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何艾莉 《科教文汇》2007,(12S):170-170
从神话和原型批评的角度看,《烧马棚》中的父亲是英雄和魔鬼的混合体,故事中父子的关系实际上是生命循环这一原型的具体体现,暗示了福克纳对南方再兴的企盼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张丹 《金秋科苑》2011,(12):157-157
荣格的原型理论在“艺术的工具”和“更高意义上的‘人’”这两个论点之间,形成了一种境界。以历史的眼光研究文学和作品,从而解读社会、历史和人生,这即是原型批评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荣格的原型理论在艺术的工具和更高意义上的‘人’这两个论点之间,形成了一种境界。以历史的眼光研究文学和作品,从而解读社会、历史和人生,这即是原型批评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图用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来解读托尼·莫里森小说<秀拉>中的女性形象秀拉,探索西方宗教神话中的女性原型采分析这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从而解读托尼·莫里森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来表达非洲女性对男权压迫的反抗希望以及黑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莫雷拉》、《丽姬娅》与《厄舍古屋的崩塌》进行深度解读与研究,探讨了死亡一再生原型情境在坡小说中的发生,同时也揭示了坡小说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为坡文学作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将被动语态视为一个句法原型范畴,其中Be-passive是原型,从原型范畴的视角研究,对其不同形式和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对理解和使用被动语态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革新》2010,(12):24-24
人类的创造,一是原型上的除旧布新,二是突破原型的创造。例如折叠式缝纫机、能发出音乐的缝纫机、电动缝纫机等都属于原型上的创造。而超声波熔接缝纫机是突破原型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借鉴组织原型理论和创业领导力方面的相关研究对科技创业企业如何成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天津市科技创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和对6家案例企业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图及其内在成长机理。研究发现科技创业企业成长是在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关系驱动3种组织原型相互转换基础上实现的动态非线性成长。3种不同的组织原型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创业企业所关注的关键战略活动、关键利益相关者和关键知识开发领域来判断。3种组织原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并没有顺序性,但新的组织原型都是对先前组织原型的直接反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科技创业企业组织原型之间的转换过程是由创业者领导力推动的。  相似文献   

9.
SCM的物流管理原型系统设计主要是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它以离散型方式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构建了供应链结构,并分析了物流管理流程,并对原型系统采用c/s和b/s的混合结构方式实行建模处理,设计物理管理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并成功的在原型工厂的实际管理中运用开来。  相似文献   

10.
李雪 《科教文汇》2008,(21):259-259
21世纪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时代呼唤批评,在对我国批评现状直接阐释的背后,还存在着混淆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的现象,批评的学术价值,主要不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本身,而在通过各案分析,提出具有人文意义的问题,引发对艺术、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如何运用批评为现代设计及艺术服务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赵锐 《科教文汇》2008,(21):212-212
荣格是神话原型批评的创始人,并对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型意象等概念。论述了文学作品与原型的内在关系,对文学作品创作的根源、表现的内容作了合理的阐释,揭示了文学与原型的内在联系,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奥秘所在。本文通过利用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对部分英国文学作品的解读,旨在说明其原型批评理论为读者提供了一把解读大量文学作品的钥匙,使读者能透过作品内容的袁象理解其深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相似关系的设计是模型设计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本文以某高速公路30m跨度的简支梁为原型,探讨了适合疲劳试验的模型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原型与模型的相似关系,设计了简单相似模型结构,详细推导了模型与原型的配筋率、挠度、应力等相似关系。为把模型试验结果推算到原型结构奠定基础,同时也验证了相似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为现代模具制造的虚拟原型开发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给出了虚拟原型技术的概念和虚拟原型的模具制造技术,并将虚拟原型技术应用于组织模式的研究,得出了模具虚拟制造组织模式图,对模具新产品开发、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和改进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制约外语学习的瓶颈,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关键。论文探讨7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教学的解释力和促进作用,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词汇教学中应重视基本词汇的教学,加强多义词的讲解,挖掘词汇的隐喻,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之一,目前技术比较成熟。本文主要对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对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模型替代法就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用与真实原型相似的模型替代。模型替代法的核心是模型。通俗地讲,模型就是抽取原型的部分属性或功能的模仿体,是对客观事物原型的抽象。模型可以是实体或替代物等物理模型,也可以是抽象的图表模型、数学模型或用计算机软件表达的虚拟模型。  相似文献   

17.
原型作为时代的产物,会随着人体体型、活动机能、服装的造型与流行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与东华原型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旧原型公式简单易操作,但造型不合体;新原型造型与人体较吻合,可是应用公式略显复杂;东华原型造型设计与人体特征趋向吻合,公式较新原型简化,实际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杨艳石 《科教文汇》2009,(4):258-259
设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批评,设计批评的发展离不开对其标准的研究。构建科学的批评标准是设计和设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批评标准性问题涵盖了艺术、科学、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所以构建批评标准是一项复杂而不断演进的长期工程。针对其这一特性,从不同维度对其展开研究有助干从多角度进行解析,从而易于把握其主要脉络。然而,在对具体问题的应用时应综合多维度的特性,切忌单维度片面理解,从而实现多维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原型理论清算了经典范畴理论中众多与人类认知不符的概念,为范畴研究作出巨大贡献。但在其发展的40年里,学界对范畴原型的作用和本质始终聚讼不断。在对复合范畴原型文献进行重读后发现,批评者并没有认清原型理论的真正作用在于描述人们对范畴的外部判断而非解释范畴的心智加工,因此质疑不足以撼动其科学性。文章通过综述相关研究,厘清正反双方争论焦点,进一步提出应当将“原型”的本质定义为一系列具有权重的特征.而非单个原型实例。  相似文献   

20.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基于原型理论的多义词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词语的多义化过程以及各义项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英语多义词记忆的方法,提出应重视词语原型意义的学习,了解各义项间的理据联系,依据语境掌握多义词的衍生意义,达到提高词义记忆和语义表达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