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针对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一篇综述性科普类文章,整合了众多关于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2.
《生命生命》一文用“飞蛾求生”“瓜苗破壳”和“倾听心跳”这_二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本文短小而精悍,语言简洁而朴实,思想含蓄而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几个小故事,但透过文章语言,  相似文献   

3.
菜花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罗民权 《新课程研究》2007,(5):13-13,12
看了2006年12月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一篇题为《一堂作文课能否承载生命之重?》的文章,我被王菘舟老师的一堂作文指导课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史上,乡土情结被很多作家所演绎,寄托在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中,表达着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部分反映乡土民俗的文章,这些文章或生动有趣或深情婉转的语言再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让我们既了解了祖国地域辽  相似文献   

6.
《紫藤萝瀑布》被收录于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是一篇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且富含了丰富人生顿悟的哲理散文。文章在写景抒情和悟性悟理方面都做到了浑然一体。它不仅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紫藤萝美、语言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美。一、融入生命的藤萝《紫藤萝瀑布》是托物言志类文  相似文献   

7.
张玮 《甘肃教育》2009,(18):44-44
一篇好的文章,不只是字、词、句的简单排列,而是作者生命意识的真挚流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呢?  相似文献   

8.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被安排在苏教版普通高中教材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精神支柱”板块的第二篇。这篇小说的可读性很强,学生通过自读完全能把握故事梗概,但对于文章的主旨往往理解得不细不深,抓不住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已届百年,笔者在一篇纪念文章《语文:生活生命生态》中写道:“如果不是过多地数落语文的不是,而是站在建设的立场上看待语文,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语文一直是‘剑走偏锋’:轻视生活、漠视生命、无视生态。对生活的轻视,使语文与生活隔膜;对生命的漠视,导致语义生命价值丢失;对生态的无视,致使语文陷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已届百年.笔者在一篇纪念文章(《语文:生活生命生态》)中写道,如果不是过多地数落语文的不是.而是站在建设的立场上看待语文,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语文一直是“剑走偏锋”:轻视生活、漠视生命、无视生态。对生活的轻视,使语文与生活隔膜;对生命的漠视,导致语文生命价值丢失;对生态的无视,致使语文陷入一个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训练时很多学生看着题目茫然不知所措,为一篇800字符的文章绞尽脑汁,痛苦之后还难以拿到高分。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少对生活与生命的内心情感体验。因此,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呼唤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2.
张娟 《现代教学》2007,(4):26-26
【事件回放】 《古道》是一篇我在课外看到的文章,故事虽短小,却通篇散发着人性美,这一点也符合正提倡的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所以,我决定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我想,他们一定和我一样会被深深地打动。  相似文献   

1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篇名叫《草原野花》的文章。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情不自禁地融入书中的情节,并陷入了沉思。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它充分体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愿望和对生命的热爱。文章写的是作者来到广阔的草原,看到了草原上美丽的野花,就随手摘了一朵,却无意中看到它的生命一点儿一  相似文献   

14.
生命美学观照下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文章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的主题以及生命教育的实施进行了理性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本人2001年参与编写人教版7 ̄9年级语文课本,记得有同事谈到七年级上册课文《生命生命》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将这篇课文跟下面的同题文章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认为作为附文的同题文章叙事更精彩,显得更好,当时我未予深究;最近又听到使用过这一册课本的老师说  相似文献   

16.
张馨 《山东教育》2007,(3):27-27
《生命生命》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作者选取了飞蛾求生、瓜苗从砖缝中长出、“我”静听,亡、跳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三件寻常小事,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谈对生命的认识,并从中感悟到: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相似文献   

17.
曾经读过乔叶的一篇题为《有了阳光》的文章,深深地为其中所蕴含的珍惜拥有的深意而感动。现在又有幸领略李丹《感谢生命》的风采,不禁惊诧于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阳光的拥有,还是生命的缔造。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的思颍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章主要立足于狭义上的思颍诗与续思颍诗,以其两篇序文为切入点论述欧阳修“思颍”所体现出来的主体生命意识。从欧阳修的肉体与思想两个角度剖析他的生命关怀与人文关怀,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生命观照。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想到,自己一篇二十年几前的文章会掀起轩然大波;我也没有想到,它竟波及国内几大有影响力的网站,引起了陶研界数个QQ群的热烈讨论。这是一场思辨,一堂追求真知、学做真人的生活教育,一场尊重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的生命教育。真是印证了生活(命)教育,随时、随事、随人、随处、随地。  相似文献   

20.
《生命生命》是义务教育百校实验教材第八册中的一篇短小精湛、富含生命哲理的散文。本文作者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通过生活中的三个小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