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务流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E-Publishing)是采用数字技术(二进制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出版.个人认为,从"数字化的出版"和"出版的数字化"两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广义的数字出版.数字化的出版主要指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对出版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它包括数字化的创作、数字化的编辑加工、数字化的复制发行、数字化的阅读消费等;而出版的数字化更多地被业界理解为出版管理的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工具对传统出版的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造,例如包括编务、出版(印制)、发行、财务等出版环节的ERP管理系统等.而传统出版业务流程包括组稿、编辑(编务)、(出版)印制、发行(储运发货结算)等环节,它们是按照时间顺序线性运行的.  相似文献   

2.
融合发展背景下,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传统出版业编辑需要对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就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出版业编辑角色进行论述,包括优质内容的遴选者、资源整合的推动者、产品运营的策划者、社会阅读的组织者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传播者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编辑如何面对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超越,但不是全然否决。尤其对于主抓出版内容的编辑来说,编辑工作之魂不管是在传统出版时代,还是在数字出版时代,都是一样的。但数字出版毕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出版革命,所以编辑人员必须认真面对新形势,积极学习相关数字出版技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出版相比,在数字出版中,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由于出版设备、操作工具和工作方式等的改变,传统出版编辑要达到新的工作要求,依旧面临很大挑战。由于出版载体的丰富,现代的编辑工作除了内容处理、文字校对之外,在稿件的版面设计、稿件版面与呈现方式的配合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出版编辑不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技术和新挑战,提高各项专业技能,以适应新的出版媒介和读者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出版的背景下,编辑要树立全新的策划理念,做好由被动把关到主动策划,由实时简单传播到深度报道,由"眼球新闻"到"人性服务",由幕后策划到主导创作的角色转换,积极采取对策挖掘信息的多维价值,全面推动传统纸媒的时代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涛 《出版参考》2012,(30):18-19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但具体到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现状则是,虽然大多数出版社都基于自身优质内容资源进行了数字产品开发,但市场契合度与市场接受度都不高,在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多次应用和增值服务等方面也都不尽如人意。更为突出的是,目前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更多的是数字出版部门的事情,传统编辑基本不参与或甚少参与。数字出版部门作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先行军"进行先期尝试和试点,自是出版社基于当前数  相似文献   

7.
也谈"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在《大学出版》杂志上拜读了一位同志的有关"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目前实行的策划编辑制,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常常导致诸如"选题质量很难保证","文字编辑参与选题策划的意识淡漠……编辑群体资源浪费","编辑整体素质弱化","工作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不利于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发挥作用",故而认为"对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来说,不宜实行策划编辑",而应实行编辑策划制.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第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策划编辑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第二,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应该并存.  相似文献   

8.
巢乃鹏 《中国编辑》2012,(4):21-23,42
在传统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是编辑人员,编辑客体指文稿、作者和读者。编辑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数字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客体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形成了以作品为中心,编辑主体(编辑人员)与编辑客体(作者、读者),编辑客体之间(作者与读者)强烈互动的三角锥模式。数字出版业态对编辑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角色要求,带来了编辑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凸现。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中的读者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编辑客体中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关系增强,这成为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数字出版技术和媒介融合态势对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对编辑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转型背景下"一体两翼"编辑人才是基于出版行业的使命和历史特殊性以及数字出版对编辑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即编辑人才应以社会责任感为主体,以传统的案头工作、策划、统筹、推广、营销为一翼,以数字化制作、传播、经营、管理为另一翼协同发展,具备复合型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庄庸 《出版广角》2011,(12):39-42
对2011年整个书业的大势进行研判,我个人认为有四个关键词必须掌握,否则无以把握整个出版行业的竞争态势、发展逻辑和未来的趋势。第1个关键词:人变——"物变"和"书变"的关键第一个关键词"人变",是相对于前两年的关键词"物变"来说的。比  相似文献   

