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混色”的书——说它是黄色,又非纯黄色;说它不是黄色,却又有黄色;无以为名,只好名以“混色”——俗话说:“混水摸鱼”,这混字倒也用得恰如其份。且说其书。书名全称《房中术·炼丹秘密·醉八仙》。著者吴侠父,道号长富子,佛名上明下愿;身披佛门袈裟衣,口唱茅山道士调;不知其是僧是道,但见他胡言乱语:他一方面从道教书籍中冠冕堂皇地摘编出一些有关道家炼丹的文、图、歌诀,一方面又暗渡陈仓,混入了正宗道家所痛斥的“採阴补阳”邪说。  相似文献   

2.
袁亮 《出版科学》2001,(1):57-62
在“革”中,周恩米反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鼓吹的极左思潮,大力提倡广开言路一他多次提出,不能搞思想垄新,不能搞思想封锁,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因人废,不能任意封存、烧毁图书=他反复要求恢复和发展新闻出版事业,要多出好书.多出青少年读物,尽快解决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无书可读的问题:他亲自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批准恢复了一批新闻出版单位,并关心和批准出版发行了一批重要书籍。  相似文献   

3.
闲来读书,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1955年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时,有次全国文联召开大会,郭沫 若主持,不少作家、艺术家上台发言,认定胡风是“反革命”。只有作家 吕荧上台后,声称胡风不是反革命,说胡风的文艺思想与别人不同,学 术思想不同不等于是政治问题,更不能就此认定是反革命。未等他说 完,就被台下众人大声发言打断,立即有人上台驳斥他。此时郭沫若趋 前,说他居然为反革命张目,讲坛上不能允许为反革命辩护者猖狂。说  相似文献   

4.
羽戈 《新闻天地》2008,(11):45-45
重庆男子唐尚海和朋友坐火车从重庆到怀化,遇乘警查票,因两人手机款式相同,乘警遂擅自打开了唐的手机查看各项功能,不料在里面发现一段约4分钟的黄色录像。尽管唐解释,这段淫秽录像并非他所下载,他买的是一部二手手机,这段录像购买之时就已经有,而且他没有给他人看过,但乘警仍以唐私自复制、传播淫秽录像为由,处以罚款200元,还责令他当场写下检查书。(重庆商报)  相似文献   

5.
时下,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盗版、“黄货”满大街比比皆是,神通广大的书贩子或蹬一辆三轮车“游击开张”,或摆张钢丝床“暗箱操作”,大都堂而皇之地兜售。人们一旦靠近其位,他们就会套近搭讪,喋喋不休地向其介绍,黄书禁书反动书,啥样坏书都敢卖。有位记者私察暗访文化市场时,书贩子热心向他推荐了一本据说很新潮的书,该书作者用极其露骨下流的色情语言,描写了一个不谙世事的中学生在课堂上,对其女老师想入非非的性爱场面。见记者无动于衷,又将他拉到旁边,打开两个不引人注意的纸箱,让记者翻阅挑选。纸箱内的几十本书竟然全是内容污秽的坏书…  相似文献   

6.
黎志新 《出版广角》2005,(12):41-42
诚挚而温暖的心声,娓娓道出这些优秀教师的的成长心迹。这部书是在一个秋阳正艳的下午开始阅读的,封面那明艳艳的黄色正好和太阳的颜色融为一体,一下就把我那颗在异乡的心房照暖了。从书头“走”到书尾,不过两天时间,任由自己泪洒衣襟,只因他们有着与我相似的经历:他们曾经的困惑也曾经在我脑子里盘旋不去,他们曾经的郁  相似文献   

7.
“读未见书”黄丕烈在书跋中曾多次提到自己“性喜读未见书”,喜从“未见书”中“赏奇析疑”。他还以“读未见书”名其斋,治其印。可见他对“未见书”的喜爱和重视。所谓“未见书”,自然是黄丕烈不曾见过的书,荛翁见多识广,他没见过的书,当属少见  相似文献   

8.
一踏进褚钰泉的办公室,首先直扑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书。说“铺天盖地”毫不夸张,地板上堆满了书,只留下仅容插足的一条“羊肠小径”;除了门之外,书墙环筑高垒,就连那可以凭眺外滩风景的窗也整个儿让垒起的“书墙”封住了;至于他的办公桌就更不用说了,——有时我进屋去,先听到他的声音,然后才看到:他从书山后探出大脑袋,笑吟吟的。记得有一天,从电视荧屏上看到他答记者问,地点大概是在他的办公室;我  相似文献   

