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明强 《大观周刊》2011,(41):199-199
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没有思维与想象的空间,没有自我的内化,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课堂提问失去应有的魅力。提问是实现课堂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样是课堂提问,为什么有的提问形同虚设,甚至“适得其反”?我认为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价值,须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2.
杨青 《大观周刊》2012,(19):224-22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课堂提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习上的点金术。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提问。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罗毅 《大观周刊》2012,(13):171-171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合理的对话。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萍 《大观周刊》2012,(23):258-259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纽带。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也是实现课堂教师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提问赋予了新的内涵,为适应新课程理念,化学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化学课堂提问有助于促进师生课堂交流,成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韩先伟 《大观周刊》2013,(10):194-19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要“导”好,关键要靠设疑提问才能实现,许多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的巧,运用的妙,就会使课堂教学呱呱叫。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6.
徐文静 《大观周刊》2012,(44):299-299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课标》理念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精彩的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肩学生智力的大门,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马立言 《大观周刊》2011,(37):220-220
在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提问”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环节,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论述了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和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柯春梅 《大观周刊》2012,(10):131-131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是”或“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课堂的环境是个变数,随时都在变化。课堂提问要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常金鹏 《大观周刊》2012,(21):145-146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和对话.而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取新知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有敬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周平 《大观周刊》2012,(27):222-222,218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与学要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便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但是,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而且还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秦俊杰 《大观周刊》2011,(41):128-128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学记》日:“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课堂提问若能引起学生思维共鸣.使全体同学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正所谓一问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2.
刘艳玲 《大观周刊》2012,(43):303-30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节教学进程,缓解课堂气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而要注重提问艺术,本文从设置提问情境、把握提问度量、注意提问用语、研究提问方式和增强提问针对性来探讨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张书霞 《大观周刊》2011,(41):115-115
在如火如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质疑、讨论、交流、展示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而课堂提问、启发、引导、点拨、激励则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但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以及提问之后学生的反应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关心的问题。何为提问的有效性呢?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玉洁 《大观周刊》2012,(16):251-251
温家宝总理说过“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专家认为“独立思考”就是意味着自主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减负增能”。目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课堂,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所以转变理念并真正在教学中落实好新课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5.
颜琨 《大观周刊》2012,(12):314-314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的课堂教学变以前的满堂问,整堂课上一问一答,教师问得碎,带得紧,关键时刻放不开,习惯牵着学生走;为提问提而提问,不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流于形式;总是缺乏思维价值,提问回答流于形式,表面热闹,实无效果……最大问题还是提问好象永远是教师的专利。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我们教师优化课堂提问,让孩子拥有提问的权力,也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6.
郑广瑞 《大观周刊》2012,(45):354-35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窟《师如能恰当得法地运用好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上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就课堂教学提问的运用谈谈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7.
韩蕊芳 《大观周刊》2012,(44):297-297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的组织形式,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认知积极性的推动力,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增进师生感情,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能否对课堂提问进行有效的设计与组织,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朝鲁孟 《大观周刊》2011,(34):153-153
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幼儿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要善于通过提问把个别孩子有价值的经验呈现在全体孩子面前,经此来提升所有孩子的经验,推动整个活劝的发展。事实上,教师在提问时持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思维能起促进作用,孩子能从教师愉悦的态度中,得到鼓励和鼓舞,从而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李志强 《大观周刊》2012,(25):281-281
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师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它强调老师、学生、问题之间的“时间”“空间”“心理”距离。使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期和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