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SAT 是最主要的全国性大学入学考试.在以前,SAT 是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学术倾向考试)的缩写.在1993年,SAT 被改名为 SAT Ⅰ:Reasoning Test,同时以前的 Achievement Tests 被改名为 SAT Ⅱ:Subject Tests.到了2004年,数字“Ⅰ”和“Ⅱ”被舍弃,这个考试被重新改名为 SAT Reason-ing Test(SAT 推理考试,经常被简称为 SAT)和SAT Su bject Tests(SAT 科目考试).SAT 推理考试一共包括三个部分:阅读(criticalreading)、数学、写作.其中数学部分共54道题,用时70分钟.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现并培养数学早慧少年,我们尝试做了以下工作。一、使用SAT—M测验发现数学早慧少年 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测验是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为高中毕业生设计编制的标准化能力测验,由语言(V)和数学(M)两部分组成。SAT—M测验共有60道试题,第一部分35题30分钟完成,第二部分25题也是30分钟完成。所有题目均为选择题,满分为800分。自1972年以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学早慧少年研究会”运用这一测验寻找有特别数学才能的少年,并帮助他们接受特殊教育,取得  相似文献   

3.
从这个暑假起,王凯(化名)开始远离他的同学,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到北京的新东方学校。“我要参加美国高考。”王凯已下定决心,放弃明年在中国高考。他的人生规划简单而明确:进德国西门子,做企业管理。对于大学深造,他的目标毅然锁定在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排名前10位的高校。王凯在参加一个叫SAT考试的培训。这是一种美国的高考,它的成绩是美国各大学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又是发放奖学金的主要依据之一。和SAT一样,ACT的高考模式也以一种美国优势进入中国。学生在获得ACT考试成绩后,可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和奖学金,获得美国…  相似文献   

4.
考试指挥数学教学的事,原以为只在中国、日本等汉字文化区才有,其实美国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严重到“考试地狱”的地步罢了。美国的教育权原由各个学校自己行使,教甚么数学,怎么教数学,用甚么教科书,悉听尊便,可是天下没有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大学入学时要有多种成绩,如SAT(Scholar AptituteTest,即学术性向测验)考分就很要紧,报纸上常常见到为SAT而举办补习学校的广告。此外,州政府为了检查各校的数学教学情况,会举行  相似文献   

5.
微言博义     
针对中国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成绩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离美国官方基准线差300多分。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中国高中生最缺乏的训练。中国学生数学平均分较高,因为SAT数学考试难度相当于中国高一。(人民网)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打算上大学的高中生都要参加一项考试,那就是“学生能力倾向测试”,简称SAT。SAT分数高低是大学录取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SAT考试测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语部分传统上包括语法问题和测试阅读理解的段落。不过,SAT考试命题人员最近增添了一个新的题目,要求学生现场以一篇手写的作文来回答。这是一个测试写作能力的有趣的办法。不过,抛开内容不说,在这个计算机键盘时代,很少看见年轻人的手写稿。当今,年轻人极少用笔写字:学生们在银行支票上写上数字,并签上他们的名字;他们潦草地在课堂上记笔记,宽容点说,这…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登台     
“三八”妇女节到了,爸爸单位要举行联欢晚会,要求每个家庭都出一个节目。爸爸对我说:“你表演个‘解环’好吗?”一开始,我没当回事,因为“解环”是我的拿手戏。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我却不由地紧张起来,心里想:演砸了,人家好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是让学生“听数学”,还是“做数学”?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习惯于“先教后学,先讲后练”,是一种“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教学模式。发展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SAT是最主要的全国性大学入学考试.在以前,SAT是Scholastic AptitudeTest(学术倾向考试)的缩写.在1993年,SAT被改名为SAT1:Reasoning Test,同时以前的Achievement Tests被改名为SAT Ⅱ:Subject Tests.到了2004年,数字“Ⅰ”和“Ⅱ”被舍弃,这个考试被重新改名为SAT Reasoning Test(SAT推理考试,经常被简称为SAT)和SAT Subject Tests(SAT科目考试).  相似文献   

10.
陈丹丹 《上海教育》2014,(15):63-63
近年来,中国孩子参加美国SAT考试的潮流愈演愈烈。所谓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即我们常说的“美国高考”或“洋高考”,其实与中国高考大为不同。它是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却非一锤定音,而是可以考多次。常常听到的故事是,因为SAT数学考试太简单,许多在美国读书的华裔孩子刚上初中,就已经可以获得满分。  相似文献   