11.
王丽媛 《新闻传播》2013,(12):12-13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出版数字化亦是必然趋势。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具有内容海量性、主客体交互性、传播同步性等特点。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互补共存,在互补发展的同时,给传统的出版活动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对编辑思想也进行了重构。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思维的重构包括多元立体化、商业化、非线性化、个性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专业知识、市场判断、编辑功夫,三者是编辑专业性的完整体现,缺一不足称完美。当前,再谈数字化出版,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认为只是"狼来了"。大势所趋、大潮已到,基本成为共识。不过,虽有共识,却因为技术、资金、模式等问题的困扰,"该怎么做?"又让很多出版人裹足不前。真正求索前行,并已经开拓出一条道路的,所见寥寥,更多的还是忧急地逡巡在海边和浅滩上。在大数据时代的潮流中,传统出版下的编辑应该做哪些准备和改变,顺势而动,才不致被潮流淘汰,搁浅在沙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编辑的传统工作方式,用"做"书这一字或许更能体现当下编辑所担当角色的特定要求.它体现了编辑工作的主动性,是编辑对选题准确的预见,是对编辑案头工作技术含量高低的折射,是编辑对图书亮点转化为卖点而主动全程介入各个环节的有机组合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5日,由韬奋基金会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办,百道网协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的主题为"中国好编辑"第二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合肥举行。本届论坛设"中国好编辑与出版强国建设"主论坛以及"好编辑培养之道""好编辑成才之路""成功案例交流"等三个专题论坛。论坛围绕后转企改制时代及流媒体语境下,如何培养、选用各类编辑出版人才以及好编辑对建设出版强国的作用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研讨。河北出版集  相似文献   

15.
人才兴则出版业兴,人才强则出版业强。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提升传统出版机构编辑的数字化能力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传统出版机构编辑数字化现状、传统编辑转型遇到的问题,提出传统出版编辑自觉提升数字化能力是大势所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传统出版机构为编辑提升数字化能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从而加快融合时代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理想在潮头:给青年编辑》是陈昕写给青年编辑的理想之书。他以自己的职业经验,教授青年编辑从业之道;以企业家的高度,从经济学和产业角度分析我国出版转型和文化创新等问题,拓宽了青年编辑视野。该书不仅是个人经历的回顾和思想总结,还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学者化』是对编辑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编辑要不要"学者化"的讨论由来已久.在讨论中,越来越多的人赞成编辑"学者化"观点,达成了"有作为的编辑应当学者化;学者化的编辑才可能有作为"的共识.而作为编辑从业人员,在出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学者化"已成为对编辑自身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当下,编辑应在编辑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能力,逐渐接近并最终达到"学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乐 《中国出版》2012,(6):52-53
从2001年浙江摄影出版社的范达明先生提出"编辑权"至今已经10年有余,出版业在体制上经历了改制、在技术上经历了数字化,编辑的工作内容更丰富、责任更重大。编辑的责任是调节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与表达权,具体来说就是"动议权"、"修改权"、"转型权"和"把关权",编辑的这种权利虽然和著作权完全不同,但同样需要法律规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我们被迅速地推入到新媒体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数字化出版的实施冲击着传统纸媒出版业,本文就传统纸媒图书编辑必须进行自我革命,适应新形势,以谋求生存之道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阅>是山东省出版总社图书资料馆主办、面向本系统书业同仁的文摘性内部刊物.创刊于1997年11月.创刊时,考虑到有必要使<出版参阅>看起来更像刊物而不是内部学习资料,以利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便确立了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即:"把<出版参阅>当作一个传媒、一个品牌来经营".因而便有了这样的刊物样式:16开,月刊,16页码(今年初应读者要求增至20页码),并交正规印刷厂家激光照排印制,每期印数500册,基本上达到本系统各单位领导、行政机关及出版社编辑、出版业务人员人手一册.3年来,我们坚持"采书报刊资料,撷国内外信息,揽编印发动态,把大市场脉搏"的办刊方针,力求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