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晓方 《新闻前哨》2011,(2):88-88
很多电视台都有一档"名人访谈"节目,节目大多设计精心,嘉宾的感人故事和有益的人生经验很好地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对那些年高德劭的学术大师、文艺泰斗的访谈,其成功之路和人生智慧,给观众以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可是有的节目差强人意,嘉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是一位有很强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作家,在《长恨歌》中,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状态下女主人公王琦瑶的行为心理描绘来实现的。王琦瑶虽然有缺陷,但有明确的"人"的意识和"女人"的意识。少女时代的她对未来满怀梦想,努力改变自己低下的生活处境,追求美好生活;经历了巨大的人生磨难后仍然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追求幸福的爱情,母性意识得到一次次的突显和张扬。  相似文献   

3.
又到桃花艳开时,站在游人如织的武陵桃花源,不由得想起曾热闹好些时候的关于桃花源"原型"之争.1989年9月,<文萃报>载,全国有十多处桃花源,均自称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之"真迹".  相似文献   

4.
对《人生与伴侣》杂志社“声明”的分析郭登科河南省社科联主办的《人生与伴侣》杂志,每期的目录页那刊自组下的"声明":"不刊版权问《人生导伴B》杂志社所自,未经许可,不准以任何志式作全剧出局配Z翻印。切对本刊文江库城,词R的与本刊联系。"此类的"声明"奶...  相似文献   

5.
新闻人物报道的模式在悄然变化。"阿文"类的奋斗失败的"小人物"产生于现实,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跃然于媒体之上。对阿文等命运的再现,其意义不同于传统的张扬一种具有示范价值的形象所蕴涵的精神,而在于通过再现来揭示、启示和警示某些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6.
梁艳 《新闻窗》2011,(4):107-108
新闻中不可缺少人的存在,人物报道是《新疆经济报》报道的一大特色,该报常年开设有专栏"生活深处"、"道德生活"、"西部人生"等专门描写普通人情感、生活的栏目,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好评。  相似文献   

7.
"水"是古代档案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文章某种风格与境界的追求,体现着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而这种人生理想又以其哲学观念为根基。因此,我国文论中的"水"之喻蕴含着文章风格、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几个相互关联转换的内涵层面。  相似文献   

8.
常德地处湖南美丽的洞庭湖西岸,古称武陵,是一座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举世闻名的古典名胜桃花源就在其境内.  相似文献   

9.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凡读过此文的人,没有不交口称赞其高深的文学造诣与思想境界的."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反映了诗人追求和谐社会的美好梦想.  相似文献   

10.
非虚构的真实生活电视纪录片是从真实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纪录片表现的问题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断,以此来反映活脱脱的人生现实,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①这是电视纪录片的美感所在。电视纪录片是对生活的一种发现和有选择的再现,"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  相似文献   

11.
生育,对于女性,其实是件限时秒杀的事。是的,更年期会在40多、至多50出头来临。过了25,就老有很多声音——妈妈的、闲人的、报刊专家的——在提醒你"高龄产妇"四个字。过了37,产检时,病历直接就写着"高危产妇"。我年轻时候是个糊涂人,对人生没有通盘计划。  相似文献   

12.
生活励志     
《全国新书目》2014,(8):28-29
我对时间有耐心林志颖中信出版社97875086453772014-06 42.00"我只是跟着时代在走,在对的时机做了对的事情。"因一曲《十七岁的雨季》红遍亚洲的小旋风林志颖,出道22年,唱歌,拍戏,玩赛车、摄影、高科技,追求极速,跑步前行,人生中充满刺激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新写实小说是继文化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之后,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小说创作流派。其最大的阅读魅力在于用客观的笔法表现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我他一样的人物,还原生活的原始风貌和原生质态,也就是"不篡改生活",只做"拼版工作"但肯定"不动剪刀"。①池莉1987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短篇小说《烦恼人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文本。这篇小说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关键在于它的求真性,即在文本中表现出生活"纯态事实"②。然而,同样是写当今世界中人们在世的状态,池莉在散文《真实的日子》中对于真实的呈现却与《烦恼人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天地》2010,(8):34-40
本期讲述有"中国第一文化家族"之名的湘潭黎氏家族,从清末民初到文革结束这段历史时期中"黎氏八骏"的人生传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兴起的过程,也感受那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刘舸 《兰台世界》2007,(5S):61-61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凡读过此的人,没有不交口称赞其高深的学造诣与思想境界的。“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反映了诗人追求和谐社会的美好梦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周年丰 《新闻前哨》2013,(7):110-110
最近,湖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带我们到一所大学去与新闻专业的师生交流"我是建设者"的看法。一位教授十分善意地问我:"记者是新闻工作的主体,他们应有报道的自由,您怎么看?"我答:"是主体无疑,有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有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漫长过程"。目前,在"必然王国阶段",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在有中国特色新闻制度的规范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书写,尽显记者的出彩人生、“学校一位党委副书记说我的观点有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陈丽荣 《新闻窗》2010,(6):112-112
鲁迅先生有言:"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此为他的人生经验之谈,因为他既教过书,更作过文,两方面都实践过,最有发言权。新闻工作者,自然离不开作文。如果说做好其他行当需要热情的话,那么“新闻”这一行当就尤其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断简遣文别有情──访编辑名家阙道隆周翼虎“人生的环境和机遇比个人选择更起作用。”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阙道隆先生回首他走过的漫长的编辑生涯,感慨地说。阙先生原籍湖南省桃源县人.此县距桃花源只有十里地,风景如画,民风简朴。上了6年私塾后又接受了新式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千六百年来,世外桃源人人向往,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其真实位置或者创作原型地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桃花源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避秦绝境遗址,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桃花源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历史沧桑、文化变故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