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1996,(6)
事业,仍是她晚年生活的主旋律——访《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主编张赫玲文\湖北·吕道宁“人的一生有两个青春:一个是生理青春,一个是职业青春。人的生理青春是有限的,不过二三十年;而职业青春则因人而异,可以很长很长。我想,我的职业青春也许可以保持50年。因此,...  相似文献   

2.
事业,仍是她晚年生活的主旋律——访《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主编张赫玲■吕道宁“人的一生有两个青春:一个是生理青春,一个是职业青春。人的生理青春是有限的,不过二三十年;而职业青春则因人而异,可以很长很长。我想,我的职业青春也许可以保持50年。因此,从这个意...  相似文献   

3.
事业,仍是她晚年生活的主旋律———记《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主编张赫玲□吕道宁张赫玲女士在马来西亚留影“人的一生有两个青春:一个是生理青春,一个是职业青春。人的生理青春是有限的,不过二三十年;而职业青春则因人而异,可以很长很长。我想,我的职业青春也许可以...  相似文献   

4.
“人的一生有两个青春:一个是生理青春,一个是职业青春。人的生理青春是有限的,不过二三十年;而职业青春则因人而异,可以很长很长。我想,我的职业青春也许可以保持50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更应该珍惜自己的职业青春。”  相似文献   

5.
“人的一生有两个青春:一个是生理青春,一个是职业青春。人的生理青春是有限的,不过二三十年;而职业青春则因人而异,可以很长很长。我想,我的职业青春也许可以保持50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更应该珍惜自己的职业青春。”——摘自本文主人公的话能够认识张赫玲女士,算是我的一种幸运。6年前,我从一家省属事业单位宣传部门调至她身边工作,那时,她是湖北宜昌日报社的总编辑,也是全国地市报界的第一位女总编。  相似文献   

6.
郑立琴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1-243
为了一种图书馆情结,我这样奉献我的青春,这样度过我的岁月…… 1991年大学毕业时,全校有3个留校名额:学院学生办公室、新专业实验室、图书馆。我选择了图书馆。当时选择这个职业的直接原因是,我曾是图书馆首届学生民管会成员,深爱着里面众多的书籍和幽静的环境。有同学断言:“如果一直在图书馆工作的话,所有同学中,你将是最穷的”。没想到图书馆工作,一千就是十几年,并将成为我的终身职业。在当今社会一辈子只干一种清贫职业的人不算多,如果对图书馆没有深厚的爱恋是难以做到的。图书馆工作的酸甜苦辣、矛盾困惑都融入了这短暂而漫长的悠悠岁月。  相似文献   

7.
青春的旋律     
宋雯 《军事记者》2011,(4):44-45
今年2月,我来到北京军区某师通信站,当了一个月的下士。 16年前,我戴着下士军衔,从军营走进了军校,那时,我与如今通信站的女兵一样,青春洋溢,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期望。岁月流淌的太快,昨日似乎还可以肆意挥洒青春,而今我却人近中年,青春渐渐远去。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一年是我作为记者的第一个整年。凡事只要打上"第一"的印记,便有了非同凡响的意义。最近,无意翻到从前的照片,顿时觉得自己老了许多。这一年过得很长,感觉有两三年那么久,不是时空错乱,而是因为过分充实。一"记者到底是做什么的?"从业以来,已经被无数人问到过这个问题。很多人对记者这个职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采访,写稿。"通常我会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9.
紧张     
我经常梦见自己在打电话,时间紧迫而号码很长,越是快拨完了我就越紧张,我知道,在顺利完成之前我肯定会出一个小错。于是 一遍遍重来,直到醒来我也没能跟那一端通上话。假如这个梦有些暗喻色彩,它说明,我是一个多么紧张的人。  相似文献   

10.
首先第一点,出版产业呼唤出版人。毛泽东主席一个很重要的名言就是: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出版产业、出版事业的发展,在政策决定以后,人才就是决定因素。而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版人是决定因素。第二点,什么是出版人?它可以是一个职业概念,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活动所取得的成就的称谓。在这里我更多地是说关于它的职业,应该是出版机构各个层次的领军人物: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部门主任或项目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很长时间听不到人们谈"职业感"这个话题了--不少人在身体力行,但是并没能说出来.我感觉到上海文化人的职业感是比较强的.这里所说的上海文化人,主要是指供职于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化机构的文化人,他们的职业感觉与对于写作的职业感觉.  相似文献   

