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无信不立,这是中国人的祖训。“诚信”乃“诚实守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荀子认为:“诚信生神,夸诞生惑。”可见诚信是一种人格操守,是个体立身之本,是社会运行之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社会在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更要呼唤诚信,可以说诚信是持续繁荣的基石。目睹当前社会种种之怪现象,中国高层做出决策,重建市场“信用”刻不容缓。建立信用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用建设的需要,是信用文化的客观要求。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是加强…  相似文献   

2.
百德诚为先,百事信为本,诚信是信泽的立身之本。天下之物,莫柔于水,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泽及他人,是信泽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尾生抱柱”这个典故说的是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一座桥下见面 ,约会时间到了 ,女子却没有赴约 ,这时洪水到来 ,尾生在约会地坚持不离开 ,双手抱着桥柱被淹而死。尾生用他的死向世人宣告 :“信约重于生命”。现实生活中 ,一些单位和个人却缺乏“尾生抱柱”这样的诚信精神。例如 ,有的单位在行风建设中向社会公开了承诺 ,但落实不够 ,存在说得多 ,做得少的现象 ,有的商户 ,片面追逐利益 ,把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批发到社会上 ,给市场信用带来很大损害。这些虽属个别现象 ,但影响极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实践告诉我们 ,利用信用档案 ,对提高诚信…  相似文献   

4.
鄢海鹏 《大观周刊》2012,(24):74-75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诚信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很大关注与重视。作为社会经济推动力量的会计,诚信则更备受关注。正如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所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诚信是作为会计的最基本要求,是会计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近来,翻阅了一些地方小报,小言论名目多,着实叫人生喜。但我也发现,一些小言论中的好古现象,又令人生忧。讲人才,则离不开周文王渭滨访贤得子牙,祁奚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卞和献璞厉王不识宝,刘邦得肖何张良韩信成帝业之类;韩愈的马说更是成为“热门货”“畅销品”。这类历史材料不仅你用我用大家用,而且使一些小言论的写法也大同小异。可是,一些作者还以为这是正确路子;有的编者也厚爱之。我不以为然,唱个反调。  相似文献   

6.
杨晋安 《新闻知识》2006,(12):37-38
在同仁堂药店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历经风风雨雨300年,从一家小药坊发展成我国中医药业的经营楷模,赢得民众,誉满五大洲,就是靠这一座右铭。“诚信”可以分为“诚”和“信”两部分,无论企业和个人都要有“诚心”和“信誉”,心意不诚,信誉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建造诚信社会是人们美好的向往。打造一个诚信的市场环境则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诚信机制需向诸多领域拓展,而广告业建立信用系统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广告是引导消费的,牵动着大众利益,关系着社会稳定。可以…  相似文献   

7.
卫鞅即商鞅,又称公孙鞅,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两千多年前的卫鞅,通过“立木为信”解决了“商鞅变法”的“诚信”立本问题,这对中国营销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价值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高端,肩负着为现代化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影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推动力,研看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研究生诚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的结构性矛盾的出现,研究生教育信中出现了诸如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学历造假、诚信缺不失等现象,如果任由这种不良现象蔓延,将会影响研究诚生培养的质量,造成学术资源的浪费,危害社会的文明等和谐。  相似文献   

9.
对《河北科技图苑》暨《河北图苑》杂志20年来坚持“诚信”的品格进行了赞颂:一赞《图苑》“诚信”,是它“重承诺,不使作者失望”;二赞《图苑》“诚信”,是它“重质量,赢得读者青睐”;三赞《图苑》“诚信”,是它“重品牌,在图情刊林撑起一片天”。  相似文献   

10.
徐莹 《湖北档案》2005,(10):22-23
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是一个明国家发展的必然。诚信往往被很多人划入道德的范畴,认为这是个人品德的问题.其实不然。“信为人之本”,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诚信已经从简单的道德品质转化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是否合理合法合规的作为与不作为了。  相似文献   

