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国内学界流行把中国文化三分为官方主流文化、民间大众文化和学界精英文 化,这种分类法在概念与逻辑上均有不完善之处,因为它同时包容了两种分类标准,易于造成混乱,因而不宜采纳。同时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两个概念在讨论中也应该有所区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存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四种冲突,这四种冲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中国当代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3.
海岩的作品制造了一系列“现代都市的传奇神话”,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这些作品满足了大众浅层次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但作品本身“深层意义的虚无”却是它的致命缺陷。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海岩以其作品实现了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的交融,这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大众文化迅速成为社会的显性文化.其时文学创作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作品内容关注普通百姓的庸常生态,展示出一种平民化的追求;作品叙事关注当下日常的琐碎生活,展示出一种生活化的倾向;作品语言生活化和世俗化.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后民间文化,具有民间文化的狂欢品格,但大众文化的狂欢在当今这个高科技、全球化、传媒化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了与民间文化的狂欢不同的特点,除了前人已提到的狂欢的个人化、狂欢的日常生活化之外,还具有三个特点:狂欢的去魅化、狂欢的被操纵和狂欢的科技化、虚拟化。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语境下的话语狂欢--浅析当代手机短信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短信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一种,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下产生的.手机短信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具有后现代艺术的复制性、平面化以及快乐原则等特征.同时,手机短信具备民间文化形态自由自在的特征,无论从其民间本质、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上来看,都是产生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下的一场话语狂欢.  相似文献   

7.
对于新文学的认识,大部分人的理解是五四文学与世界文学所联系产生的现代性思想,而忽略了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文化大多起源自民间,中国现代作家的思维也是借助了民间题材的运用,从而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中国的民间文化和世界文学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现代作家也大多起源于民间,有了文化的熏陶和濡染才产生了多彩的现代文学作品。讨论现代文学的作品,不能不考虑民间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众传播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在我国特别是广东空前繁荣,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愈来愈占据重要的地位.究竟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还是阻碍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它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意义、性质和功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生活在文化氛围之中,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有不同的种类。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中,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支奇葩,是整个舞蹈艺术门类的一个分支。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力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陪伴着每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走向未来,也陪伴每一个人走完整个生命的旅程。因此民间舞蹈无论是从艺术角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与现代传媒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与繁荣使文化走向民主化、平民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大众文化也有其负面作用,通过文学经典提升其人文品位是消除其负面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大众文化环境下,文学经典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11.
挑战与对策:大众文化冲击下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是以现代信息传播和复制技术为手段、以市场为依托、以为消费者提供游戏性的娱乐为功能、具有强烈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及其消费方式。大众文化是开放的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化",具有传统"通俗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大众文化不是一种自生自灭、处于社会文化生活边缘的文化,而是一种有组织的、产业化的、有强大文化资本作支持、并最大可能地迎会乃至引导大众文化娱乐口味的文化供给方式。大众文化带有全民性,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磁带、碟片、报刊、广告牌和互联网络等现代传媒,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众文化心理是伴随大众文化的兴起而产生的文化心理反应。一方面,在现代大众文化语境中,表面上看大众成为文化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呈现出大众追求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性:资本的运作、商品化和现代技术的力量,使得大众文化心理在不断地重复和规范之中形成了渐趋相同的单一化模式,最终形成了现代大众文化心理领域的"二律背反"。这种现象从实质来看是现代大众文化心理中个体自由导向和社会强制之间的结构性冲突,是不同"场域"的争夺。  相似文献   

13.
北大歌谣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结束了中国民俗学的史前史,开启了中国民俗学的科学史。使中国民间文化第一次登上了中国文化的大雅之堂,汇入主流文化:第一次有一批一流的学术精英关注研究民间文化,开展了对民间文化的学科的研究,形成了第一个民间文化研究的中心,创办了第一个民间文化的刊物——《歌谣》周刊,培养了一批民间文化研究的学者。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大众文化迅速成为社会的显性文化。其时文学创作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作品内容关注普通百姓的庸常生态。展示出一种平民化的追求;作品叙事关注当下日常的琐碎生活,展示出一种生活化的倾向;作品语言生活化和世俗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成为"商业囚徒"的文化,它毁灭了文化应当具有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必定会导致形成兼具欺骗性和操纵性的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大众文化是时代的必然产物,而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显得过于高傲和偏激,它所倡导的"精英文化"早已陷入了艺术的空想和浪漫主义的审美"乌托邦",完全忽略大众文化对社会和民众带来的积极作用,用独断论眼光去审视大众文化.虽然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思想存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但它有益于我们判明大众文化发展中可能暗含的种种弊端,引导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写的文化: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在认识转型极限时期中国大众文化心理的基础上,理解本土文化资源和两种文化时间的差异,是大众文化理论必须关注的问题.大众文化不是审美的领域,它所具有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它的消费功能.在文化生产单一的时代,我们呼唤娱乐文化的出现,希望文艺能够轻松并更具欣赏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非审美的领域制造的所有文化制品都具有合理性.就现实的大众文化状况来说,它虚拟的两种文化时间所导致的简单化和庸俗化,对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井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井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和分析大众文化产生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结合过程。它是一种以消费、消遣为基本特征 ,以现代传媒为手段 ,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新型文化。由于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现代化进程而发展的 ,所以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大众文化具有其鲜明的总体特征 :首先 ,大众文化所表现的文化艺术已不再仅仅是文化精英的事情 ,而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并且大众也开始参与文化的生产消费 ,使文化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其次 ,大众文化“既不满足于传统的以精英文化为…  相似文献   

20.
国内美学界对“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具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①专指当代文化或特指当代的大众文化。③与大众文化对立的自觉追求审美的文化。我认为:“审美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文化形态或产品。它不仅包括当代文化(或大众文化)中的审美部分,也可涵盖中西乃至全世界大众文化中的有审美价值的部分。对“审美文化”一词的理解不应只从概念出发,而应从它的实际使用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