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支。我国历来也有"无酒不成宴"的说法,酒文化在社会上的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与酒有关的诗词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酒诗中的酒文化。研究表明中国酒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自从有了酒,酒文化就出现了,它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与浪漫主义诗歌的结合形成的狭义文化是本文关注的焦点,而结合的产物——酒诗有着丰富的含义。酒能使人忘记忧愁,有时却适得其反,透过中西方酒诗中"愁"的不同意义来探讨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酒俗文化是酒文化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梦粱录》作为研究南宋临安文化生活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记载了南宋临安人们生活中酒的信息及酒俗酒风,对于南宋时期临安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梦粱录》中的酒食、节庆娱乐、诗酒文化和酒肆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梦粱录》中的南宋临安酒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酒名,凝结了中国的文化创造,作为北宋饮酒名人,苏轼笔下有众多饶有趣味的酒名。本文通过全面梳理苏轼作品中所涉及到的酒名,以期对宋代酿酒业本身、宋代乃至中国酒文化有所了解,特别是由此彰显苏轼的酒观念和饮酒背景,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这位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巨匠。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从传说中的杜康造酒至今有两三千年的酒文化。欢聚离不了酒,离别少不了酒,农人离不了酒,商人离不了酒,诗人更是对酒情有独钟,李白斗酒诗百篇,是酒成就了一代诗坛奇才——李白,是酒让他飘飘欲仙——诗仙。李白与酒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不少爱酒的古代文人常常会有意识地借助于诗歌形式为其所喜爱之酒做一则文采优美、信息传递准确的酒诗广告.他们的酒诗赋予了酒浓浓的文化和广告意蕴,成为极具民族色彩的酒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7.
史玉凤 《文教资料》2009,(19):11-13
唐代诗人嗜酒及唐诗之咏酒是唐代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反映出唐代诗人浓厚的诗酒情结.本文从酒文化对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影响入手,剖析了唐代诗人诗酒交融的生命图景,并从美学角度对唐诗中诗和酒交融现象的审美精神进行了探析,认为在唐代诗歌中,酒与诗交融一体,酒是唐代诗人生命的表现形态,而诗是其生命的内核,诗与酒交融现象呈现为醉的状态,醉是心灵的自远,也是唐代诗歌创作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8.
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酒的历史都可谓源远流长。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夏商时代;而在西方,酒的历史的也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时代,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而酒因其气味浓郁,饮后酣畅舒适之感亦受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的广泛喜爱。中外文人墨客更是在痛饮之余,书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绝佳酒诗。笔者从酒文化谈起,重点谈论中西方的酒诗文化,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酒诗文化的比较,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同时也和读者一起再次感受和品味中国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酒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研究酒者、饮用酒者、吟咏酒者、借酒而抒发酸甜苦辣之情怀者,朝朝有名人,代代有大家。并且它还深入到人群各阶层,渗透到社会生活各角落,汇聚成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风景线,结集成博大精深而又感人动人的文学尤其是诗词现象。研究它,有助于理清诗词发展演变的脉络,建设更加科学的文学史;总结它,有益于借文学而推动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古老而丰富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0.
酒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的产生与发展满足了人类追求带有感官刺激性的特殊消费需求。因而酒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当然也是全人类共享的世界性文化。酒文化内涵的运行机制是以酒德作为酒文化的灵魂,塑造并规范酒品的形象。酒文化外延的界定取决于研究目标的广度,而中国酒文化应与国外其它酒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的酒文化由于受民族性格、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农业发展水平、酿酒技术、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咂酒作为少数民族酒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西南几个少数民族,尤其是羌族为例,简要介绍了咂酒的起源、制作、饮用习俗,分析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漫话“无酒不成俗”谈酒文化对中华民族习俗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曲酒的故乡,在上古我们祖先能把固体的粮食转化为四季人们精神兴奋的液体,这是一项神奇的发明,是人们聪明睿智物化的结晶,酒极性这是物极必反辩证,其实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问题,酒的产生是值得史书大书特书的事,在中国,酒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点睛之笔,它点出了婚俗的喜庆之情,点出了礼俗的真挚之情,点出育俗的后继有人之庆,所以说“无酒不成俗”。  相似文献   

13.
饮酒文化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日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两国的酒文化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由于认识形态不一,导致两国间的饮酒文化都存在着差异。本文试着从酒度、酒令、酒名、酒情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两国酒文化的特征及差异。  相似文献   

14.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至今留下两千多位诗人的五万余首诗歌,大多数诗人与酒产生了不解之缘,唐代诗酒文化达到了千古难及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自然有充分的体现。因此,品读唐朝诗歌不能离开酒,了解唐诗中酒文化的内涵,对于了解唐诗将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酒”意象与传统酒文化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两者在酒与生活,酒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酒与浪漫主义,酒与作家、革命家、农民、“愤怒青年”等诸多方面有着种种因缘。了解这些,既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人生观中的丰富意义,也有助于了解中国人性格中的温柔敦厚与挥洒真情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6.
酒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也是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上独领风骚的酒文化大国,与文化结合最为紧密。饮酒既是一种物质享受,也是一种精神慰藉,它渗透在人民生活之中,倍受人民喜爱和推崇。汴宋文化中的酒、酒楼与酒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酒”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诗可言志,酒可畅情,古文人好把酒赋诗,畅抒胸臆,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中国古代发达的酒文化、文人以酒会友的社交行为、诗人以酒达情的习惯是诗酒文化的主要成因,豪迈、愁苦、浪漫、悲怨的文人情怀,皆在诗酒文化中展现出来,使诗酒文化成为了解古人生活、精神世界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素材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饮酒诗在其去全部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酒与陶渊明构生了一种典型的诗酒文化范型。在《饮酒》之五中,诗人着意表现出了一种无所利念、无所欠缺的圆满之人生境界,也彰显出一个悠然、恬适的陶渊明。在宿命、时代、个人三重困境的交相羁束之下,诗人屡屡碰壁,几经反复,最终定心“自然”,守拙归真。在辞彭泽令后的二十多年里,酒成了诗人的最重要的伴侣,诗人“寄酒为迹”,借酒遣怀,精神也得以进一步超脱,个体在重重困境中得以不断升华,直至“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19.
酒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有很鲜明的两重性,酒文化对于社会既有利也有害。在文学创作中,酒对有些作家来说是不可缺的构成因素,但它也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乃至生命。酒文化在二十世纪美国作家的生活及创作中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而词汇是民族文化经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中西酒既有不同的起源,又有各自深厚的文化蕴涵。本文探讨中西酒文化的不同起源和与酒有关的特有的文化词汇,并研究了中西方与酒有关的成语和中西方酒名互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