共"字币,铭文都有一字被释作"共"。带有"共"字的圜钱有"共"圜钱、"共少半釿"圜钱、"共屯赤金"圜钱三类(图1—图5),在河南洛阳、宜阳、伊川,山西闻喜、侯马等地都有出土。这些地方分别属战国时期的周、韩、魏三国。此外,  相似文献   

17.
姚悦 《收藏》2010,(2):136-136
南宋末年,临安府(今杭州)曾铸行过仪限于“临安府行用”的钱牌,亦称锨牌、铸牌,分铜、铅锡质两种。其而文为:“临安府行用”;铜质背文有“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准伍佰文省”凡三等。铅锡质背文为“准壹拾文省、准肆拾文省、准壹佰文省”等。其钱文为楷书,字体法度森严,端庄秀丽。此钱牌由于铸期短暂,铸额不多,行用不久即废,故存世甚少。  相似文献   

18.
韩文岐 《收藏界》2012,(2):77-77
我收藏的古币中,有一枚钱文为"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钱,此钱为西汉末年新莽朝所铸吉语钱。该钱直径为27毫米,穿径10毫米,厚1.4毫米,重2.3克,钱体为绿锈包裹,包浆熟旧自然,乃开门见山之品。钱文书体为悬针篆,笔法老到,字体清秀美观,铸造精良。不论从形制上、书体上,还是铸造工艺上均体现了新莽朝铸币技艺的精湛高超。  相似文献   

19.
程正航 《收藏》2001,(1):44-46
赤峰程正航先生.“统和元宝—中京伯文”钱牌在本刊亮相了。这枚钱牌,诸谱无载,千百年来的史料,钱币论文亦未提及.是一枚孤品.创见品。既是“孤品”,在赝品充斥的今日.必然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取得泉界的共识,方可承认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我想,有兴趣的人们尽可在它身上“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是好事.是完全正常的学术讨论。我想.程正航先生和泉界人士都会理解.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骗不过行家的法眼。  相似文献   

20.
魏咏柏 《收藏界》2012,(2):74-74
2011年清明,我到老家为故人扫墓,顺便去探望伯父,正赶上伯父一家在拆老房子准备翻修。伯父住的老房子系我们家族的祖屋,已经有些年头了。我在打量一堆旧物件时,突然在一个茶盘里发现了一枚古钱币,上前拾起一看,竟是一枚"太平天国"镇库大钱,正面为"太平天国"字样,背面则为直读"圣宝"二字。这种钱如今已经很难看到,没想到却是祖屋镇宅之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