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新还旧”贷款又称“以贷还贷”,是指借款人在旧的贷款尚未清偿的情况下,银行再次为其办理一笔新的贷款,用以清偿旧的贷款。它对商业银行落实债权债务关系、界定贷款责任及维系信贷关系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1,借新还旧贷款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隐患及危害1.1,借新还旧贷款加大了贷款的风险隐患。为数不少的商业银行基层行把“借新还旧”作为消化不良贷款的手段,造成信贷资金的虚假循环,严重掩盖了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降低了贷款的安全性。1.2,贷款流动性的减弱,必然导致其安全性降低。贷款的流动性与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住房按揭贷款的规模日益增大,在分析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的数据资料后,探讨了商业银行经营住房按揭贷款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的形成原因。认为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是一个较有效的方法,能够较好地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刘萍  牟晓一 《科技与管理》2011,13(6):121-124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房地产信贷风险。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所需资金大部分是依赖商业银行贷款,因此,商业银行在给房地产行业开辟"绿色通道"来获取资金效益的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大量的信贷风险。以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为研究对象,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面临的宏观、微观形势进行分析,阐述风险成因,旨在为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增强风险意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银行助学贷款计划是我国通过金融手段支持教育发展的一项新的尝试性举措,在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就学资金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缺失、银行助学贷款制度政策设计方面的缺陷等原因,助学贷款业务一度出现了高违约率现象,全国享受助学贷款大学生的平均违约率接近20%。如此之高的违约率导致银行缩减助学贷款业务甚至停办,而银行作为我国助学贷款计划的唯一提供者和执行者,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银行助学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福建省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及现有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欠款可能的原因,并从贷款发放和回收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以期降低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整体风险,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贷款组合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遵循“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在综合考虑贷款收益和风险的前提下,从众多的贷款对象中选择一组合适的贷款对象的过程。建立综合考虑贷款收益和风险的贷款决策模型,有利于银行通过量化计算进行科学决策,以提高信贷质量,达到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6.
没错,假如央行是亏损的,商业银行也是亏损的,那么,整个银行体系岂不成了一部亏损机器?遗憾的是,虽然从报表上看,商业银行的盈利在持续增长,但假如剔除最终来自中央财政的利润,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恰恰是一部亏损机器!然而该如何改良其商业模式?基本思路不是削弱、反而应该增加其来自中央财政的收益!这是因为,进一步向商业银行扩大国债发行,不仅可以增加其无需拨备的利息收入,而且发行国债所得资金,通过投资于基础设施可以消化企业过剩的产能,提高企业贷款质量,最终也就提高了商业银行来自于企业贷款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蒋华  钟雯  杜文欢 《大众科技》2009,(2):217-219
流动性过剩成为2008年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特征。2009年对于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和资金融通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我国,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自身和经济的发展不利。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提出对策,无疑对我国银行业,乃至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6)
近些年由于金融脱媒不断加速,大中型企业开始摆脱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逐渐采用股票或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再加上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变得炙手可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产品不断丰富,贷款技术和规模也都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在管理、风险防护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今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状况进行了解,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上的不足,并给出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银行与农业生产者的涉农小额贷款博弈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存在擅自更改资金用途的可能,从而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发放涉农小额贷款不够积极,使得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降低商业银行与农业生产者博弈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文中结合博弈主体有限理性的实际情况,以商业银行和农业生产者的视角构建利益博弈模型,创新地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涉农小额贷款存续期内稳定性展开研究,深入剖析农业生产者改变资金投向的动因,解构商业银行实现预期收益基础上控制涉农小额贷款风险的途径,为商业银行规避涉农小额贷款风险、提高涉农贷款监管能力提供决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筛选盈利能力高、信用风险低的项目进行贷款,对项目按照风险分类进行监管,提高农业生产者违约成本门槛4项因素对于防范涉农小额贷款风险至关重要,其对于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可是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一直顽强阻碍着它的发展与壮大。地区性商业银行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具有地区优势、能贴近服务的金融机构,所以它应当积极合理的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帮助与热心服务。可是,由于小微企业的产业多元化、资金短缺、规模小、财务制度建设与信息不对称等种种原因,导致地方商业银行仍然是害怕贷款。基于这些原因,本文讨论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地区商业银行“难贷款”的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地区商业银行如何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