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木煤气还原氧化铁和氧化铜海南省农垦通什中学(572219)赵国良,赵秀昌原理:木材于馏产生木煤气、木焦油和木醋液.木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CH4和H2等.先使木焦油。木醋液冷凝分离,再用木煤气来还原氧化铁和氧化钢.实验准备:在蒸馏烧瓶(1)中装有干...  相似文献   

2.
朱凤琴 《数学教学研究》2002,(4):43-43,F004
文[1]给出了双曲线的一个有趣的性质:给定双曲线,P1是C上不 在顶点的任一点,P1P2是C的垂直于y轴的弦,M1(0,-b)、M2(0,b)是C虚轴上的两个端点,则直线P1M1与P2M2的交点P仍在C上.此性质表明P1M1与P2M2交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若P1P2是C的垂直于x轴的弦,M1(-a,0)、M2(a,0),此性质的其它条件不变测点P的轨迹是否也是双曲线呢?探讨如下: 设P1(x0,y0)是C上任一点,则P2(x0,-y0). 直线P1M1方程为 直线P2M2方程为 v=tXQJ.tZ]…  相似文献   

3.
课外小实验三则山东五莲一中(262300)隽桂才..1.磁性氧化铁(Fe3O4)的制备将12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中,制得溶液Ⅰ;将1克FeSO4·7H2O和2克FeCl3·6H2O在搅拌下同溶于20毫升水中,为溶液Ⅱ.在大试管中加入10毫升溶液...  相似文献   

4.
几何题中有不少问题的证明都是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实现的.这里,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自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就角平分线条件构建全等三角形谈些思路.思路I过已知边上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延长此垂线段与另一边相交得全等三角形,例1如图1,在西△ABC中,∠ABC=3∠C,∠A的平分线为AD,BP⊥AD,P是垂足.求证:BP=1/2(AC-AB).证明延长BP交AC于Q.∵AP平分∠BAC,且AP⊥BQ,∴Rt△APB≌Rt△APQ.∵∠1=∠2,∴∠ABC=∠1+∠3=∠2+∠3=(∠3+∠C)+∠3=…  相似文献   

5.
例1[第七届广西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初三组(第一试)试题]如图1,把导线AB、CD并排绕成线圈.当电流从A、C流进,从B、D流出时,线圈产生磁性.若把B、D接头连起来,使电流从A流进,从C流出,则:()A.线圈磁性会加强B.线圈磁性会减弱C.线圈不再有磁性D.线圈南、北极会改变解析.当把B、D接头连起来,使电流从A流进,从C流出,可以等效于AB、CD两个线圈产生的磁性的总和.AB段的电流是从A流进,从B流出;CD段的电流从D流进,从C流出.根据安培定则(二)可知,对于AB段而言,线圈的在端为N…  相似文献   

6.
PH_3的简易制法安徽阜阳市红旗中学方子忠用Ca3P2制取PH3的实验安全简便,学生容易掌握,具体做法是:一、Ca3P2的制取(1)先把消石灰放在坩埚中,加盖用喷灯加强热约10min,使它分解为生石灰。(2)取红磷1~1.5g放入一支15×150mm?..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 1.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AP:PB=3:1,,则CD等于 2.如图1,CD是O的直径,AB是弦,AB⊥CD,垂足为E,如果CE=2,AB=8,那么ED=_,O的半径r=_.(江苏省徐州市) 3.如果O的半径为5cm,一条弦长为8 cm,那么这条弦的弦心距为 cm(安徽省) 4.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2:3:4,那么∠D= (吉林省) 5.如图 2,BA是半圆O的直径,点C在O上.若∠ABC=50°,则∠A= (吉林省) 6.如图3,AB是O的直径…  相似文献   

8.
磷化氢的简易制法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236017)方子忠用白磷跟碱液反应制磷化氢较繁,所用药品较多,适合制多量的磷化氢,用Ca3P2制磷化氢的实验简便安全,可作学生科技活动内容.具体过程如下.一.Ca3P2的制取(1).取红磷1-1.5克放人一支1...  相似文献   

9.
成果集锦     
成果集锦编者按本刊1997年第1~2期发表了赵临龙老师推广斯坦纳关于“三角形具有等平分线的角对等边”的定理作出的如下猜想(以下简称赵-猜想):图1在△ABC中,等长分角线BD、CE交于P,延长AP交BC于Q(图1).1.若AB·PC+AC·PB,则A...  相似文献   