12.
叶冲 《记者摇篮》2006,(10):39-40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看这么一段台词:“一个表扬就那么重要吗?杨红旗需要什么,我都可以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什么都可以。可是这件事情,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我是一个女孩,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将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几个月,我一直强迫自己忘掉,可是你们一步一步地把我逼回来,回到那个我根本无法面对的晚上。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分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痛哭……)我现在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所有的人的面前,工作没了,朋友没了,什么也没了。你们满意了?在我心里有两个凶手,第一个凶手是那个坏蛋,…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金马一直从事“青春系列”研究,写作了大量情感同智慧结合的短章。他的新作《青春化育》从“青春境界”、“金领、绿手指和新新人类”、“浪漫情感世界新景”、“生存战略新观点”、“信息时代的心理软件”、“智慧生存的青春指令”、“赛博空间与心灵胜地”、“箴言与经典”八个方面分辑作品,读者由之可以感受到金马同当代青年心灵的贴近。每辑都是一个小的精神空间,八辑就是一个较大的空间了,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了。该书给我的感觉是:金马的精神系统,第一不是封闭的,而是留有出口的。第二是在“横”的开掘上花费了较多心血,…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希望成为另一个人。我出生于1954年,10岁那一年,看见黛安娜·罗丝(美国著名黑人女歌星)出现在电  相似文献   

15.
经管励志     
正《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作者:刘同著版本:中信出版社2014年7月版定价:39.80元提要:"我叫刘同。33岁。如我这个年龄的人,大都经历过青春的迷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我怎样假装潇洒、佯作镇定,心里总还是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现在,是我们青春中的青春。”这话是李大钊先辈说的。对于正处二十年华的《生活报》来说,非常适用。十年前为庆贺《生活报》十岁生日,我曾著文《生活,多么美好卜“一个孩子长到十岁,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报纸长到十岁,该是成熟的时候了。生活报已经十岁了,她正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不觉间又是十年过去了,我已从《生活报》的友人变成了《生活报》的同人,就更应该为他们写点什么了,于是我便想起了大钊先生的这句赞扬“五四”青年的话。以此送给每天都给我“美好生活”的《生活报》的同事。  相似文献   

17.
王云五(1888~1979年)号岫庐,广东省中山县人,是我国近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出版家,同时又是一位靠自学成材的图书馆事业家和图书馆学家,自称:"我在学校的时期很短;我在图书馆的时期却很长.我不是职业的图书馆馆员;但我大半生消磨于图书馆的时间恐怕比一般职业的图书馆馆员尤多;一个职业的图书馆馆员至多与一二十所图书馆发生过关系,而与我有关系的图书馆至少有几千所."[1]并曾历任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图书馆学会索引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等委员、上海图书馆学会委员及委员长.本文拟从东方图书馆这一个案评析王云五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并初步探索一下其图书馆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很长时间听不到人们谈“职业感”这个话题了———不少人在身体力行,但是并没能说出来。只做不说与且做且说,我以为其中还是有分野的。在图书出版界,好像是职业感很强也有相当工作能力的《中国图书商报》副总编辑王一方、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辑刊创始人汪稼明先生等开宗明义地谈过这个话题,王一方先生、汪稼明先生都做过不少漂亮的事情,他们同时公开站出来呼吁人们要有相当的职业感来从事职业。乱翻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上海文化人的职业感是比较强的。这里所说的上海文化人,还并未包括那些以巴金、叶辛、张抗抗等为代表的任职于…  相似文献   

19.
深夜。白日里喧嚣的都市透着冷艳的别样情调,那是只属于少数人的风情。从摄影棚到家的路上不算很长,但是一个人走起来也蛮孤独的。所以我会带上我的“宝贝”——奥林巴斯CAMEDIA C-5060 Wide Zoom。因为,对它实在是爱不释手。 我是一个摄影师,仅此而已。但就是这些,已经让我对时尚有了不寻常的理解。我可以不在乎生活的不惬意,但绝对在乎使用相机的过程。所幸,这个世界上还有奥林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换过好几个工作,其中干得最长时间的职业就是编辑。我的青春与那些隐蔽的喜悦与忧伤一起呼啸而过。编辑是一座桥,这边是作者,那边是读者。我们共同分享的不是文字,而是人类的喜乐。文学艺术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人对鉴赏的热情以及人的社会性所提出的分享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