11.
当米卢把中国足球展现给民众时,他同时把“快乐足球”的理念种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无论看起来多么紧张激烈的比赛,他带给观众的是享受,享受足球,享受生活。同样,如果我们把这种理念贯串到课堂教学中,相信学习数学也会成为一种“享受”,让我们的学生在这种享受中快乐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素质。现在我就如何把这种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供同行商榷。一、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我们先来看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加薪的学问”,这一题目在美国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2.
陈丹丹 《上海教育》2011,(24):51-51
有美国这样一个大参照系,中国的教育界人士实在操透了心。这不,去年刚刚传出上海学生在PISA全球测试中世界第一的喜讯,今年不少教育界人士就由“喜上眉梢”转为“忧心忡忡”。近年来,参加俗称“美国高考”的SAT考试的中国高中生越来越多,而一项新的调查指出,中国学生参加SAT的平均成绩,要比美国学生低300分。  相似文献   

13.
陈昌平 《数学教学》1993,(5):1-4,40
1993年4月,我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尤什斯金(Usiskin)的邀请,在芝加哥大学讲学访问,进行中美数学教育的交流,其间还参观了一所中学,与尤什斯金教授进行了多次交谈。现将我的访问见闻,以及自己的若干思考,报告如下。一、向美国朋友介绍中国的数学教育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演的题目是“中国当前的数学教育和上海的课程改革”。我首先向美国同事们谈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两大特点:我国数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性和教学实施中对学生作业的十分重视。所谓“传统”(tradjtional)性,主要是指:1.自五十年代以来,教学内容、观点、方法没有很  相似文献   

14.
薛涌 《中华家教》2014,(Z1):110-111
美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强调通才教育,学理工的学生也绕不开文科。在美国,文科吃亏,处处吃亏。比如那些搞理工的,稍微干出点名堂,就要申请基金,进行政治游说,缺乏文科训练的人是很难寻求发展的。看看"美国的高考"(SAT)就知道,三分之二的内容是英语,三分之一的内容是数学,因为美国人认为文科对成才更重要一些。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都知道,不论是在学校读书,还是考SAT,文科比理工科难得多,这并  相似文献   

15.
韩刚 《教育》2007,(19)
美国:不以一卷定终身美国高考主要指SAT(学术能力测试),考试时间一年中有4次到6次,学生一次付费可以考三次,而选择其中最高分作为成绩向大学寄发。即使考了3次,成绩都不理想,但自己认为还有潜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以“知识立意”的试卷与以“能力立意”的试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些问题,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需要花力气研究的大课题。对这些问题理解得越清晰,对教学与评价就会有越正确的导向。(我们期待《数学教学》杂志能成为讨论研究这一课题的园地)。本文试图从美国SAT数学试卷的介绍与分析,谈笔者对上述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徐静 《中国德育》2012,(17):25-26
清晨我照例到阳台给花浇水,赫然发现角落里已经干枯了二十多天的发财树竞发出了两个绿豆般大小的嫩芽,那芽儿紧紧卷在一起,点亮了清晨的阳台。看着这迟来的小芽,我不由想到了班里的后进生,他们不就像这盆看似枯萎的发财树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才能使他们“枯木逢春”呢?  相似文献   

18.
那天中午,等我办完一件急事回到学校,已快到上课时间了。刚进校门,校长便迎面截住我,说:“教育局局长指名要听你的课。”当时,我不由犯起了嘀咕:我又犯了什么错?但不管怎样,被教育局长点名听课,这于我还是头一回,我得认真准备准备。按进度该上《草船借箭》了。或许是我“准备”得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14,(12):8-8
美国媒体在报道SAT改革时,举出的一对关键词是empirical(实证的)和synthesis(综合),称这是两个在大学中常用的词汇。也将是新版SAT的词汇。读到这段消息,许多学生也许觉得SAT的新版还没有出台就先“漏题”了。回家把这两个单词背好,考试万无一失。可惜,SAT绝对不会这么容易。这两个词不仅仅是词汇的例证,而且透露出新SAT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大学入学实行综合性测评,其大学入学考试包括: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它们在综合性测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见下图)。其中,SAT由SATⅠ和SATⅡ两部分组成,SATⅠ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大学入学考试,在全美和世界各地有几百个考点,只考语文和数学;SATⅡ有15门考试科目,学生可任选三门,学生要考好的学校,如哈佛等必须要有这三门课的成绩。ACT和SATⅠ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