11.
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5月26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举办“求实,创新──2000年汉议新产品发布会”,发布了2000年的最新产品信息。最新产品包括:汉仪百款字库及CID字库,电子表单及数据通,及议议公司的代理产品──DDS62全能生产型印刷机和利盟T/W打印机系列产品。目前,汉议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造字公司,以数字化中文字库为主推产品。自93年成立以来,公司经过坚持不懈的创造与开发,推出了86款高质量中文字体,并就不同工作平台推出了汉仪字库系列产品:汉仪专业字宝、激光字宝、满意字宝、文房字宝及测览字宝等。今天,在…  相似文献   

12.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生活的人生信条。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文化中,宝贵的诚信传统“童叟无欺”、“民无信不立”等为世代口碑相传;古人经商常云:“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也正是这个道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企业进行正常商业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信用档案是其在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经济通行证”。  相似文献   

13.
张志新 《传媒观察》2002,(11):51-51
诚信者,诚实、守信之谓也。它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准则,也是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待人接物上的理性体现。在新闻界,诚信应当具体体现在新闻报道上:实事求是,不说假话;信守承诺,言行一致;遵纪守法,有信无欺;积极向上,情  相似文献   

14.
《报林求索》2012,(6):34-35
<正>2400多年前,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被当作"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们确认"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艾琳·卡瑟说: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诚信,曾是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但曾几何  相似文献   

15.
袁浩 《大观周刊》2012,(42):85-85
诚信缺失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政府缺少诚信滥用纳税人的税收;经济领域缺少诚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在金融市场,经过“公地悲剧”、“公家的财富人人可有”“洗礼”的中国民众让当代中国银行出现无数坏账!国有银行怕坏账,民营企业要资金,这就为民间借贷的出现提供了机会,对此,又怎一个“禁”字了得?  相似文献   

16.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05,(11):F0002-F0002
朋友转发来一篇文章,题目:“美国论坛里评价的中国人”。文中对中国人缺乏诚信与社会责任感、无情与自私、偷懒与缺乏教养,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爷”以及“心智健康”等大加评论。原本经常面对国人的陋习而发发牢骚,但当我面对这篇来自美国论坛的文章时,强烈的愤怒和民族自尊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7.
7.“言而当”与“默而当”荀子这个人,是否象“评法批儒”中抬的那么高,姑且不论,但此子的许多话的确是说得很不错的。《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有言:“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撇开“信”、“仁”、“法”等的具体内容不谈,仅就字面而言,这里不啻有“唯物论”,而且还有点类乎“辩证法”的东西哩!其中“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就很为后世一些人所效法,所拥护。这虽不能说明其正确性,但至少可以说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或曰是有“信徒”的,只是“知易行难”而已。  相似文献   

18.
皇帝的印章称“玺宝”。皇帝的印章有公章私章之分,玺宝属于公章。凡是皇帝代表国家发布诏书或其它文告时,所用的就是玺宝。它是皇权的象征,古人称之为“宝玺”、“御玺”、“御宝”或“国宝”。明清的御宝均根据不同需要而钤用,平时贮藏  相似文献   

19.
营口炉银,兴起于19世纪5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被日本殖民势力强行扼杀。前后近80年,对营口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过特殊贡献。在营口代牛庄开为通商口岸前,营口已成为东北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在商业活动之初,交易货币为制钱及散碎银锭。随着商业的繁盛,各种交易活动日增,大宗交易须用白银,制钱本位变为现宝本位,以“营平”“、锦宝”为标准,银色为九九二。外省流入的“现宝”“、白宝”“、卫化”“、松江锭”等银,皆有固定成色,照“营平”“、锦宝”估价。由于外来银两成色(品位)、计量不一,交易中临时化验,非常不便大额商贸活…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科研之本,医学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科研工作群体,其学术诚信建设更要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而学术诚信建设是学术期刊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文章在分析医学研究生学术失信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从期刊视角提出了事前的预防与引导机制、审稿完善机制、责任编辑学术诚信负责制、导师学术诚信负责制、学术诚信控制机制等医学研究生的学术诚信建设机制,以期全方位预防和遏制医学研究生的学术失信行为,净化学术环境,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