10.
用构造法解立体几何题9例兰州市二中杜丕伶一、构造长方体例1.如图(1),PD⊥矩形ABCD,且PD=AB,求平面PAD与PBC所成的锐二面角。分析:由已知可得线段PD、AD、CD两两垂直,可以此为三度构造长方体如图(2)。显然平面PAD、PBC各是侧...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建立“P—Q—R”法,借以证明研究一类不等式,尤其是研究三角形不等式[1][2],张瑞蓉老师在研究该方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如下定理[3]: 本文提出与P+3Q≥R等价的四个三角形不等式链:(Ⅱ)、(Ⅲ)、(Ⅳ)、(Ⅳ). 定理1a,b.c为△ABC三边,则注意到(b+c—a)=P—2Q+R,此时,定理 1不等式链(Ⅰ),又可写成为(Ⅱ): 定理 2在△ABC中,有 3(-P—2Q+R)≤-P+R ≤(- P+ 6 Q+ R) ≤3Q<P+6Q—R,(Ⅱ) 显然,(Ⅱ)包含的 10个不等式均可化为 P+3Q …  相似文献   

12.
按常规方法制备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卵黄抗体(yolkantibody,YA),经冻融、温度、机械振荡、光照和防后剂(0.01%流柳汞、0.01%叠氮钠和0.5%苯酚)等处理后测定其琼脂扩散试验(Agargelnredritation,AGP)效价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冻融毛次后卵黄抗体的AGP效价自1:64降至1:32,冻融6次降至1:16,0.5%苯酚的存在使YA的AGP效价自1:64降至1:16;其它物理因素对YA的AGP效价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种子呼吸时释放CO”2实验装置的改进四川乐山一中一分校(614000)李小玉现行初中生物课本第一册(上)P.60演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实验装置如图A、B。笔者按此方法实验后,发现有如下几个缺点:1.在使用B装置时,必须在注水前将塞子上安放漏斗...  相似文献   

14.
段卫东 《化学教学》2000,(1):43-43,44
众所周知烯炔加成反应的机理为:由于叁键比双键的键能大,键长短,不易断裂,因而亲电加成发生在双键上.如:CH2CHCH2CCH+Br2CH2BrCHBrCH2CCH(1)而在中专教材《有机化学》书中有这样一个反应CH2CHCCH+Br2CH2CHCBrCHBr(2)此反应是叁键断裂,卤素加成到叁键上,而与反应(1)正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反应(1)双键和叁键之间间隔了两个单键,相当于两个独立的烯烃和炔烃.叁键碳原子是SP杂化,S轨道成分占1/2;双键碳原子是SP2杂化,S轨道成分占1/3.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5.
1.驻美国大使馆:地址:THEEMBASSYOFTHEPEOPLE’SRE-PUBIJCOFCHINA,2300CONNECTICUTAVENUE,N.W.WASHINGTON,DC20008电话:(202)3282500(202)7456500传真...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Ⅰ) 1.(1)C(2)B(3)A(4)C(5)A(6)D(7)C (8)C(9)B 2.(1)药匙 镊子 盖满试管底部1~2mL(2)倒(3)①b②e③d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Ⅱ) 1.(1)D(2)C(3)D 2.(1)试管 橡皮塞 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塞子(2)①略 ②甲: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乙: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丙:过滤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③甲: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乙:滴管口伸入试管口 丙: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靠紧烧杯内壁 实验一 1.B 2.D 3.D 4.E;C、…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出现的变分累积展开法(VCE)已被应用于统计物理中伊辛(Ising)模型的研究.本文利用VCE方法,计算了L层磁性薄膜的临界温度Tc(L)和临界指数β(L).当磁性薄膜的层数L>1时,本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大体相符.对于L=1(二维)这一特例,本文计算结果也与有关报道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 1.科学家用浸有甲基丁香酚的纸片挂在果园内,诱得大量雄性害虫。这种药物的 (1)生物属性为A、激素B、性引诱剂C、信息激素D、脑激素 (2)化学属性为A、单质B、无机小分子C、有机小分子D、有机大分子 2.马利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深11公里,科学家进行考察时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却没有绿色植物 (1)其原因是那里A、没有阳光B、温度太低C、压强太大 D、缺少O2和 CO2。 (2)那里的鱼虾体内压强可达(标准大气压为P)。 A.1.1PB.11P C.110P D.1100P 3.地球大气…  相似文献   

19.
成果集锦     
成果集锦一个“平面一点型”三角形不等式定理设△ABC的边为a、b、c,其内切与外接圆半径分别为R、r,P为平面内任一点,则(1a+1b+1c)(PA+PB+PC)≥(25+6rR-rR-r)12(△ABC为正三角形,P为其中心).定理的证明需用如下事...  相似文献   

20.
设f为超越亚纯函数,R(z)为有理函数,F.Gross和C.C.Yang在[1]中猜测:当R(z)分子,分母最高次数≥3时,R(f)有无穷个不动点,并指出附加上条件N(r,f)=S(r,f)时结论是成立的。C.C.Yang在[2]中附加条件N(r,f)=S(r,f)后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本文减弱了这一附加条件。本文还改进了C.C.Yang的另些结果和G.P.Barker,A.P.Singh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