9.
公元465年5月,宋孝武帝刘骏死去,他那年方十六的太子刘子业登基称帝,史称前废帝。此人绝对是皇位世袭制度下产生的一头怪胎。沈约《宋书·前废帝纪》中说他的罪恶,“武王数殷纣之衅,不能挂其万一;霍光书昌邑之过,未足举其毫厘。”历史上,中国的昏暴之君不在少数,但象刘子业这种集残暴狠毒、荒淫无耻、灭绝人性、行如禽兽等极端丑恶德行于一身的暴君则还不算多,否则,这种毫无制约的皇权统治,会显得更加罪恶污秽。  相似文献   

10.
车尔尼雪夫斯著《怎么办》中的主人公之一拉赫美托夫,他十六岁来到彼得堡,买了许多书,“一口气读了三昼夜以上——从礼拜四上午十一点到礼拜天晚间九点,总共八十二个钟头”,之后,“他倒在地板上一连睡了十五个钟头”。苦读了半年,他从这些书中获得很大教益。到二十二岁时,他立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上海工会联合会》一书,已于1990年由档案出版社出版。“上海工会联合会”(简称工联会),是1929年6月18日,在中共江苏省委的直接领导下而成立的工人群众革命组织,是4.12反革命事变后上海总工会的公开  相似文献   

12.
<正>初识这本书,便被它那一抹明亮的黄色吸引,在云南省档案馆藏众多的颜色灰暗的民国图书中,它是那样的特别。它铅字竖排,长18.2厘米,宽12.8厘米,封面为明黄色,封面右下书"新云南丛书4",中部偏左书"云南烟草事业褚守庄著"。翻开它,便被目录所列的内容所吸引。简单一看,就使我  相似文献   

13.
他,个不高,人略瘦,满脸胡子碴,看起来不象35岁的年纪。他笑起来眼角展开的皱纹,使人总会产生一种想对他说点什么的愿望。一个黄色的旧书包,无论冬夏总是斜挎在他的肩膀上。他骑着辆剥了漆皮的旧自行车,跑遍北京市的角角落落。于是,从那里——从盛大的会议上,从居民的小院里,从商店的售货台前,从工读学校的孩子们中间,传出了一条条引人深思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付春娟 《兰台世界》2012,(19):68-69
秦九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数学家,他的数学专著《数书九章》作为宋元数学代表作中的典范,在许多重要的数学领域内都有杰出成就,为学术界广为流传,并在世界数学史上获得了公认地位,国外还出版了有关秦九韶的专著。秦九韶是宋元数学界的著名代表,他知识渊博,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到社会科学,从技术到武术,游戏到文学,他都非常精通,是个知名的全才。从他著作的《数书九章》一书中可以看出,是与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果来看,“下水道正义”似乎符合正义的标准,但它实现的过程,却充满了污秽和杂质。  相似文献   

16.
品位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前吧,在一次报告会上,遇到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写有不少作品,与会的身份却是书商,他的体会是做书比写书更有乐趣.会上他谈的是童心问题,到底谈了一些什么,我已毫无印象,但其中有个和童心无关的细节,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他说:"从第一本书开始,凡是我做的书,书角都是圆的.我不能让书角触痛孩子细嫩的皮肤."  相似文献   

17.
    
朱湘 《出版参考》2009,(11):6-6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今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相似文献   

18.
“所有伟大的出版家(或者自己愿望成为一个伟大的出版家)都自幼就‘嫁’给或‘娶’了书这个行当。他不是天主教神父,他也结婚,但他确实将灵魂嫁或娶了书这事业。他爱书胜过一切。他为书而生,他为书而受难,甚至为书而死。这种人是十足的书迷。为书奋斗终身! “有志之士一旦变成书迷,这说明他已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事业——各种各样的奉献,倒也不一定成为出版家或名编辑,虽然也许他从事另外的职业,但成为书迷,则他已将自己献给书的行业了……反过来说,把自己奉献给出版事业者,无一不是书迷。迷上了书,即迷上了这事业,百折不回头。”  相似文献   

19.
和陈有和谈话,话题不得不从“书”开始。一则是他编的书《元朝史》获得了中国图书奖,并名列榜首。二来,在他的生活中,书占有重要位置,尽管他今年只有37岁,可编书的历史已有12年之久。当我们在人民出版社5楼的一间斗室中见到陈有和后,话题就从他编的《元朝史》开始。“《元朝史》获奖,首先是书写得好,我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平平凡凡的话,说得十分真诚,袒露了主人的胸怀。  相似文献   

20.
七八十年代之交湖南出版界“四骑士”之一的钟叔河,从岳麓书社总编辑岗位上离休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没有闲着,报刊常有他的新作发表,坊间常有他的新书问市。一个春天的傍晚,我们去看望钟先生,谈起书人书事,先生顿显神清气朗,毫无这幅照片上的老态。他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