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名作《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很明显,其中的问号和句号用得不妥。 先说第一个问号。“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是说自己不知道某一方面的情况,所以是一个陈述句,不是疑问句,不应该用问号。这句的宾语是“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如果它不作宾语而独立成句。那它确实是个疑问句,可它现在不是独立成句。众所周知,当一个句子作了另一个句子的某种成分之后,它就丧失了自己原来的语气,而服从于全句的语气。作者显然是忽视了这一点,且错把宾语独立成句的语气,当成了整个句子的语气。  相似文献   

2.
“缩句”是小学高年级语文“基础训练”中的一种练习形式。“缩句”的要求是六个字:“去枝叶,留主干。”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枝叶”是指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加成分,“主干”是指句子中的主语(或它的中心语)、谓语(或它的中心语)、宾语(或它的中心语)三种基本成分(其中宾语并不是每个句子都具备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中,主谓词组可否作句子成分?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用句子形式主语和句子形式宾语的地方,在上古汉语里用的是名词性仂语,而不是句子形式。”(《汉语史稿》中册396页)又说:“包孕句  相似文献   

4.
唐宝凤 《新高考》2013,(5):29-30
一、强调句型 英语中有时为了对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进行强调,可采用强调句式,即“It+be+被强调部分+that+原句的剩余部分”。被强调部分可以是原句的主语、宾语、表语和状语部分等。如:  相似文献   

5.
一个句子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称作句子成分,即: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下面就不同成分作一简要介绍,请看下表:Parts类别Meaning含义Example例句Subject主语主语可由名词短语或代词构成。在主动句中,它表示“谁”或“什么”做了某个动作;在被  相似文献   

6.
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使用了相同的词语,这种情况我们就叫做句内错位反复。它与一般反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相同词语之间不是平行对等关系,而是处在句子的不同成分位置上。例如: 他充其量只能是一支指挥棒,而不是指挥 指挥棒的指挥。(《中篇小说选刊》1991.6.87页) 后一句中的三个“指挥”,依次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宾语,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在句子的不同成分间使用反复修辞手法,利用兼类司的多种功能创造句子结构上多样的统一,追求整齐中的变化、谐调中的错综,达到谐趣的表达效果。在汉语中,这样的语法  相似文献   

7.
句子成分有主次之分,这是公认的事实。主语、谓语是主干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是非主干成分,对此也无异义。我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宾语能否作句子的主干成分上。要弄清宾语在句上的地位,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句子的主干?划分主干成分和非主干成分的标准是什么?关于句子主干的定义,教材认为:“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下来之后余下的部分”,据此,宾语当然是句子的主干成分。这个定义的优点是简便实用,能使我们一下子就辨认出句子的主干。如:  相似文献   

8.
"NP的VP"宾语句中的"NP的VP",从语义上看,指称某种动作或行为;从语法上讲,是体词性的;从语用上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陈述句S的一部分,它不是句中的旧信息成分,也不可能是由上文陈述转化而来的;相反,其中的"VP"却是整个句子的无标记性焦点成分.因而,"NP的VP"在句中不可能是预设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简缩法。所谓“简缩法”,就是对复杂单句的成分进行分析,保留句子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的方法。例如:①《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例①是复杂单句,经过简缩,全句的主干就成为“,小说塑造事迹”。这样一来,很快会发现该句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把宾语“事迹”改为“形象”。  相似文献   

10.
间接问句及其相关句类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疑问句,从结构形式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由非疑问形式构成,即是非问句;另一类由疑问形式构成,即非是非问句,它包括一般的特指问、选择问与正反问。疑问形式可记作Q,Q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作为一个结构成分出现在另一个句子中,通常是充当宾语,这正反映了汉语句法结构可以“套叠”的特点。语法学界通常采用一种形象的说法,Q称为子句,包含Q的句子S称为母句。本文拟讨论由Q作宾语子句所构成的母句的性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宾语从句是常用的语法知识,牢固树立以下五个意识可以更好地掌握它的用法,避免出现错误。一、从句意识宾语从句是在一个句子中充当宾语的从句,所以整个句子被称为复杂句,而宾语从句是这个句子的一个部分——宾语。如:I don’t think that Mary will come.我认为玛丽不回来了。“I don’t think that Mary will come.”这个句子为一个复杂句,其中“that Mary will come.”为宾语从句。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即在使动句中,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宾语才是动作的施行者。使动用法的句子在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判断使动用法时应注意使动用法与一般动词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第13小题要求从句式的角度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加以判断。但是加点部分“大人清白”、“名誉著闻”和两个“其都督”都不是句子。众所周知,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而这四处加点的部分都不能脱离原句表达完整明了的意思。既然加点部分都不是句子,又怎可判断它们是什么句式呢? 按照命题者的思路,我们姑且对加点部分进行句式的判断。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文言文句式的考查仅限于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和成分省略五种。那么,四处加点的部分各是以上五种中的哪一种句式呢?标准答案认…  相似文献   

