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本文回归《项羽本纪》的文本,通过项羽在不同事件中的语言的长短(或者有无)的角度,解读项羽形象的完整性。“力”“、气”“、略知其意”的“兵法”,是司马迁心目中项羽生命的三要素,它们在不同的事件中表现出或同或异、时隐时现的形态,形成三条脉络贯穿于项羽的一生,再加上他在生命最后关头表现出来的“情义”,四者构成了一个脉络贯通、气韵兼具、生动丰满的项羽形象。  相似文献   

2.
“马童面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马童面之”传统的解释是“马童背对着项羽”。此种解释不甚妥当。根据字义、文义和语言规律,应解为“马童仔细观看项羽”才算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范增辅佐项羽成就霸业而被尊为“亚父”,“亚父说”到今天几乎已成定论。本文作者在查阅典籍后得出“亚”是范增之字的新发现,并对项羽与范增的实际关系作了新的论述,从范增对项羽贡献之微小及其与项羽关系之疏远,进一步证实了项羽不会尊事范增为“亚父”,从而推翻了流传千年的“亚父”陈说。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史学界、文学界对楚汉相争时期的两位风云人物——刘邦、项羽的评价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刘邦“虚伪狡诈”,是“流氓无赖”,而项羽则是“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本文通过历史事实和史迁对项羽的“过誉之辞”的分析论证,客观地评价了项羽的功过,揭去了套在他头上的道道光环,还一个“本真”的项羽于世人前。并对史迁“扬项抑刘”之举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5.
长达4年的楚汉之争,以刘邦获得天下,项羽乌江自刎而告终。造成这种弱者胜、强者败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鸿门宴可算是一件值得探究的事件。 本来项羽听到曹无伤的密报和范增的劝说后,已下定决心利用鸿门宴铲除刘邦。可是当他听到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攻之,不义也”,立刻改变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由此,项羽寡谋轻信的性格可见一斑。 而刘邦来到鸿门后,觉察气氛不对,便马上抓住项羽的心理特点,说自己与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同胞,又说“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竭力地跟项羽套近乎,并极力迎合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项羽听…  相似文献   

6.
项羽乌江自刎,基本上是沿袭两千多年的说法。自从1985年计正山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文,尤其是2007年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发表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一文,认为项羽死于东城后,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于是关于“项羽死于何地”在史学界和社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论争的焦点:一是对“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如何理解与阐释;二是对“阴陵”、“东城”如何注释;三是“东城”与“乌江”在秦汉时期的有无管辖上从属关系;四是关于九斗山有无的考证;五是如何看待司马迁在《史记》中史笔手法。综观20多年来关于“项羽死于何地”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以冯其庸、计正山、董书冰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东城(现安徽定远)说;二是以袁传璋、王贵华、呼安泰、宁业高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乌江(现安徽和县)说。史学界张大可、施丁、汪受宽等赞同项羽死于乌江之说。  相似文献   

7.
鸿门宴上的座位安排与项羽性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鸿门宴上的座位安排绝非是项羽自高自大,而应该是分宾主的。刘邦来项羽军营中谢罪,军事态势上处于劣势,但项羽遵从叔父项伯的劝导,心理上不但没有对刘邦设防,反而将刘邦当作客人。在叔父项伯与谋士范增之间,他感情的天平失衡,是宗亲血缘的魔爪和虚伪的道德使项羽坐失良机,也恰恰是这“义”与“孝”使项羽成为一名失败的英雄永垂史册。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206年,在今西安临潼新丰鸿门的刘邦和项羽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人们或称其为“鸿门宴”,或称其为“鸿门会”。“鸿门宴”和“鸿门会”有着不同的内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区别。项羽在鸿门与刘邦会面时并没有加害刘邦的想法和行动,但后来在一些人看来,“鸿门宴”成了加害客人的宴会,成了项羽设宴欲加害刘邦的宴会,这是对项羽的误解。《史记》中有关记载这次刘邦、项羽鸿门会面的文字应该取名为“鸿门会”。  相似文献   

9.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等文九点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羽乌江自刎,《史记》《汉书》写得非常清楚。近年有人说“项羽不死于乌江”,而是“身死东城”。殊不知秦汉时期乌江属于东城,“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是一回事。其说以《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为代表,故我们与其商榷,考论是非。  相似文献   

10.
在《鸿门宴》中,刘邦入咸阳,曹无伤就使人言于项羽,是为不忠;曹无伤激化项羽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必会使两军交战,是为不仁;他想借项羽之手杀了刘邦,是为不武;一旦杀人不能举,他必死无疑,是为不智。如此之人项羽对沛公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其意是要刘邦杀了曹无伤。而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是为忠;“卫士不内”“侧其盾以撞”,是为武;“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是为勇;遵守先前的约定,是为义;说项羽“亡秦之继耳”“不取也”,是为智。如此之人,项羽非但不怒,反叫“壮士”,赐之酒肉。这表明项羽对小人是杀之而后快,对英雄敬…  相似文献   

