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给出了含有完全耦合的互感耦合元件电路和含有次级短路的互感耦合元件电路动态过程的处理方法,并对处理结果及含有互感耦合元件电路动态过程的一般特征作了说明,指出互感耦合元件不同于电感元件.一般情况下,由互感耦合元件和电阻组成的电路是二阶电路,而由互感耦合元件及电阻、电容组成的电路是三阶电路.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分析互感电路的两种方法 ,并探讨了完全耦合及非完全耦合两种情况下电感电流跃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互感电路的网络函数出发,对全耦合和非全耦合情况下互感电路的冲激、阶跃、指数、正弦响应的求解和性质加以分析,并对互感电路的频率响应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互感现象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给出互感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而利用自制的互感现象演示仪,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就可以演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互感现象,帮助学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进而使抽象的互感概念和互感现象生动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本论述根据互感线圈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及同名端写出该电圈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两个互感耦合电路的暂态过程,给出了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深入讨论,得出L1和L2之间无互感耦合时,电路能够振荡;L1和L2之间有互感耦合且反接时,在弱耦合情况下电路也能够振荡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详细求解了非完全耦合互感电路在正弦稳态工作状态下换路到指数信号的暂态过程.指出对非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电流不能发生突变,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互感线圈电路的微分方程推导得到互感线圈的磁能公式 ;求解互感线圈电路的微分方程 ,进而分析了互感线圈电路的暂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互感线圈绕向的判断方法□山东宋文凤蔡成玉图1图2图3图4图5分析互感电压的极性是学习互感耦合电路的重点内容,尤其在实际应用中,要将两个互感线圈串联或并联,必须注意其电压极性,否则就有烧坏电器的危险。我们知道具有磁耦合的线圈绕向一致的端点(即同名端),...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教科书关于"自感现象"和"自感电动势"、"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的定义存在着实质性的不一致,根据它们的实质,对"互感现象"提出了一种确切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中差动变压器式互感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课程教学中,需要利用虚拟示波器测量波形、操作步骤复杂、实验内容过多等问题,在虚拟示波器的替代测量手段、实验步骤、Matlab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互感传感器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简化了实验操作。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利用本文的改进方法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达到了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路理论分析中,含有互感的电路在进行复功率的计算时,因为有互感的作用使原有电路等效元件构成发生变化,出现了控制与被控的关系。因此,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物理概念上的错误。针对易出现的问题和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从电路理论的概念上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变压器的相量理论阐述了变压器原副边的电压、电流关系,揭示了"互感"才是变压器工作运行的本质所在,为教师讲好理想变压器的几个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互感系数M是变量时 ,互感系数的两种定义式M =ψ2 1I1和M =-ε2 1/ dI1dt 是两种物理量M静 和M动 的定义式 ,它们不等同。从几何意义上来看 ,前者表示 ψ2 1-I1曲线上点A到原点O的直线的斜率 ,后者表示该曲线在A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而且二者关系是M动 =M静 +I1dM静dI1。但是许多教材认为只有M=常数时 ,M =-ε2 1/ dI1dt 才成立 ,这是不完全正确的 ,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作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及其实验判断。通过实例进一步阐明了同名端实验判断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给出一种用矢势法证明互感系数的方法和用此方法来确定磁偶极子的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