14.
“是+信息焦点+谓语+(宾语)的(宾语)”句子与“了”字句,有三点区别:“了”表示事件的动态性;而句尾“的”表示事件的静态性;“了”具有新闻性,其宾语是该句的信息焦点;而句尾“的”使宾语失去尾焦点功能;“了”的宾语可以是不定指成分;而句尾“的”的宾语必须是确指的内容。进而证明句尾“了”并非焦点标记,也不是表示过去时的时体主词,而是表达确认的语气词,而是对于已然事件的伴随信息的确认。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结构规律看,句子是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基本句又是基本的基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说完整句(话),相应地各册语文都收入了一定量的句子训练项目。这一要求和伴之的训练,目的是达到熟练掌握完整整句的基本成分,即基本句式。它包括“谁”(或“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样”)等的对应或不对应组合的十多种形式。熟练掌握它,不仅有助于把句子说完整,有助于各种项目的句子训练,还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语文知识多深  相似文献   

16.
兼语,兼词,兼言三者各有所指,不能混同.一、兼语.兼语属语法范畴.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初中四册)“我们需要大批的积极分子来领导,需要大批的精练的先锋队来开辟道路.”(《论鲁迅》初中五册)前例是文言单句,其中的“人”,从句子前部分看,是“太守“(主语)“遣”(谓语)的对象,为受事者,作宾语;从句子的后部分看,它又是“往”的施事者,充主语.后例是语体文复句,其中的“积极分子”和“先锋队”,对“我们需要”(后一分句承前省略“我们”)来说,是两个宾语,而它们同时又分别是“来领导一和“开辟道路”二者的施事者,即主语.象这样,在一个句子中既作宾语、又充主语“一身而二任焉”的成分,就叫兼语.这是较普通的语法常识.含这种成分的句子,有的语法书上划入“复杂谓语”,称为谓语的延伸.理由是:如前例谓语是  相似文献   

17.
由动词短语"真是"充当谓语中心的句子,其语用意义主要是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实性的判断和肯定说明。但这类句子有时表达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真假判断,而是高于字面意义上的言外之意。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真是"句里充当宾语的名词性成分(NP)运用了认知上的转喻。对于孤立的句子来说,"真是"句的宾语是褒义词的,就表达了说话人赞许的感情;宾语是贬义词的,就表达了说话人厌恶的感情。但"真是"句的这种言内意外的功能,即反语的运用,更多地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才能判定。  相似文献   

18.
句群是五级语言单位中最大的语言单位,由于它不象句子一样有明确的标点区分,因此在一段文字中划定一个句群的范围时,常常会发生分歧.为此,本文拟就句群的组合和切分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初中第五册《语文》(修订本)《句群》(一)认为:“说一段话或写一篇文章,要使用好些句子.这些句子不是孤立存在,互不相干的,每个句子和前后的句子在意义上都有密切的联系.为了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常常要把几个意义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它们前后衔接连贯,合乎事理.这样的一组句子叫做句群.”这段话概括了句群的三个特点:一是群体性.即一个句群是由“好些句子”,也就是说起码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这是句群与  相似文献   

19.
双宾句是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谓语句 ,表称说意义的“(主 )·动·名 1·名 2 ”句子属于双宾句的一种 ,由正面看 ,它符合双宾句的特点 ;由侧面看 ,它不同于兼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及复指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大家公认的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当然,还有复指成分、独立成分等,但由于它们在句子中比较散漫,不是句子的有机成分,姑且不论)。人们把存在于句中的那些千差万别的词、结构抽象为六种成分,这无疑是语法学赖以建立的基础。没有这种抽象,语言就无法分析,遗词造句的规律就无法揭示。因此,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