11.
《史记·项羽本纪》的叙事提供了被重新叙述的全部可能,但是由于项羽人格超出古代中国意识形态能够允许的边界,他失去了能担当所有叙事的主体身份,因此被封存在几个固定的成语之中。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提供了项羽被重新叙述的可能,潘军的《重瞳》是近代以来项羽叙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与《史记·项羽本纪》的互文联系给理解在大众文化霸权全面形成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叙事如何可能这一问题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叙事照应方法缘于其继承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典籍的内容和叙事方法。他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运用人物对话的照应叙写重大事件,将人物对话照应与叙事相结合,三组人物对话照应形成了刘邦韬光养晦的策略,环环相扣的许诺人物对话照应导致了项羽“击破沛公军”失败;他运用类似事件的前后照应,塑造人物形象,如项羽、项伯、项梁等,从而使整个叙事文字前后衔接,故事完整,天衣无缝,并增强了人物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孙子兵法》视角出发,探究所得巨鹿之战中项羽胜利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项羽能够与民同心;其次,项羽在平日宽待士卒却不溺爱骄纵,赏罚分明;再者,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项羽强调速战疾战、奇正配合、死地后生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冯其庸先生支持项羽“身死东城”而非“乌江自刎”一说,立论基础在对《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句的分析上,而强调“欲”字,项羽仅是“欲”东渡而未曾东渡。分析《史记》中“欲”字的用法可以看出其立论不成立,“欲”丝毫不影响后面的句子表达另外的或者正相反对的意思,或者说,欲字的含盖性极弱,覆盖面很小,它往往只能涉及紧跟之一词,如果是动词,则只能约束到一个词。它的力量仅仅如此而已。项羽身死之“东城”与自刎之“乌江”乃交互成文,实指一地。由此,项羽死于乌江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5.
项羽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叱咤风云、勇武绝伦的英雄人物,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在巨鹿之战大破秦军主力,最终导致秦王朝覆亡,项羽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毫无疑问的定评。而其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可悲可叹。后人通过大量的诗词对其悲剧英雄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对项羽其人,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相似文献   

16.
项羽是历史人物,也是艺术人物。项羽的悲剧既是历史必然的悲剧,也是性格悲剧。项羽忠于爱情、爱惜子弟、坦诚、直率、单纯、感恩、羞愧、自责等性格特点,既是他在尔虞我诈的战争中致命的弱点,也是他悲剧性格的原因。这些特点是项羽身上所传承的崇高道德,是文学作品传唱项羽经久不衰的美学原因。  相似文献   

17.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人物传记之一,司马迁以其前所未有的才力与千钧笔力,生动地塑造了项羽这一充满传奇色彩、有着复杂性格、具有高贵人格的悲剧英雄形象。项羽二十四岁起兵,三十一岁败亡,八年征战,骤起骤灭,是性格决定了命运。作为失败了的英雄,千百年来,却被反复吟唱,深切怀念,赢得了人们无限的敬仰,是他顶天立地高贵的人格使然。  相似文献   

18.
秦末时期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则受命北上救赵。关于刘邦西征和项羽北上救赵的行军路线,《史记》《汉书》记载简单分散,且颇有歧异。以往学术界或对此问题关注不够,或仅作了较为宏观而粗略的勾勒。通过仔细排比、辨析史料,对刘、项二人的行军路线作出更为细致的复原与分析,认为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北上救赵在抵达安阳之前.其行军路线与刘邦两次西征的行军路线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林立坤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1):23-25,88
《大言赋》、《小言赋》是由襄王、宋玉、唐勒、景差参与的关于"大"和"小"的论辩。宋玉在这两场比赛中胜出,首先一个原因在于宋玉所说的"大"突破了客观的极限,而向主观层面无限扩展。其次,宋玉的描绘真切可感的传达了恐怖的美学效果。再次,宋玉描绘的"大"充满了雄霸之气,刺激了襄王,让他在面对巨人威力的恐惧中意识到自我王权力量与巨人一样伟大而感到释怀和愉悦。第四,宋玉所描绘的"大"与"小",虽然都是纯粹心灵的理解,但这种主观的领悟是可以被传达并以一种美的体验为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史记 · 项羽本纪》 及相关篇章的细读,辩驳了 "司马迁同情 、 赞美项羽" 之类的观点,并分析了近代以来文学鉴赏领域项羽形象虚美化的复杂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