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人”的工作,只有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平等的沟通,形成 双方的积极互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运生  李芳 《教师》2008,(8):97-99
《白虎通》的儒学思想可概括为体现尊卑贵贱的“三纲六纪”和阴阳五行的神学宇宙观两方面内容。这些思想以对血亲的感情和对天神的崇拜为精神支点,通过以制度保证的一系列教化和严酷的刑罚,在当时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陆君 《教师》2008,(8):73-74
《白虎通》的儒学思想可概括为体现尊卑贵贱的“三纲六纪”和阴阳五行的神学宇宙观两方面内容。这些思想以对血亲的感情和对天神的崇拜为精神支点。通过以制度保证的一系列教化和严酷的刑罚,在当时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五陵原人对汉代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陵原地区是汉代重要的文化历史区域。五陵原人的活动与思想对汉代政治发展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清正廉洁、重视教化、不畏权贵的官吏对吏治的好转、政治的清明起着积极作用;酷吏、游侠、奸商的活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甚至造成政治悲剧。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人文”是两种不同的人文传统。“精神”与“方法”是两个层面上的人文要素。大学人文教育应该从办学和教化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政治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两方面分析了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进而阐明了新时期师范专科学校在“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汉代经学意识形态的确立是通过经学思想政治化和经学信仰大众化两方面实现的。经学政治化是从思想到制度再到结果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即统治思想经学化、通经入仕制度化、官僚队伍儒生化。经学大众化主要通过儒生信仰和创造推动统治者的信仰、政治威权和禄利诱惑推动官吏的信仰、经学教育和政府奖进推动知识分子的信仰、教化和风俗推动庶民的信仰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辨证扣眼光,从“喜”和“忧”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围绕“助人自助”这一中心,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融入到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实现经济资助和思想“自助”的二元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研究了"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围绕课内外结合线上下联动两方面,提出了"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顾炎武以“明道救世”为德育纲领,并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救世精神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两方面提出了德育的具体要求;反对理学末流的空疏,提出了实学的德育内容;突破了个人本位的德育观念,将移风易俗的社会教化活动纳入德育范围并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其德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全方位育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研究分析了全方位育人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关系,介绍了食品保藏与加工工艺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工科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辨析"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对深化教育理论认识、改进教育实践、优化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德育密切相关,能有效塑造人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人的劳动技能;梳理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发现,职业教育可以归纳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同时,职业教育在促进生产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并列,重合,交叉,包含"四种关联,也存在教育实施的主体与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条件、评价等六方面差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在厘清与"职业教育"区别的基础上,通过重塑劳动与职业价值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确立多方联动的劳动育人机制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德育学”置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二级学科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厘清"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边界关系.以"马克思主义德育学"来替换"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既可增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其他四个二级学科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又可与我国古代德育或西方德育接轨并突显与它们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4.
礼乐教育是传统儒家道德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突出特征。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在道德严重滑坡的现代社会,重新发掘礼乐教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礼乐教化的现代开展路径,其理论的终极指向是通过对礼乐精神的培养重建中国人的德性生活。  相似文献   

15.
侍玉青 《成才之路》2021,(11):22-23
“孝雅教育”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孝雅教育”可以让学生变得仁爱、热忱,充满责任感,更能使学生做到举止得体,言谈优雅,品位高雅。文章分析“孝雅教育”的内涵,并以教育实践为例,从多个方面对如何有效推进“孝雅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分析"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就呈现出教育优先、就业优先的发展趋势,完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育人主体,最终达到“知识—技能”“工作—成果”一体化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上,探求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路,闸述了科研意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