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向我们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呼吁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相似文献   

2.
朱倩云 《新闻世界》2013,(7):281-282
【摘要】本文就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提到的“技术垄断”概念以及技术垄断的文化困局进行阐述,对波兹曼基于“技术垄断”的媒介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尼尔·波斯曼作为北美传播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以及《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是媒介环境学的重要著作。这三本书都一以贯之地呈现出波斯曼对技术的谨慎、担忧和批判的态度。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他对技术垄断所形成的社会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凤栖 《新闻世界》2012,(1):136-137
被认为是媒介环境学第二代精神领袖的尼尔·波兹曼,现存世的著作有25种,1982年出版的《童年的消逝》、1985年出版的《娱乐至死》以及1993年出版的《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是他媒介批评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现代科技已经融入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科技产品的赞叹和恐惧却交织在一起,成为了学界乃至社会大众一种普遍的心理矛盾。知名的媒介环境学派学者波斯曼在其著述《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也曾表示:技术和人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人类社会有可能将进入一个技术垄断文化的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的无影无形,人们将面临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企业建设中存在着技术垄断,图书馆内部也存在着技术垄断问题。笔者所关注的技术垄断主要是指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有关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技巧、关键技术和图书馆重要权利的垄断,并提出打破技术垄断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马思琪 《新闻世界》2013,(8):308-309
在阅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及其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系统介绍美国传播学者波兹曼的媒介技术批判论,并在介绍时结合现今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尼尔·渡兹曼技术垄断的批判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技术是现代传媒的一个重要属性,媒介技术一方面形塑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现代传媒帝国的霸权.尼尔·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他一直努力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希望和灾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戴安娜·克兰借助经济学的有关寡头垄断理论,针对美国战后40多年媒体文化和录制文化,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寡头垄断模式。她认为,在这种模式下的文化工业一般受到少数几家大公司的支配,他们控制了大部分文化产品市场进行寡头垄断经营。在美国,三大电视网络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NBS)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就支配了美国的电视工业。到1998年,新闻集团旗下的福克斯电视网已经拥有了美国22家电视台,覆盖到美国42%的受众群体。而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以后,就拥有2200万  相似文献   

12.
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的批判小说,描绘了一个被高科技垄断且高度极权的未来社会.赫胥黎通过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被技术裹挟的新世界,人们在虚假的快乐中成为技术的奴隶,充满了对现实社会技术滥用的讽刺和批判.技术垄断时代使人们在媒介接触中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群体依赖与自我迷失,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所带来的舒适和娱乐中保持清醒,不能对其无限扩张趋势加以遏制的话,赫胥黎描绘的美丽新世界势必将会成为现实.我们必须重新倡导人文主义传统,注重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回归,特别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信息福州11月9日电今年6月,福建厦门被列入国家"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由于市场、规模小、通信技术发达,厦门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优势明显,进展顺利。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试点有关各方仍存在利益冲突,试点工作持续推进仍有待于打破行业垄断,建立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垄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垄断是竞争的对立物和伴生物。所谓垄断,是指垄断主体对市场以及行业、区域的经济运行过程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或者可以排他的能力,并通过这种控制或排他性而获得超额利润的经济行为。垄断按其发生的原因和方式,可分为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或政策垄断)。对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主要是前一方面的垄断。而对像我国这种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刚开始不久的国家来说,大量存在的则是后一种垄断,即行政垄断。图书市场的垄断与建立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目标背道而驰,已经成为制约出版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一…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媒体的传播力?它是指一个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在特别注重"影响力"的媒体环境下,媒体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传播力的竞争。而影响传播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非"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体企业文化软实力。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文化强国"的决议,这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地方报业以"文化强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如何制定"文化强报"的发展战略规划,到底是"向外使劲"还是"向内使劲",是地方媒体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艺演出好看,文化报道不好写,尤其是对文化领域的时弊揭露更显稀贵.在这种情形之下,通讯<"文化包工头"垄断舞台剧制作>无论从选题角度、事实材料,还是报道深度来看,都可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揭露性文化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业垄断行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出版业政府经营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之上的.以此为基础由政府适当的垄断也是必要的.但依此来为中国出版业垄断行为的合理性做解释却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现在所谓的政府经营更主要是基于行政力量和原有经济模式而形成的.它实行的是绝对的行政性的垄断专营,这既不符合市场化精神,也不适应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生态"是文化生态学的基础的概念之一,而提到原始的文化生态学,它则是美国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在美国,有很多研究人员都专心研究土著民族的生活习性,通过对"文化区"的思考,其中包括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很大程度上为生态学的发展创造了途径。说到文化生态学的总概念,它是致力于人类生活的整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研究,通过对生态理论的研究从而为文化及其发展的规律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靳旭林 《报刊之友》2011,(3):129-130
二战以后,随着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文化传播在其对外扩张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渠道的飞速发展,更使其文化传播如虎添翼,它在"民主与自由"的幌子下不断兜售其霸权主义的文化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大肆进行文化渗透,利用传媒优势极力为其全球霸权鸣锣开道,以确保自己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在政府的直接投入和政策扶持下,美国建立起了技术超群、覆盖全球的"传媒帝国",呈现出传播手段高技术化、传播方式多媒介化、传播力量强势化、传播渠道市场化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0.
管飞 《档案天地》2011,(6):31-33
阎日"合谋","皇军"摇身一变为"黑军"1945年8月初,就在日本即将投降前夕,"山西王"阎锡山在其临时驻地孝义县瑶圃村秘密会见了一位不速之客——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高桥坦。高桥坦向阎锡山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日本不久即将停止战争,宣布投降。同时说明来意,想请阎作蒋、日之间的桥梁,从中斡旋,撇开苏、美、英等同盟国家,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